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浩瀚星空中,数字 “三” 宛如一颗神秘而璀璨的星辰,频繁闪耀于成语典故与诗词歌赋之间,且每次现身,意义皆别具韵味。“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里的 “三日”,用以描绘时间的短暂;而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中的 “三秋”,所指时长却令人费解,其并非简单等同于 “三个秋天”,这背后蕴含着古人对时间独特的理解与运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这句脍炙人口的话语,出自《诗经・王风・采葛》。《诗经》犹如一部先秦时期百姓生活的百科全书,此诗讲述了一个男子对农家女子深切思念的故事。诗中写道:“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男子因女子外出劳作,一日不见便心急如焚,度日如年。这里的 “葛”“萧”“艾” 皆是古人常见植物,每至采摘时节,女子们便结伴而行。男子见不到心仪女子时,时间仿佛被拉长,采葛时一日如三月,采萧时一日如 “三秋”,采艾时一日如三年,时间呈递进关系,三岁明确为三年,那么夹在三个月与三年之间的 “三秋” 究竟所指何时,着实困扰了后世学者许久,他们对此提出了三种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种观点认为“三秋” 指的是一整个秋季,从诗中女子频繁外出务农推测,当时正值秋收季,此说有一定合理性。古代百姓以农耕为生,对节气时令极为敏感,为安排农活,将每个季节细分为三个阶段,秋季的孟月、仲月、季月合起来便是一整个秋天,所以诗中的秋天写作 “三秋”。此解释虽能自圆其说,却难以令人完全信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种观点提出“三秋” 指的是九月这一个月。唐朝王勃在《滕王阁序》中写道:“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这里的 “三秋” 即指秋天的第三个月,也就是深秋九月。不过,将 “三秋” 作此用法的情况较为少见,柳永《望海潮》里的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中的 “三秋”,虽可理解为九月,但也可指代整个秋天,其确切含义恐只有柳永本人知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种观点则主张“三秋” 指的是九个月,此观点由唐朝著名文学家孔颖达提出。孔颖达地位尊崇,身为孔子第三十二代孙,被封唐朝初年十八学士之一,其画像入凌烟阁。他受李世民重用,参与编纂《隋史》,独自编写的《五经正义》对后世学子影响深远。孔颖达认为:“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设言三春、三夏其义亦同,作者取其韵耳。” 一年有四季,每季三个月,“三秋” 即三个秋天,也就是九个月,“三春”“三夏”“三冬” 同理,此说简单直接且最契合《采葛》诗意,故而后世学者多认同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中的 “三秋” 为九个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古文中数字常具有虚实之分,如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读书,一段时间后,鲁肃发现吕蒙学识大增,感慨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此处 “三日” 明显并非确切的三天,而是泛指时间短。这源于古人对 “三” 的特殊认知,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道立于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由此,“三” 被赋予了泛指多数的引申意义,古人还定下 “凡三之属皆从三” 的规则,使得古文中的 “三” 含义多样,需结合语境仔细甄别。单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三” 可能泛指时间长,但置于《采葛》语境中,“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里的 “三” 和 “秋” 应是确切的数字和季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的 “三秋” 之谜,经学者们的深入探究与解读,终得明晰。这不仅让我们领略到古人对时间细腻的感知与诗意的表达,更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数字运用的精妙之处。通过对这一诗句的剖析,我们仿若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关于时间度量的深度对话,感受到他们在平凡生活中所蕴含的深厚情感与文化智慧。这也提醒我们,在解读古代经典时,需深入挖掘数字背后的真实含义,方能准确把握古人的思想情感与文化精髓。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