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这件事,该不该追求功利留学?这其实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对于国内不同生态位的家庭来说,追求功利留学是利大于弊的。特别是中产家庭和伪中产家庭,其实更应该去算计这些东西。
很多富裕家庭属于正常的规划,他们试错成本大,没那么多所谓。但很多中产家庭其实最应该把子弹打在核心上,而不是也跟着佛系,主打一个随便。这种随便反而容易打乱整个家庭的节奏,孩子拿不到结果,自己资金又没少花销。复盘下来,觉得自己错错错。
所以,不同留学生家庭,追求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的就是要追求性价比和投资回报率的,而且需要把资金花在刀刃上,少走点弯路的。因为撑着本来就累,耗不起的。而追求功利留学的核心其实就是刷学校,回国认可度方面保值率性价比最高的学校。而前百英国大学中,除了牛剑不可得,ic过于卷,还值得申的就下面两所。
No.1 UCL
UCL这个学校其实有很多英国之最,比如收中国学生最多,在读学生量最大,泛商和缝合课程最多,留学生申请门槛差异化最高,每年开新课程最积极等等。
UCL这个学校真心特别符合国内学生口味,属实和国内学生绝配。绝配的原因也很多。
其一是UCL本身排名没话说的,QS前10的学校,雷打不动的,就这牌面。一直是国内大多留学生的终极学校,差不多申请的上限就是这个了,得UCL垂青,那是今生有幸。如果第一波就能被UCL捞了,申请季可以直接宣告结束。其他学校,一概不用等。
其二是UCL虽然争议大,录取门槛根据专业不同,有很大操作空间。基本盘虽然是国内top211或985以及英本学生还有中外合作学生为主。很多双非学生也有见缝插针的可能性,每年都有机会突围。有的凭借专业前top3的分数,有的凭借读2年这种曲线救国的思路,还有的通过刷二硕这种去二次冲刺。这些不同的申请思路,其实是UCL和中国留学生的双向奔赴。也是UCL这种级别学校对一些本科一般但极其优秀学生的一次降维之后的橄榄枝。这种做学校留一线生机的方式,谁又不爱了?
其三是UCL校友网络真的大,而且这个学校留英和回国的人数都多。就你想留下来,不用担心没有队友领路,有不少和你一样想法的学生,在刚刚入读前,就开始准备简历,打磨自己的面试技巧,已经走在了求职的路径上。你除了敬意,就是跟随,同行的路上你不孤单。
即使选择回国,UCL也拥有更大的校友力量,而且回国后在国内各个一线城市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一届续一届,积累的校友优势,你都不敢想。越好的学校,校友之间也少那种恶意的卷。反而多了很多成全。特别是你在求职面试的时候,你的面试官可能就是你的校友,不录你都没天理了。
所以,UCL这种学校,不但应该去争,而且应该想办法,破开很多限制,去加申去海申,直到达到最终目的。保底的学校,又有什么意思,拿到又如何?拿到第一个后就索然无味了。
No.2 Manchester
曼大这个学校其实成名很早了,这个学校的名气真不是什么qs赋予的。在没有qs排名的时候,曼大也很火爆。就在10年前,曼大也是一哥学校。名气还要大过其他三个,比如爱丁堡,kcl以及华威。尤其是kcl,这个学校之前不太搭理中国学生的,搞精英学生那套体系的,就比较隐形,中国学生比例很少,十分追求国际学生比例多样性,不像现在,改变套路了。但也是好事,毕竟收中国学生多了,咱拿offer的机会也多。
所以,那时候,除了G5,就曼大最是红火,曼大的红,除了红砖学府的红,红魔的红,还有留学生的中国红,插旗占领啊。
曼大这么多年的积累,积累的最大优势就是校友力量拔群,以前其实是曼大校友数量独大,只是近几年UCL不断吞并了新的学校然后赶超了曼大。所以,曼大的校友基数回国一样管用。你刷好学校,不就是图校友这个圈子吗?你再怎么觉得社交无用,校友不至于没用吧。对有心人来说,这个就是做乘法。我就有好几个曼大学生,学长带学弟一起搞项目,一起鼓了腰包,厚了基情的。
除了校友力量,曼大和ucl一样,也是争议比较大的学校,就双非有自己可以去申的方向,211也有自己可以申的专业,更集中点的就去申商学院或ds这类相当硬核的专业就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可以瞄准的方向。这种学校其实很值得其他名校学习,不要那么抠搜,留一线,搞那么高冷做什么,你说是不是,点你了,ic和lse。
所以,曼大这种学校,就属于放开它,让我来,包放在你list里面的。没有学生不喜欢的,除了那些清流们,就喜欢圣安和杜伦这种风格的。
总了个结:如果说格拉和南安这种是qs前百里面比较保值的学校,那么UCL和曼大其实就是英国整个list里面最保值的那波学校。属于绩优股中的绩优股,值得加杠杆持有。
至于有些有的没的评价,无视即可,先拿到手再说。至于所读的专业一开始不是自己想要的,其实也不用太在意,你入读后,open day之前还有机会换专业一次。只要你调整的专业不太过分,机会有的是。只要你不嫌麻烦,就可以入读后,再调整你专业。就很多方法多了去了,你们不知道里面的门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