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底,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改编为红26军。1933年10月,王秦吉、刘志丹率红军陕甘边临时指挥部,创建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根据地。陕甘边军事委员会制定了红军深入敌占区外线作战的策略。刘志丹和杨森等率领26军42师从北向南扩展,转战半月,连续歼敌九次,红军声威大震。
1935年1月,红26军42师师长杨森率领骑兵团,准备转移到旬邑、宁县、长武、淳化等地,机动作战,实施突袭,打击敌人。
骑兵团到达正宁、宁县境内,隔泾河与长武县城相望。42师师长杨森、骑兵团长赵国卿、政委高锦纯分析敌我形势,认为长武县连接陕甘,交通方便,敌人防守力量较弱,易攻易退,如果出其不意,突然袭击,定会取得胜利。于是当机立断,决定奇袭长武县城。
1935年1月21日(农历腊月十七日)下午,骑兵团紧急集合,团长赵国卿下达了奇袭长武县城的命令。全团120名指战员立即从甘肃正宁县九岘原出发,经旬邑湫坡头、底庙,急行军到达彬县北极原,连夜由彬县雅店村过泾河,进入长武县东嘴村,绕过相公镇,到达龙头堡。
22日拂晓,骑兵团隐蔽在龙头村北边深胡同中,杨森等作了战斗动员部署。十余名战士改扮成农民分散混在群众中进城,部分骑兵战士改扮成国民党骑兵,长武籍的红军战士曹志学带路,由龙头堡出发,绕道浅水村,缓骑行进。大队人马随后策应。
清晨,守城的自卫团团丁刚打开城门,首批扮成农民的红军战士随群众入城隐蔽接应。扮作国民党骑兵的红军来到西城门下,向守城的团丁传令:“叫你们的长官前来迎接!”守城的团丁误认为是过境的国军,未敢盘问,即向上级报告,其余人员在哨声中列队迎接“国军”入城。
红军一进城,尖刀班迅速冲上西城楼,夺取哨楼,一弹未发,团丁缴械。骑兵团的战士兵分两路,直插县政府,飞夺南门城楼据点,收缴自卫团枪械。突然,六连一班班长张恺步枪走火,伪县政府和自卫团慌忙组织抵抗。骑兵团战士纵马冲来,提前化装进城的红军战士也一齐跃出 ,穿城越巷,攻占敌人据点。守门团丁发现情况有异急忙关闭城门。这时,红军大队人马已到,击毙了团丁,打开城门,红军一涌进城。
民国时期的长武县城西关中山大街
冲上西城门楼的尖刀班战士居高临下,猛烈扫射南城楼和两个碉堡的团丁懵头转向,四散逃命。占领县政府的战士直扑内堂,县长党伯弧和随从团丁闻风逃走战士们处决了财政科长尚培祜和司法承审耿雨亭。县长党伯弧逃到关公庙前碉堡内,命令团丁用机枪封锁门道,负隅顽抗。曹志学领着一支骑兵,沿西城巷道到达县城南门,收缴了南城楼上一个班的武器和民团团部的物资弹药。
经过一个多小时 ,结束了战斗。缴获自卫团步枪80多枝、弹药10多箱,消灭敌官长和团丁20人。接着骑兵团集合于城外西关,控制汽车站,截断西兰公路,向几家大户店铺和银铺筹集现金数万元,药品10多箱,棉布数百匹。红军战士、宣传人员在街道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向群众宣传共产党和红军是为穷苦大众谋解放的,是人民的队伍。中午时分,骑兵团沿着西兰公路,向西经甘肃泾川县返回苏区。
红军奇袭长武县城,给苦难的长武人民传来了福音。红军骑兵团奇袭长武县城,犹如神兵天降,打出了军威,极大地震撼了国民党反动派。事后,《大公报》和山西军阀阎锡山所办的《晋阳日报》刊载消息称:“陕甘红军五万余...飘忽不定,行去无踪。....奇袭长武县城。”“刘志丹率领骑兵打下长武县城。”
红军奇袭长武县城,为中央红军决定落脚陕北起了决定性的作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过了腊子口,到达哈达铺,毛泽东从《晋阳日报》上看到陕北红军骑兵团奇袭长武城的消息,异常高兴,认为刘志丹等同志领导的红军力量不小,在陕甘一带创立了一块根据地。随后又找来贾拓夫详细询问陕甘的情况,审时度势,决定率红军到陕北落脚。
党中央和毛主席作出进军陕北的重大决策后,率领红军,离开甘南,进入宁夏,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北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精彩继续,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