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在对退役航母“美利坚号”的爆破测试中,花费了25天才最终让这艘巨舰沉入大西洋底,这一事件一度被解读为“美国航母抗打击能力极强”的例证。然而,这种论断背后的“水分”不可忽视。实际上,类似的抗沉实验并非为测试航母的真实战时生存力,而是为了采集航母结构在多次受损情况下的抗沉数据,以优化未来的设计。相比之下,战时的反舰导弹攻击,尤其是我们的“东风”系列导弹,则旨在通过“过量伤害”来迅速摧毁航母的关键部位和作战能力,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打击理念和效果。
设想一下,如果您是负责这次测试的海军将领,面对这艘退役的航母,您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在不一次性摧毁的前提下,将航母的耐久极限数据最大化。这种控制性爆破的科学实验,和战时“致命打击”的设计需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抗沉实验并不旨在“沉船”,而是通过小当量、分散的爆破手段,逐步破坏航母的非核心结构,观察航母在多点爆炸下的受损表现和结构耐久性。这种循序渐进的破坏方式,让航母能在不同环境下展现出耐久性,使实验团队能够长时间收集到抗沉数据。如果单纯采用高当量武器将其摧毁,航母将在极短时间内沉没,实验也就显然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美利坚号的抗沉实验主要在于获取航母结构的受力、冲击和耐久数据,而非验证其是不是“打不沉”。这种测试通常采取逐步递增的爆炸强度和密集但有限的爆破方式。通过多次小当量爆破、选择性控制爆炸点,美国海军的实验团队得以在航母尚未完全沉没的状态下,获得航母隔舱、船体支撑结构、动力舱等部位在受损情况下的受力数据。这种方式类似于逐步加压的“拷问”,而非战时的一击毙命。实验数据将有助于未来航母的设计改进,提升其在局部受损时的结构稳定性,确保在遭受非致命打击后依然能够支撑一定时间,进行后续作战或自救。
其实在美国海军的专业期刊《Naval Engineers Journal》中有大量的论文来讨论美利坚号航母在这次测试中的表现和经验。但有一点要注意的是,这艘航母直至沉没其主体结构并没有被试验中的任何项目做出任何致命性的破坏。
最终,航母是打开通海阀让大量的海水灌入航母后沉没的,我们从航母的“遗照”中也可以看到航母最重要的飞行甲板都没有被破坏的痕迹。
如果实验中直接使用高当量鱼雷或导弹直接摧毁航母,将无法收集到不同部位在不同受损情况下的应力表现。与其说这种实验在测试航母的“抗沉”能力,倒不如说它是为了解航母的耐久极限。延长航母的受损时间,反而是实验的初衷,完全不同于战时对航母的攻击意图。实际上,实验团队设置的多次小爆炸更像是“轻刑折磨”,航母在受损状态下“撑得越久”,实验便能采集到更多的有用数据。
相比之下,反舰导弹尤其是“东风”系列导弹的设计理念完全不同,其目的是在战时环境下以压倒性的打击迅速摧毁目标的作战能力,确保在短时间内剥夺航母的战斗力。我们的“东风”导弹系列,包括DF-21D和DF-26,专为应对大型水面舰船设计,具备强大的穿透力、高当量爆炸和精准制导能力,以确保一击致命。这种“过量伤害”正是为了应对航母这样的高价值目标,强调的并非逐步削弱,而是一击或多次打击便可瘫痪目标。
“东风”导弹的高爆弹头远超实验中控制性爆破的威力。以DF-26为例,其弹头当量达到数百公斤甚至更高,不仅能够在撞击航母时瞬间穿透甲板装甲,更可在船体内部引发剧烈爆炸。这种大当量弹头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摧毁航母的多层隔舱和支撑结构,直接破坏浮力系统。不同于实验中的小当量爆炸逐步瓦解结构,“东风”导弹的爆炸力会在一瞬间给航母带来难以修复的损毁,使其在战场上迅速失去作战能力。
除了弹头当量,“东风”导弹的设计也特别考虑到航母的关键薄弱部位。航母的作战能力依赖于飞行甲板、舰岛、指挥控制中心、动力系统等关键位置,“东风”导弹可通过多种制导手段,在末端精准打击这些关键部位。比如,飞行甲板一旦遭到DF-21D导弹的直接破坏,航母的舰载机起降功能将大大受限,进而削弱航母的空中作战能力。而如果导弹命中舰岛或指挥中心,将会干扰航母的作战协调性,使其指挥和调度能力受到致命打击。
此外,动力系统是航母的“心脏”,一旦被击中将导致航母失去机动性和应变能力,成为一个巨大的“浮动靶标”。现代反舰导弹可通过精确制导,在激烈的海战环境中绕过航母战斗群的防空系统,以高超音速垂直下落至航母甲板或水线处,直接作用于航母的浮力系统和支撑结构。这种打击方式有效避开航母的防护区域,将破坏集中于核心部位,最大限度地削弱其战斗能力。
从破坏效果上看,“东风”导弹的打击方式旨在一次性剥夺航母的战斗能力。现代反舰导弹战斗部不仅具备高穿透力和爆炸威力,还能够在击中水线处后迅速穿入舰体内部,形成破坏性的爆炸射流。爆炸射流会在舰体内部四处扩散,破坏隔舱和各类设备,将航母内部的重要系统彻底瘫痪。这类打击不局限于局部破坏,而是通过深度穿透和爆炸效应,迅速破坏航母的生命支持系统、火控系统和动力系统,导致整个舰体丧失功能。
很多人不了反舰导弹,反舰导弹和常规对地导弹的区别不仅仅是可以命中移动的水面目标,更显著的区别在于战斗部的设计。常规导弹实际上就是使用高爆战斗部,其结构设计上并没有太多“心机”,而反舰导弹的战斗部则不一样。例如上面的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反舰导弹战斗部是带有很多预制的“凹坑”的。这是一种射流塑形设计。
和聚能穿甲弹的弹药相似,都是为了在爆炸的过程中形成穿透力极强的金属射流。只不过反坦克聚能穿甲弹只需要针对于行进路线正前端的目标喷出射流,因此我们看到弹药的预制药罩是在弹药的前端。而穿透如船体的战斗部四面八方都可以作为有效的射流穿毁目标,因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反舰导弹的战斗部四周都存在着预制药罩。在爆炸的时候可以向四面八方射出穿透力极强的金属射流。
这种设计与美军的抗沉实验形成鲜明对比。实验中的爆炸主要在外部产生冲击,以观察局部受损的效果,而“东风”导弹的打击在于快速彻底地破坏航母内部的结构支撑和作战单元,使其在短时间内无法维持浮力,从而完全丧失战斗力。也就是说,“东风”导弹并不只是为了造成局部损伤,而是通过“过量伤害”的设计确保航母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有效修复,从而在战时迅速压制对方的高价值海上力量。
美国航母的抗沉实验显示了其在局部爆破条件下的耐久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航母能够在战时轻易抵御现代反舰导弹的高强度打击。实验的目的在于采集抗打击数据和设计改进,而非模拟真实战斗。随着现代反舰导弹技术的进步,打击力已经超出了传统军舰的防护能力,军舰防护逐渐转向防御系统,通过远程拦截和电子干扰来规避攻击,而非依赖舰体结构来承受直接打击。即使是航母这类巨舰,一旦无法成功规避“东风”导弹的袭击,也会在战场上面临致命威胁。
我们的“东风”导弹系列正是基于“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战略需求设计,以实现高效摧毁高价值目标、阻止敌对航母战斗群进入敏感水域。美国的航母则侧重于全球投送和长期支援作战,强调的是战斗持久性,而非面对高强度打击的生存力。两国在军备设计和作战需求上的差异,使得航母在抗沉实验中的表现被误解为对反舰导弹的“抗性”,然而这两者在理念和实际应用上并无直接关联。
总而言之,航母的抗沉实验和反舰导弹打击效果在设计目的上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为了采集数据、改进设计,延长受损航母的耐久性;而后者则是为了在战时迅速消除航母的作战能力。其实一个是在谈“前门楼子”另一个在讨论“胯骨轴子”。
实验中的“炸不沉”并不意味着战时打不沉,美利坚号的延迟沉没只是实验目的的体现,而非航母在真实战场上的表现。
在现代反舰导弹系统的高效毁灭性打击下,航母再坚固的隔舱设计也难以完全防御。“东风”系列导弹通过精准制导、高当量爆炸和穿透性打击等方式,可有效摧毁航母的关键作战单元,并在短时间内使其失去浮力和功能。因此,以实验结果得出“航母打不沉”的结论,显然忽视了现代反舰导弹在战场上的实战威力。
另外,在美国航母的实验中,航母中是没有人的。注意这点!人还是属于碳基生物,即便是结构不会在冲击波和高强度的震动中损坏,但人太脆弱,是受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