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刚成立的第18天,中央人民政府便签发命令成立国家燃料工业部,次年,又在燃料工业部之下设立了石油管理局。石油作为现代社会的主要能源,被称为“工业的血液” ,对经济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国家军事建设更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除了东北有几个成本极高的页岩制油厂外,还没有像样的油田,加上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企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新生的共和国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中央政府不得不咬着牙关,勒紧裤腰带通过各种渠道,动用原本不多的外汇,从国外购买 “血液”。
接下来的几年,困扰经济建设的能源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尤其是当时农村人民公社搞得轰轰烈烈,农业战线捷报频传,而工业建设战线却不是很理想。军事上,台湾的蒋介石仗着美国支持,不断叫嚣要“反攻大陆”,还频频派飞机深入大陆侦察、挑衅。
将帅都愤愤不平:“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好飞机,老蒋才敢如此猖狂地在我们头顶拉屎!”
毛泽东却冷静地说:“飞机是个问题,可飞机用的油解决不了,再好的飞机也没有用!”
为了改变中国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扭转当时的困难局面,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同时决定在石油管理总局的基础上成立石油工业部。首任部长李聚奎。
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可唯有石油没有完成计划。1958年,毛泽东让周恩来与彭德怀议一议,推荐一个更理想的石油部长人选。彭德怀略一思索就想到一个人,说:“他行!”周恩来问:“谁?”
彭德怀兴奋地说:“我的总后政委余秋里。”周恩来两道浓黑的眉毛一扬,拍案叫绝:“好!好好!这位独臂将军年轻,又能干,正是主席需要的那种能打开局面的人!”
毛泽东听了周恩来的汇报,一锤定音:“我看余秋里能当好石油部长,此人是个将才!”余秋里由此临危受命,出任石油部长。
余秋里1914年出生于江西省庐陵(今吉安)县敦厚镇坪里村,世代农民。1929年,余秋里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由战士到分队长、中队长、大队长、指导员、团政委、旅政委、军政委,一步步历练成杰出的政工干部。
余秋里虽为政工干部,可打起仗来也是一员猛将,总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红军时期就曾三次负伤。1931年,在反“围剿”的七里坪战斗中,余秋里头部负了重伤。1936年,红军长征到达云南乌蒙山区,时任红二军团18团政委的余秋里奉命率部截击国民党万耀煌的部队,在选择进攻路线时,被敌人打来的一排子弹击中左臂,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转移阵地时,敌人的机枪疯狂扫射,又击中他的左臂。
连续两次被打击中,余秋里左臂的白骨桩已经穿出皮肉,两根筋裸露在外,微微颤动,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此后以断臂之躯,强忍疼痛坚持北上,爬雪山、过草地,以常人难以承受的毅力,走完了长征路。达甘南后才做了手术,截去左臂,从此成为“独臂将军”。
将军回忆:“我负伤不久,伤口就开始发炎腐烂,痛得厉害。为了止痛,只能把受伤的左臂浸到冷水里泡一泡,或者用湿毛巾敷在受伤的左臂上。过草地时,有一段时间没有换药。医生来检查伤口,打开纱布一看,伤口已经腐烂生蛆,医生用镊子将蛆一个一个夹出来,再用盐水清洗了伤口。”
继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出传世名作《红星照耀中国》49年后,另一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他在著述名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时,听了余秋里的断臂经历后,耸耸双肩,无比惊奇地赞叹:“余先生,你真是一个典型的军人,可敬可敬!”
1936年11月,余秋里入抗日红军大学学习,毛泽东见到他时,来了灵感:“秋里秋里,你这个名字很有诗意啊!”
“主席,我这个名字其实很土。小时候家里穷,请不起先生起雅名,所以家里人就把我叫狗娃子。后来参加了红军,领导问我叫啥名字,我说不上来,又问我是啥年月日出生的,我回答说我妈说我是割谷子后的秋天里生的。领导一听就说,那你就叫余秋里吧。”余秋里把自己名字的由来如实道来。
余秋里的话,让毛泽东发出会心一笑: “好嘛!秋里这名字蛮好的,秋天总是个丰收的季节,又是火红的岁月。”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秋里任八路军第120师独立第三支队政委,司令员为开国上将贺炳炎。贺炳炎也是一位“独臂将军”, 在长征中负伤,在没有医疗器械和麻药的情况下,被用锯木头的锯子锯掉了右臂。两人初次见面时,政委伸出右臂,司令伸出左臂,说是握手,倒不如说拉手更恰当,剩下一对空袖管随风飘荡,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两位“独臂将军”率领一支队伍,大家称三支队为“一把手”部队,称余秋里为“一把手”政委。贺龙元帅曾跟吕正操将军说:“贺炳炎和余秋里都是一只胳臂,初到冀中没几个人,可他们东一搞,西一搞,就搞出了一支过得硬的队伍!”独立三支队刚组建开赴冀中抗日前线时,只有区区300多号人,他们在反“扫荡”的战斗中,越战越勇,队伍迅速发展壮大到5000余人,成为冀中有名的抗战部队,并且建立了稳固的抗日根据地。
后来,独立第三支队奉命开赴晋西北,参加 “百团大战”,余秋里主动要求将第三支队缩编为120师第358旅第8团,将多余兵员补充到兄弟部队,自己任政治委员、团长,不久又升任旅政治部主任、旅政治委员。在大练兵活动中,余秋里总结和推广“官教兵、兵教兵、兵教官”互教互学的群众性练兵方法,极大地提高了部队训练质量,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毛泽东称赞这一练兵方法“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余秋里在抗战时期,带出了一支能征善战的部队,迎来了抗日战争的胜利。随后,他原所在的第8团部队被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军第1师第1团。贺龙说:“余秋里打出了个天下第一团。”
解放战争初期,余秋里任晋绥野战军纵队政治委员。率部参加保卫延安、西北三战三捷、出击陇东、收复三边、围攻榆林、沙家店、清涧等重要战役战斗。1949年2月起,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军一师政治委员、第一军副政治委员。青海解放后,兼任青海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青海军区副政治委员。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在国家面临艰难崛起的时刻,余秋里领缨接任石油工业部部长,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扭转石油工业的落后面貌,彻底甩掉我国“贫油”的帽子。史载“从1958年2月到1965年1月,余秋里担任石油部部长的七年间,就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长期落后的面貌,而且为以后原油产量上一亿吨,进入世界产油大国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庆油田创建初期,困难重重,余秋里提出“只许上,不许下!”“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与几万大庆人共同战斗,发扬南泥湾精神,人人开荒种地,丰衣足食。余秋里用一只臂膀亲自拉犁,到1961年,建起了大型农业基地,粮食、蔬菜基本实现自给自足。
参加石油会战的大庆工人,热情高涨,许多人都有为祖国的石油事业献身的精神,涌现出不少突击标兵。王进喜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余秋里及时抓住这个典型,在1960年4月初油田第一次技术座谈会上,正式提出要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树立了第一个标杆。
而以驭军严厉著称的余秋里,批评起人来也是毫不留情面,常常是点名批评加罚站。某次部里开大会,余秋里在主席台上点名:“石油学院的张俊同志,请站起来。”张俊答:“是!”赶紧站了起来。
余秋里盯着他说:“你现在的权力大了,听说你特批某同志每个礼拜去哈尔滨洗一次澡?”
张俊回答说:“是。”随后解释说那个同志有些特殊,身上有虱子。
余秋里数落道:“就他身上有虱子,你身上有没有虱子?我身上有没有虱子?在座的同志身上有没有虱子?都有,都去哈尔滨洗澡,行吗!”张俊当时可是石油学院院长,八级干部。
余秋里上任之初,石油部机关的人对他并不看好,觉得这位大领导见人总是笑眯眯的,没有半点威严。有人私下里议论,这个新部长“老土一个”。更有人把余秋里第一天到部里的情形拿出来加以佐证:“他呀,看到办公室自己的座椅是把转椅,便上前摆弄了一下,屁股坐上去后,怎么也放不正座位,便气冲冲叫秘书搬走了,随手拉过一把木椅子,说我还是坐这个舒服。屁股坐上木椅双腿往上一盘,然后开心地笑了。”瞧瞧,大部长连转椅都不会享受,够土吧!
余秋里第一次召开机关职工大会,大家都以为又是以前老生常谈那一套。余秋里和风细雨地在台上讲前部长李聚奎所付出的努力及其所取得的成绩,底下干部职工在互相开着小会,渐渐地变成你讲你的,我讲我的,一个多小时过去了。突然,台上宣布:“休息15分钟!”
15分钟后,干部职工重新回到会场时,发现刚才那个坐在椅子上侃侃而谈的新部长不见了,换成了一个站着标准军姿,杀气腾腾,怒容满面的将军部长。
只见将军用剩下的一只铁拳狠狠砸桌面上,通过麦克风扩音传来的“——嘭!”一声,震得整个俱乐部房子“嗡嗡”回响。
“我刚才讲了那么多关于李聚奎同志的事,为啥?是被你们逼的!”拳头又再砸到桌子上:“我知道你们有人瞧不起李聚奎同志,当然更瞧不起我余秋里。有人说老革命打仗行,搞石油不行,连啥叫渗透率、孔隙度都不懂。我是不懂,李聚奎同志也不怎么懂。可李聚奎同志懂的,你们懂不懂?”说到这里,余秋里用那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扫向全场,扫向每一个角落。台下顿时鸦雀无声。
“今天我本来想讲讲石油生产问题,现在不讲了。但有两条在座的每个人都要记住:一条是天然油与人造油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第二条是在勘探布局上,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毫不犹豫地向四川、东北、华北和苏北转移,选准一地方坚决打开局面!打开新局面!”
“下面我就讲讲机关作风问题。”说着,余秋里拿起一个信封高高举起:“这是我们石油工业部的大信封,是为外国专家的事发往外交部的公函哩!外交部的‘交’,竟然写成郊区的‘郊’字!这是送到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的公函呀!你们知道是哪个部门写的吗?我告诉大家,这既不是机关食堂炊事班的同志写的,也不是看机关大门的老师傅写的,是我们堂堂石油教育司写的!”话音刚落,台下已是一片哗然。
“教育司长来了没有?”这一声喝问,台下又归于寂静。有人小心翼翼的回答:“司长请假了。”将军部长又火了,用更高的声音问:“副司长呢?给我站起来!”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同志低着头,摇晃了一下才站立起来。
“顾德勤!”将军部长叫这个名字时,熟悉顾德勤的人都感到心惊肉跳。顾德勤是1929年参加红军的老革命,与部长同为江西老表,当年在井冈山当司务长时,他的连长就是林彪,资格老着呢!
“到——部、部长!”看到这样一位老红军战士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任由奚落,整个石油部的干部职工着实领教了这位新到任的独臂将军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