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称得上中国抗日战争中的重大推动性事件,也让张学良、杨虎城两人,一跃成为著名的爱国将军。
可当时那盘看似是死棋的抗日状况,并非只能靠“西安事变”才能盘活,而我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曾在回忆录中提到:“若无西安事变,中央还有最后一个杀手锏。”
徐向前口中的“绝密计划”是什么?
“我们没有百姓的支持,‘剿共’不会成功的!”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当看到被扣押的蒋介石仍一脸不服气时,张学良语重心长地说出了在心底酝酿许久的话。
张学良在历史上颇有争议,而细数他的成长经历,出生时父亲张作霖已是赫赫有名的“东北王”,泡在蜜罐里长大,直到27岁时,父亲被日军设计炸死,才彻底成长起来。
可当时的中国需要“一统”,张学良接受蒋介石“东北易帜”的要求,投在了南京政府的门下,没想到蒋介石“卸磨杀驴”,非但没有实现“善待东北军”的承诺,还一直叫嚷着“攘外必先安内”的“反革命”言论。
无论是为父亲留下的基业、还是为了中华民族,张学良选择“反蒋”。
而他的想法,与我党的计划不谋而合。
要知道,自从孙中山去世后,蒋介石拿过国民党的控制,就逐渐偏离了“三民主义”,特别是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叛变”,大肆屠杀爱国人士与我党成员。
蒋介石的目的,就是想独占中国称王。他这样做,本质上与窃取革命果实称帝的袁世凯无异,更甚者说,他就是想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封建王朝。
可中华民族,决不能再受任何压迫,而中国共产党就是带领国人们摆脱封建、帝国的明灯。
所以,当时的我党和我军,不仅要抵抗日寇的侵占,还要摆脱国民党的纠缠。
我方腹背受敌,导致抗日行动迟迟没有大的进展,而日军甚至狂妄地将“全民侵略中国”作为基本国策,试图将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这时,急需要解决国民党的“内乱”行径。
1935年12月23日,毛主席在召开的军事会议上做出1936年的军事计划:
第一,扩大红军,巩固苏区,准备东征;第二,进攻山西西部,进一步扩大红军,完成与苏联的通讯联络;第三,从山西转进绥远,靠近外蒙和抗日前线。
这个计划相当于第二次“长征”,简单来说,就是暂时放弃西北,等到一两年后再转回西北。
与此同时,张学良的想法也与我党不谋而合,率先向我党投来橄榄枝:“我愿意与中共代表就共同抗日问题进行商谈。”
很快,毛主席得知情况,派李克农前去协商,并下达命令:“积极回应张学良的意见,提出全面停战,抓紧谈判。”
而李克农与张学良会面后,向主席汇报情况:“张学良赞成中共的某些主张,但‘抗日反蒋’无法接受,且提到了国民党内部有很多人赞同停止内战。”
之后,张学良与我党人士陆续展开了几次会面谈判,甚至周总理也亲自出马。
但当时,谁也料不到“西安事变”的每一个详细步骤,所以,与张学良合作的同时,毛主席提出的“三步计划”仍在逐步推进中。
最终,张学良敲定了“西安事变”的相关准备事宜,与杨虎城联合进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随着西安事变的成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终于站在了统一抗日的战线上。
可蒋介石却不会轻易地吃下闷亏,1936年12月25日,蒋介石要从西安返回南京,而张学良为了表达感谢,决定亲自护送,当时我党曾劝说张学良避免遭到蒋介石的报复,但对方却不以为意。
张学良没想到,自己刚一落地,就被军统局囚禁,整整54年,直到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双双去世,才终于获得了自由,前往美国。
以一人余生的自由,换取了中国抗战的统一战线,极大地促进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这种在大义面前牺牲小我的精神,让张学良成了我国著名的爱国将领。
我们作为后代人,在已知结果的情况下了解历史事件,从而评头论足,但当时的革命人士,只抱着对胜利的美好希望,硬生生地在绝望中拼出一条血路。
正是他们的牺牲与努力,才有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所以我们必须牢记历史,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