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11月23日即将召开的“2024健康中国大会”期间,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百姓健康频道(CHTV)新媒体传播委员会录制的系列节目《了不起的自己》将首次亮相。今天,我们带来霍晓川医生的故事,讲述他在科普的道路上勤耕不辍,用专业知识和情怀点亮大众的健康之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霍医生的微信公众号“安贞霍晓川”里,他在简介中写道:“当有情怀的医师,做有温度的科普”。

五年来,他一直秉承这一理念,成为大众医学科普中的又一位“引路人”。在很多长期经受疾病痛苦的患者及家属眼中,霍医生的科普视频与文章像一盏温暖的明灯,给他们带来希望。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他坚持将复杂、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医学故事”,通过手机视频,谆谆传递给无数大众,让无数人感受到医学的温度和生命的美好。他相信,科普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是关爱与希望的传递。

走上科普之路:给患者挖一口饮水的井

很久之前,霍医生就发现,许多人对脑血管疾病的理解存在误区,导致在预防和治疗上常常措手不及。他在工作中看到太多因未能及时识别症状而错失治疗机会的患者,这让他感到极大的遗憾与惋惜。他意识到,普及医学和疾病的相关知识迫在眉睫,只有让大众掌握基本常识,才有望减少悲剧的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霍晓川医生发布的第一条抖音视频

于是,他希望通过新媒体平台,将专业知识传递给更广泛的人群。目前,他的抖音号中已经有近千条通俗易懂的医学科普视频,将复杂的心脑血管疾病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大众。他希望通过这些努力,提高公众对这些疾病的警觉,更能帮助他们掌握预防和应急处理的技能。

笔者的母亲一直是霍医生抖音号“@安贞晓川大夫”的铁杆粉丝。从他的视频中,从未学过医的母亲了解到什么是脑供血不足,什么是颅内大血管闭塞,甚至对“脑卒中的几个前兆”倒背如流。

现在,还有16.7万和笔者母亲一样的网友,从霍医生的视频平台中汲取医学知识,不仅能尽早预防疾病,还能及早发现潜在的疾病,实现及早治疗。

身为神经外科主任,霍医生经常需要做“跨夜手术”(即手术从前一天一直持续至次日凌晨),甚至连续几日连续辗转于科室与手术室之间,几乎无暇休息。即使如此,霍医生也会抽出时间,为患者们录制科普短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刚结束手术的霍医生录制短视频(抖音截图)

他认为,给老百姓做医学科普有意义的事情,让自己充满了正能量。他说:“虽然时间有限、生命有限,但是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中去,就充满了能量。”

坚持科普:给患者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健康时报》曾转载过一篇霍医生发表在公众号上的文章,题为《别让家人面对生死抉择》的文章,讲述了一个悲伤且遗憾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时报网站截图

一位年仅35岁的小伙子突发大面积脑出血,并发生脑疝,手术后一个星期仍旧处于深度昏迷状态,即使二次手术也面临着极大的失败风险。霍医生告诉家属,即便手术顺利,术后清醒的几率也十分渺茫。无奈之下,他的妻子悲痛不已地选择放弃治疗。

这个小伙子是保险公司业务经理,平时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体重达200多斤,30岁前就已患上了高血压。遗憾的是,他已经开始坚持骑行减肥,希望重拾健康。遗憾的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要个孩子。

霍医生写道:“每年我们抢救那么多脑出血的患者,很多病人因为发病急,出血量多,即使手术保住了生命,但却给社会、给家庭“创造”了一个个植物人。常年卧床,吃喝拉撒,鼻饲导尿,反复肺炎。不能自理但有人护理也无所谓,最难接受的是,脑组织损伤严重,记忆消退,永无交流,“人性”丧失。久病床头,亲情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CMT

霍医生说,这个病例只是中国每年百万以上因脑卒中死亡患者中的一个。脑卒中是我国成年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均高。特别是,近年来脑卒中发病年轻化,很多年轻人因缺乏疾病预防常识而早早地“倒下”。

如果有更多的人了解脑卒中的常识,合理地吃,健康地动,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发生?

如果尽早发现潜在疾病,尽早治疗,患者会不会有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近五年来,霍医生的科普工作取得了极大的收获。很多患者看了他的公众号和视频,对自身健康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主动体检,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很多患者通过检查发现了动脉瘤或血管狭窄等病变,及早治疗避免了严重后果

霍医生相信,科普可以帮助很多患者,提升他们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他强调,科普工作的意义在于帮助患者了解疾病,消除恐惧,安心接受治疗。而提前发现问题并采取行动,往往能给患者带来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

继续燃烧自己,给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在霍医生的抖音号中,有一条置顶视频,题目是“神经介入医生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给患者带来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中,疲惫的身影,沉重的铅衣,和铅衣下汗湿的手术服,无不在诉说着医生的辛劳。但转眼间,他们就又拿起手机,解答患者的问题、撰写医学知识科普文章,或录制科普视频。

霍医生有一个专门为患者准备的微信号,患者有需要时可以添加。霍医生也会经常在这个微信上发布一些科普内容,大家都觉得“很亲切,也很有用”。对于一些外地的患者,霍医生也会“在线答疑”,不仅方便了患者,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还节省了患者路途的花销。

此外,霍医生指出,科普也是改善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患者因为看了他的科普视频,从外地专程赶来就诊。他们在当地多次求医无果,却因霍医生的技术和科普内容而重拾信心。通过微创手术解决了问题后,他们的恢复情况良好,更是对他充满了信任。

在一次采访中,霍医生曾说过一件事:很多年前他曾就治过一个头外伤的小女孩。出院的时候,小女孩送给他一个自己用彩色纸编织的小花篮,里面装了几块糖。直至今日,回忆起来心中仍有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CMT

或许正是这股暖意,支撑着他在临床的岗位上不断学习、精进技术、发展创新、积极科普,努力帮助和救治更多的人。来自患者和家属的每一句诚恳的感激,每一张真挚的脸,都是他前行路上不竭的动力。

其实,霍医生的人生也并非一帆风顺。幼年时,他也曾经经历父母离异,跟随妈妈和外婆住在一个仅有10平米的小房子里,生活拮据。读书深造时,又曾经历过儿子出生、经济压力大、前途渺茫,以及母亲去世等种种困境。终于,他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很多人说霍医生可算得上“寒门贵子”,但他只是一位自强不息,永不言退,成功后不忘把健康和福祉带给更多人的好医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多霍医生的故事,都将在11月23日“2024健康中国大会——CHTV新媒体传播委员会分论坛”上发布的《了不起的自己》系列节目中为大家详细讲述,让大家了解一位“穷小子”如何走上逆袭之路,成为一位北京“大三甲”医院的主任医师。请关注我们,拭目以待!

编辑:梨九

二审:且行

三审:清扬

排版:半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