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角形角平分线的综合与实践

2024年南通中考数学第26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概念,在初中阶段分两步教学,首先是在七年级上册175页,角的比较与运算第2课时,类比线段中点,给出角的平分线定义;然后在八年级上册第5页,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中,明确了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定义,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它将对边分成两条线段,再加上原有角的两条边,更加丰富了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尤其是在特殊三角形例如等腰三角形中,顶角平分线同时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高,即大家熟悉的“三线合一”。

以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为情境,从特殊等腰三角形出发,探究两腰和与两腰积与其中一个特殊角间的数量关系,再到一般三角形与一般角,得出一般性结论,再利用这个结论来解决问题,这正是综合也实践活动的一般流程。

题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析:

01

(1)解题前如果对特殊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非常熟悉的话,则本小题会很轻松,一般而言,等腰直角三角形和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分别满足1:1:√2和1:√3:2,与特殊三角函数值正好对应,填表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照条件作出图形,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读懂题目要求,用含α的等式写出两腰之和AB+AC与两腰之积AB·AC之间的数量关系,不要将参数α给消元了.

02

(2)和前面相比,角平分线AD=1不变,它所平分的角为60°,按要求作图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在等腰三角形中探索出来的规律依旧可用,但此时的△ABC并不是等腰三角形,所以优先考虑构造一个等腰三角形,从而可以直接运用前面的结论,我们可过点B作AD的垂线,交AD于点E,交AC于点F,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显然,△ABF是等边三角形,且AE是其顶角平分线;

利用这个等边三角形,我们可以非常顺利地建立AB、AE与∠BAE的关系,但这离我们的结论还差一点,因此需要建立AE与AC间的关联,所以过点F继续作BF的垂线,交BC于点G,过点G作FG的垂线,交AC于点H,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很容易得到一组平行线GH∥BF,利用相似三角形推导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还可以将前面的结论与本小题结论进行对比,可发现 2cos30°=√3,即在本小题条件下,前面的结论依然成立:(AB+AC)/AB·AC=2cosα;

仍然基于以上思路,还有更多方法,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程类似,不再重复.

03

(3)先按要求作图,如下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等腰△ABC中,AD=BD=BC,不妨设∠A=y,则∠ABD=y,∠BDC=2y,∠C=2y,∠ABC=2y,∠DBC=y,利用内角和定理可求出y=36°;

图中BD为△ABC内角平分线,同时它也是△BMN的内角平分线,这样我们可以利用前面已经探究出来的结论,在△BMN中,BE是其内角平分线,则(BM+BN)/BM·BN=2cos36°,即1/BM+1/BN=2cos36°,显然cos36°是定值.

解题反思

我们在第一小题中,完成了等腰三角形中从特殊角到任意角结论的推导,也证实了(AB+AC)/AB·AC=2cosα对于等腰三角形中的任意角α是成立的;

在第二小题中,从一般三角形中构造等腰三角形,借助前面的结论完成了特殊角的结论(AB+AC)/AB·AC=2cos30°,在推导过程中,30°角起到的作用是建立了参数x与AB、AC间的关系,即我们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出了AB、AC的长度,那么30°角能完成的关联,45°角同样能完成,60°角也能完成,这就回到了第一小题的探究方法了,因此对于任意角α,我们都能建立起AB、AC间的关系,即可用含x、α的代数式表示出AB、AC,虽然我们没有在一般三角形中就任意角α下的结论进行验证,但它依然成立;

部分学生在经历特殊到一般的过程中,对于本题没有验证任意角α一直很疑惑,其实是没有必然的,但为了让结论更加严密,不妨在一般三角形中,我们用任意角度的角平分线来验证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E是BF中点,可得DE是△BFG中位线,FG=2DE,推导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常情况下,三角形内角不超过180°,故α应该为锐角,利用锐角三角函数恰好能进行上述推导,这就完美遵循了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形成了逻辑闭环;

其实在上面的验证过程中,我们对比第二小题的过程,“几乎一样”,这也说明了结论在前面已经被证实过可用;在第三小题中,真正理解了前面研究结论的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定值的含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