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70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就“两路”建成通车60周年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提出弘扬“两路”精神10周年。穿越世界屋脊的两条公路,宛如洁白的哈达,将雪域高原和祖国大家庭紧密联系在一起。
70年前,绵延4360公里的川藏、青藏公路穿越历史和未来,同时通车拉萨。11万藏汉筑路军民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世界屋脊,跨怒江天险,攀横断山脉,渡通天激浪,越巍峨昆仑,创造了世界公路建筑史上的不朽奇迹。
70年来,“两路”已然由交通物流大动脉,发展成为新时代的经济发展大走廊、文化交流大走廊和民族融合大走廊。
10月28日,新华社川藏公路调研小组走进甘孜,分赴川藏317线和318线看甘孜巨变,用镜头和笔触聚焦甘孜发展,深入高山牧场、产业园区、特色小镇、科研一线、考古现场,以媒体视角生动展现一代代甘孜儿女顽强拼搏、切身传承“两路”精神和甘孜州70年来在经济、文化、旅游、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巨大变迁和发展。
川藏线日记丨守望“川藏第一险”
甘孜州德格县,主峰海拔6168米的雀儿山如同一道巍峨的屏障,横亘在国道317线上。雀儿山气候恶劣,人迹罕至,被称为“川藏第一险”。当新华社川藏公路调研小分队来到山脚时,已然四处寒风呼啸,在这里,记者见到了这条天路的护路人。
“住的是5000米高度,睡的是斜坡30度,气温是零下30摄氏度,开水的沸点是70摄氏度,可我们的劳动热情却到了100度,智慧和力量没有限度。”十八军进藏雀儿山纪念馆里,一组数据铭刻着十八军战士们在雀儿山上筑路的艰辛与顽强。
73年前,靠着钢钎铁锤,战士们凿开雀儿山上坚硬的岩层,在绝壁上开辟道路。为了打通这一通往西藏的绝险关卡,300多名战士长眠在雀儿山上。
川藏公路通车70年来,为了保障这条天路的通畅和守护过往群众的生命安全,从过去的道班到如今的养护站,一代代护路人也如十八军战士般饮冰卧雪,坚守在雀儿山上。
海拔5050米的川藏公路雀儿山垭口,年平均气温-18℃,最低气温曾达到-42℃,每年冰冻期长达八九个月,几乎半年的时间都在刮6级以上大风……过去,四个道班沿着川藏公路分布在雀儿山上,道班工人们在这普通人呼吸都困难的环境下,每年要驻守长达11个月。
“在山上,冬天积雪有半个人深,我们要清雪、打冰,一旦在抢修时遇到推土机出问题,来往车辆还要堵上好几天。”1994年,19岁的黎平作为家里第三代护路工人参加工作,来到了爷爷和父亲工作过的雀儿山,加入了雀儿山四道班,沿着川藏公路一干就是30年。
春季铲除杂草、夏季防范水患、秋季巡视守护、冬季清除冰雪。黎平告诉记者,由于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基狭窄不稳定、坡度落差大、急转弯数量多,同时道路冬春季节易发生雪崩,夏秋季节易发生水毁、落石、塌方等灾害,道班工人们担负着繁重的养路护路、交通疏导工作。
在道班工人们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和辛勤付出下,这条连接高原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线始终保持着畅通无阻。“过去每年山上都在修路,弯道年年加宽,危险路段不断变少。”在黎平看来,虽然山上生活条件艰苦到连喝开水、吃蔬菜都困难,但看着川藏公路一点点变好,是作为道班工人最大的满足。
2017年9月26日,全长近13公里的雀儿山隧道建成通车,彻底改变了“翻越雀儿山,犹过鬼门关”的历史,也改变了道班工人的生命轨迹——来往川藏北线的车辆再也不用花2个多小时翻越危险的山路,仅需10多分钟就可以穿越雀儿山;黎平和工友们也告别了在风雪中屹立了63年的雀儿山道班,前往各个养护站,继续守护川藏公路。
如今,黎平作为甘孜州公路管理局德格分局马尼干戈养护管理站站长,继续守护着雀儿山脚下43.3公里的道路。得益于道路条件的改善和机械化设备的加入,养护工人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巨大改善。“过去要人工上料,几天才能修好的损毁路面,现在用装载机可能20分钟就能修好。”黎平告诉记者,如今道路养护工作主要集中在清掏水沟涵洞、维护道路标志牌等工作。
今年,21岁的呷玛泽错成为了养护站的新成员,作为站里最年轻的“护路人”,她勤奋地跟随师傅们学习各种专业技术。“小时候跟着爸爸妈妈翻雀儿山就看到了道班工人们的艰辛,如今虽然工作条件大大改善,但道班工人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前进。”呷玛泽错说。
行走川藏线:巴塘“团结包子”凝聚军民一家亲
川藏公路建成通车70年报道小分队历经风雪天,来到了被称为“高原江南”的巴塘县。这里有热气腾腾的“团结包子”,还有《洗衣歌》中的配乐元素——巴塘弦子……这座位于川、藏、滇交汇的县城,一直传颂着军民一家、民族团结的主旋律。
行走川藏线:高反时我想起“千锤英雄”
近日,新华社川藏公路调研小分队沿着318国道川藏公路段一路向西前行。随着海拔不断攀升,记者们或多或少出现高原反应。此时,“千锤英雄”杨海银的故事不断映入记者脑海。
70多年前修筑川藏公路时,他连续砸锤1200下,不仅激励了当年的战友们,也鼓舞了今天的我们。川藏公路上,“缺氧不缺精神”的信念一直在传承。
川藏线日记 | 探访生态秘境多瀑沟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秋冬之交,甘孜州德格县境内的多瀑沟景区迎来一场降雪。旭日初升,日照金山。山巅云雾袅绕,河谷浅溪淙淙,藏房灌木掩映,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这里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优美的原始森林为众多野生动物提供了自由栖息的家园。
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影报道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在多瀑沟景区拍摄的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
↑这是11月4日在多瀑沟景区拍摄的2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内的河流(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
↑这是11月4日拍摄的多瀑沟景区(无人机照片)。
更多“两路”精神 甘孜印记系列报道
点击图片查看往期精彩内容
来源:新华社
编辑:刘睿娟
责编:毛莉泓
校对: 马俪伲
审核:白马
监制:谭荣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