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末,一名中国军人接到了一个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在机场组织仪仗队迎接朝鲜国家元首金日成访华。在周总理陪同金日成检阅完仪仗队后,一名身材高大的军人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上来就一把搂住金日成的脖子,开心直呼:“老金,可想死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日成先是一愣,他可没有想到在这个场合居然还会有人上前搂住他的脖子,直呼他为老金。不过,当他定睛一看时,也是非常激动。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曾经的老战友王明贵少将。原来,接到这个接待任务的中国军人正是王明贵少将。他不可能不知道这种场合的严肃性,但当他看到金日成时,多年来老战友的情谊还是让他情不自禁地走上前,一把搂住金日成。只是这件事还是让他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严肃批评,周总理批评道:“金首相是国家元首,不是曾经的抗联营长了,这样非常不妥。”有意思的是,这件事情过后,当金日成回到朝鲜后,他立即派人给王明贵这位老战友送来了两车皮的苹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矿工人投身革命,成为林海雪原上的民族英雄

1910年,在磐石县呼兰镇的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王明贵出生了。不过,家庭的贫困让王明贵一心寻求着改变家庭命运的方法。而当时黑龙江汤原县格金河金矿便成了王明贵的首选目标,对于前往金矿做工的动机。王明贵的儿子王昶军曾这样说道:“父亲是怀着‘淘金梦’去的,想借此改变穷困的命运,可面对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他认识到,没有国就没有家,更没有人权可言,于是毅然投身了革命。”就这样,在当了几年金矿工人后,看不到希望的王明贵选择了参加革命。金矿少了一位技术熟练的工人,但林海雪原上却出现了一位让敌人胆寒的民族英雄。

1934年,王明贵正式投身革命,他参加了当时活动在格金河金矿周边深山中的一支抗日游击队。加入到革命军队中的王明贵,立即显示出了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革命队伍里屡立战功,也因功一步一步由一名普通的士兵,成为为连长、团长、师长等职。而他所带领的部队,则一次又一次将敌人打得闻风丧胆。当时在东北的日本人听到王明贵的名字害怕到什么程度呢?敌人的自述就是最好的证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啊,满洲》一书542到543页,原日伪海伦-汤原营林署参事北里写的一篇《官行采伐事业和匪贼》中,对当时王明贵带领下的抗联是这样形容的:“夜晚到来的时候,不但机枪手要彻夜不眠地全心警戒,而且全体人员都把手枪放在枕头下面才能入睡。事务所的外面是尽可能加厚的土墙,上面开有枪眼,无论昼夜,森林警察队的警戒都和在战地一样。”原因就在于:“在诺敏河和汤旺河之间,是狞猛的‘匪贼’的巢窟,尽管在森林警察队警戒之外,在(森林采伐和松脂焦油的提炼)作业期间也要求日军前来驻屯,但是‘匪贼’的行动‘神出鬼没’,仍不时发动夜袭,惨杀掠夺给我方带来巨大的损失。”“用狞猛都不足以形容的王明贵率领部下数十人就是以这里为根据地的,奉命到这里执行开发任务,我的感觉如同‘火中取栗’,这条生命随时可能像汤旺河畔的露珠般消逝。

而在伪满林业部浜江区专员中村贞成的回忆文章《满铁林务区的足迹——大兴安岭》中,他同样描述了当时东北日军对王明贵的恐惧之心:“冬天的兴安岭,与西伯利亚来的寒流白魔和狼群搏斗都毫无惧色的山中男儿,最感恐惧的却是大东亚战争(即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开始,为扰乱我方经济在当地出没的王明贵匪贼之横行。有他们的存在,冬天荒山的可怖为之倍增,令现场工作的人员万分紧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版李云龙:不打不占便宜的仗

在全国胜利后,有一次有一名记者接到采访任务,对王明贵将军进行专访。主题就两个,一个是牺牲,一个是艰难。然而在与王明贵将军聊了一阵子后,这名记者突然感觉到王将军的眼神有些不对了。这名记者小心翼翼地几次探问,王将军才说了实话:“你这不是在采访我,而是要寒碜我。”记者自然不敢说寒碜王司令,而是小心地解释称,我只是想问问当年抗联在东北有多艰苦,打得多顽强。在听到记者的解释后,王将军直接严肃地说,那你怎么老是问我们抗联如何挨冻受饿,如何让日本人追得多惨呢?实话告诉你,那个时候鬼子吃啥老子吃啥,他仓库里有的,老子打关东军一个给养汽车要什么有什么。

而这就是当时王明贵在抗联时带兵作战的最真实写照,他的想法就是敌人太过于强大,而抗联的士兵生命非常宝贵,所以绝不能打不占便宜的仗。这样的想法与电视剧《亮剑》里的主人公李云龙思想一致,总之就是不能让敌人好过。在1936年前,王明贵就已经在东北抗联中名气不小,他作战勇猛且精明,战功很多。而在1936年夏天,当他前往东北抗联的政治军事学校培训学习时,第一次接触到了毛主席的游击战战术理论,这让他在此后的战术素养上升了一个台阶。正是如此,他将游击战理论与当时东北的实际环境相结合,直接总结出了一套理论原则,而其中总的原则就是与日本人作战,必然要做有“便宜占”的买卖。正是如此,在东北抗联时期,王明贵指挥的战斗基本上都是以他“占便宜”结束。不过,唯一的一次例外,没占到便宜,但也打得可圈可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王明贵带领队伍在老余庆沟的密营里进行休整,却突然遭到了趴在雪地里的一群披着白袄的伪军偷袭。这些伪军为当地的鄂伦春汉奸组成,原来,在与王明贵的多次较量中,关东军深知当时的日军根本就不是精于山地游击战的抗联对手,所以他们用小恩小惠收买了一批当地的鄂伦春汉奸,组成伪军,专门用来对付抗联。这些伪军不同于关东军,他们从小就生活在这里,非常熟悉这里的环境。而且还能够趴在雪地里几个小时都不动,并且他们由于从小就打猎,枪法很准,所以对于抗联来说,这样的伪军很不好对付。而这次,王明贵就在这支伪军身上吃了亏。当这群枪法很准的汉奸偷袭抗联时,当场就让多达20多名战士永远倒在雪地里。而一向不打不占便宜的仗的王明贵见形势不妙,立即带领余下的战士突围。不过,敌人可不想放过这样的大好机会,穷追不舍。结果,这支百余人的突击队,在杀出重围时,仅仅只剩下25人,而且这里面还有11名伤员。

然而,危险并没有解除,因为除了这些敌人外,在前面等着他们的还有一支名声在外的锹田讨伐队。出于对王明贵的憎恨,锹田讨伐队想趁着王明贵困境之时,来一个“趁你病要你命”。见到王明贵兵少,讨伐队便想将这剩下的抗联士兵全部合围起来。这个时候的王明贵体现出了一名优秀军事指挥员的战术素养和对战局判断的能力。他带领剩下的士兵,先是招呼大家跳下马,躲藏在一些低洼的地方,避免让对手直接击中。接着,当等到敌人的枪声越来越近时,他便命令所有的士兵全部上马,直接打对手一个回马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时候,敌人因为距离王明贵很近,面对飞驰而来的骑兵,根本就来不及有反应,就被抗联士兵们直接给干趴下了。毕竟,在雪地里与骑兵交手,而且还是如此近距离,基本上就等于是自杀,况且这些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想到,只剩这么点人的抗联战士,竟然还敢返回来打回马枪。结果可想而知,这些抗联战士挥舞着大刀,将靠近的敌人杀得血肉横飞。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所谓锹田讨伐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打肯定是打不过,跑,就更不用说了,这么深的雪,怎么可能跑得动。所以,正是这样的一个有别于常理的回马枪,将这支数倍于抗联人数的锹田讨伐队给打惨了。据后面《满洲国警察小史》的记载,锹田讨伐队的三名指挥官在这次战斗中,全部当场被击毙,这三名指挥官分别是讨伐队队长锹田德次郎(警正,相当于日军中队长),副队长井泽寿一(警佐),伪警察队长刘霖(警尉)。

虽然在与锹田讨伐队的较量中大获全胜,但整个这一次战斗,王明贵确实也没占到什么便宜。百余人的小分队,最终撤回到苏联境内的基地时,只有11个人,并且大多数还带着伤。对于这一次遭遇,王明贵在后面想起时,还忍不住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拔士气,巧打克山

在长期的东北抗联战斗中,王明贵将军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次战斗,但据王昶军介绍,父亲一生中最感津津乐道的一次战斗是当年克山一战。

1940年初,东北抗联失去了一位灵魂人物,杨靖宇将军殉国。东北抗联的斗争由此进入到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刻,抗联的气势也有些低落。而这个时候,王明贵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但他没有退缩,相反还要迎难而上,决定在东北打出抗联的气势,提振士气。当时,在伪满有一个“模范县”克山县城。当时的克山县,是日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据点,被吹捧为“铁打的满洲国,模范的克山县”。王明贵知道,如果能够打下这座县城,这对于当时日军和伪满将是非常大的打击,并且还能将他们外强中干的本性显露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干归干,打仗可不是只光靠勇气,还需要谋略,而王明贵还是出了名的要打“占便宜”仗的指挥官。所以,对于这一仗,王明贵可想了不少招:不仅要打下县城,而且要赢得漂亮,不吃亏。当时,克山县城驻扎着日军和伪军多达千人。而当时王明贵可调动的抗联战士也就百来人,相差十倍的兵力可不是好玩的。所以,王明贵想了一招,花费了几个月时间来部署这件事。他首先在几个月前就派出战斗队袭击克山周边的一些据点,包括周边城镇,车站等地,而在得手后不久便撤回到根据地。面对王明贵接二连三的主动挑衅,日军和伪军是非常愤怒,为了报复,他们集结大军,进山对王明贵进行讨伐。除了这一招调虎离山之计,王明贵还得到了一个情报,那就是克山县城正在当时正在修建护城河,如果护城河一旦如期修好,那么攻城的难度就会大很多。所以,他派人与城内的同志取得联系,组织民工故意慢慢修,拖延工期。这一切基本上都在按照王明贵的计划在进行,当他得知城内的日军和大部分伪军都已出城进山讨伐,城防部队只剩下数十名日军和百多名伪军时,王明贵知道机会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更为有利的是,在进军克山县城的途中,他们还遇到了三路军九支队的战友们。于是,他们兵合一处,人数也增加到了二百多人。到达克山县城后,他们伪装成伪军,大摇大摆的进了城。在进城后,他们立即按照此前的部署展开行动。三支队负责攻占中心炮台和阻击城外的日军守备队,九支队则负责攻占伪军团部。此次行动非常顺利,很快就结束了战斗。此外,我方还攻占了监狱,解救了当时关押在此的300多名抗日志士,而这其中有100多人参加了抗联。在取得战果后,王明贵的战略目的已经达到,所以他们很快就撤离了克山县城。

而在得知克山县城被攻占后,日伪军对王明贵展开了报复行动,派出数千人对他们进行围追堵截,还派出了飞机进行轰炸。而在这次的摆脱战斗中,王明贵又一次展现出了高超的指挥艺术。我方以很小的代价,换取了不俗的战果。这一次,日伪死伤20多人,伪军被俘虏50余人;我方牺牲了5名战士,轻伤3人。另外还缴获迫击炮4门、步枪百余支、子弹数万发。

结识金日成,结下深厚战友情

不得不说,攻占克山的战斗确实达到了王明贵此前预想的效果,甚至比预想的效果还要好。不过,这也让王明贵的压力变得更大,因为日军派出更多的所谓讨伐队,寻找王明贵,一定要将他除之而后快。实际上,日军所做的一切在后面变成了徒劳,因为王明贵按照组织上的决定,已经随大部队进入到了苏联境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入到苏联后,部队被改编为88教导旅,而王明贵则成为了第三教导营的营长。正是在苏联期间,王明贵与金日成相识。当时,金日成已经在东北抗击日寇很多年。而在88教导旅,他也担任着军官,他是第一教导营的营长。就这样,两个不同民族的英雄,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在一起拼搏奋斗,并结下了非常深厚的革命友谊。这也是为何在金日成访华时,王明贵在见到他时这么激动的原因。

仁将王明贵

对于王明贵在当时日本人心中的形象,相信没有人会将他与仁将联想到一起,这一点从当时日军的俘虏口中就能反映出来。当时一名叫中村的战俘回忆称:“八月底,作为被拘留日本人的代表,我们被命令到齐齐哈尔公会堂报到。军政府向我们传达施政方针。做演讲的是王明贵参谋长。他本人精通日语,但这一天的演讲却是通过翻译的,滔滔不绝地向我们讲述了日本人的未来道路。他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件令人恐惧的事情。从(伪满)建国以来一直颇为平静的大兴安岭,从昭和十六年(1941年)之后大为改变,再三在满铁林管区内出没,令我等陷于惊恐之洪炉的,就是这位被称为王匪的首领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这段日本人的回忆篇章里可以看出,王明贵在东北日本人的心里,确实是一个恐惧的存在。不过,事实上,王明贵只是对敌人表现成猛将。而对一没有战斗力的俘虏和日本平民百姓,王明贵真的称得上一名仁将。1945年8月,苏军和抗联的战士们发起了消灭日本关东军的战斗。日本关东军几乎可以用一触即溃来形容,没费多大劲,关东军便被消灭。而在当时的东北,到处都是日本战败的俘虏和移民。当时,王明贵正在齐齐哈尔的任上,担任副司令员。有大约2000多户日本人,里面绝大部分为老弱妇孺。在苏军的洗劫下,他们早已经是走投无路了。这个时候,他们想到了找当地的政府机关来寻求帮助,但当得知这里由王明贵负责时,他们几乎是放弃了最后一丝希望,因为在他们心里,王明贵的形象可不好。然而,面对这群来自日本的移民,王明贵却伸出了援助之手。他表示:“女人和孩子没有什么罪,不打仗了往后好好过日子吧。”不仅没有对他们为难,还批了一些粮食和棉袄接济他们。这一点,后来有日本人表示:“还是中国人仁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王明贵的仁义之举也感动了不少日本人。当时在这些被抓获的日本人里面,还是有不少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师、医生、护士等。这些人里面有很多都加入到了中国军队里面。据后面统计,当时的东北野战军里面,一共有多达3万多名日本的技术人员、医生、护士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出了一些力。或许,这就是中国人常讲的“仁者无敌”。

解放战争胜利后,当组织上准备安排王明贵前往南方工作时,他拒绝了。因为在他心里,他的很多战友都长眠在东北的黑土地上,他舍不得这片黑土地。所以,他仍然选择回到了东北,回到了黑龙江,担任黑龙江省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王明贵被正式授予少将军衔。

对于自己的子女,王明贵常常教导他们要踏实生活,本本分分。王昶军说:“父亲不图我们有多大本领,就希望子女能够本本分分地踏实生活,能为国家和人民尽一点责任则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5年,王明贵将军与世长辞。虽然他离去了,但他的英勇事迹和为国为民的情怀却永远留存在国人的心中,留存在历史中。当年王明贵将军曾说过:“现在的生活以前想也不敢想,看一看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你们就会明白,今天有多幸运、多幸福。”是的,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换来的。对于革命先烈,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