每当看到《儒林外史》里范进顶着一头蓬发,衣衫褴褛走在街上,摇摇晃晃,嘴里还不断念着:“中了……我中了……”的时候,总觉得有些不能理解,不过是中了个举人,不至于如此疯癫吧?其实在古时候很多人甚至努力一辈子都选不上一个秀才,更别说举人了

我国的科举制度由周代开始,当时的制度并不完善,甚至到了三国时期,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由出身及品德为标准来考核筛选人才,直接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随着朝代的推移,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完善。科举考试的三个等级分为秀才、举人、进士,唐太宗非常重视人才选拔以及培养,在唐朝每一年都会举行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

如何才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呢?只要是准备去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会被称为童生,这是读书人的标签之一,无论年龄多大,作何职业只要你是童生即可以获得考试资格。

而若是想从童生升为秀才头衔,就必须通过县试、府试、院试这三道门槛,要是你足够优秀一一通过了这三道门槛,那么恭喜你,你正式成为了一名具有潜力的秀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为秀才后,就意味着你拥有了“功名”,不再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了,你见到知县大爷无需下跪,可以免除劳役,打官司的时候不可以对你随便用刑,并且你还有直接去找知县投诉公事的特权。

当然秀才里也有分等级,分别为廪膳生、增广生、附生这三等,廪膳生相当于是现在的公务员,所有粮食都由国家发放,增广生则是廪膳生的替补,但是并不享受廪膳生的福利待遇,附生指的是刚刚入学的秀才。

由以上所述,看似小小的秀才,也并不是这么容易考上的,那举人和进士想必是难上加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一度再被完善,每三年都会举行一次乡试,这三年一次的考试只有秀才才有资格去应试,而乡试的主考官都是经皇帝亲自挑选的官员,只有通过乡试,秀才才可以升为举人。

方才提到秀才可以见知县无需下跪,以及免除劳役的特权外,举人就更是有更好的待遇了,举人就算在后来的会试中落榜,也可以成为知县或者学政的替补,那可是实打实的官员。

而举人再想往上走就得通过会试,同样是三年举行一次,会试的规格又比乡试高得多,乡试在县里举行,会试则是在京城举行。会试的主考官几乎都是殿阁大学士或者六部尚书的人,更加严格。

当然过了会试后还没完,还需要参加一场殿试,只有通过了殿试才能被称为进士。进士是荣誉极高的头衔,考试时都是由皇帝亲自主持,所以进士也被称为作“天子门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殿试也会分出三个等级,一甲就是第一、二、三名,分别对应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就是进士出身,三甲为同进士出身。

“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受尽了各种委屈和家人的辱骂以及岳父的瞧不起,忍辱负重苦读整34年,终于在54岁时通过了广东乡试。

在他成为举人后,曾经看不起他的亲戚对他的态度是一改从前,甚至曾经为读书欠下的债也不需要还了。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纷纷过来巴结范进,有人甚至出手阔绰,直接给了50两白银给范进,与他结为兄弟。

范进母亲去世后,葬礼也是办得风风光光,整整花了300两白银,就连知县也来治丧。范进在母亲去世后并没有放弃读书,后来一度还中了进士,最后做到了四品大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四品对于其他人来说真的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对于起点比较低的范进来说是相对不错的了,54岁才中举,哪里能和二十多岁的其他举人来比呢?在吴敬梓笔下,我们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哀,以及作者对当时科举制度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