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郑州大学生夜骑开封,居然发酵了长达一周的时间,进而成为全网讨论的大事件。这只能说明,大学生这个本该最有创造力的群体,已经做不出什么有创造力的事情,来吸引大众的关注了,以至于连骑个车都会让人莫名亢奋。
这是标标准准在短视频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大学生,他们聚众骑行很大程度上其实是受快抖书的影响,虽然发生在线下,但更像是一种线上行为,打卡拍照发朋友圈,可能远比骑行本身更重要。可能是他们平时的生活太过于单调和枯燥,小小的一次打破常规,在他们看来就成了某种突破,值得跟风炫耀一番。
我不会过高的赞美这种集体行动艺术,也决不会恶意贬低,总体上我持一种支持的态度。唯一让我感到有些感慨的,就是现在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可能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远途骑单车出行了,对骑行没有什么概念。我快50的人了,偶尔还会环一次滇池,全程大概是110公里,还有几个大长坡,基本也就5个多小时就拿下了。郑开大道全长50公里,据说还是马拉松赛道,跑况非常好,照理说不算个多大的事。但是新闻中说,有不少大学生骑到中途,累倒在路边。就冲这一点,我觉得这车就该骑。
这件事原本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随后的剧烈反转和舆论场的撕裂,让这件事变得有意思起来。众所周知,一开始大学生夜骑开封是受到追捧和支持的。人们称之为“青春热血”,感叹“年轻真好”。开封文旅也嗅到了流量的来袭,第一时间推出了景区免门票政策。共享单车的供应商派出专人,进行安全引导。
这一番互动,也将夜骑活动推向了高潮,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加入,据说峰值人数达到了惊人的20万。大学生年轻有冲动,很多时候就是人来疯,你越刺激,他越来劲。但峰极必转,这个时候,一名大学教授站了出来,指责大学生是“酒囊饭袋”“人肉造粪机”,“拿着父母的钱不好好读书,整天不务正业”。
这番言论很有些粗俗,很快被学校处理,但却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整个舆论的风向开始倒戈,批评的声音成了主流。郑州交管部门很快实行了交通管制,郑州的高校出台了相关禁令,甚至有高校连夜赶制了“临时出入证”,一时间让恍然回到了那三年。
几道钳制手段一出,迅速对大学生形成围剿之势,大学生夜骑这个自发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被禁止了,而且被否定了。这很令人遗憾。大学生夜骑本身没意义,充其量不过是一种集体无意识,但无意义的事一旦被重视起来,就变得很耐人寻味了。
无可否认,20万大学生集体出行,肯定会道路交通和开封当地的出行带来一定的冲击,一些不文明行为也会影响环境。
但这是多大个事?我相信以我们的组织动员能力,不是不可以应对的。更何况,这种夜骑只是一次相当于“快闪”的活动,适度引导,热闹几天很快人群就会散去,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对社会秩序的影响非常有限。年轻人小小任性一下,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事,何至于如临大敌?
一些人担心的,不是交通的不可控,而是人的不可控。我们这个社会对大学生的态度,属于既爱又怕。爱的是大学生年轻有活力,代表着希望和未来,很多时候是宽容而又宠溺的。怕的也是大学生年轻,一旦对某件事上头,不知道会做出什么来。也就是说,管理者对大学生的爱是建立在“可控”的前提下,一旦他们感到失去控制,对不起,所有的爱都必须收回。
从四个馋丫头的心血来潮,到集结成20万的夜骑队伍,这其中少不了舆论的扇风点火和文旅部门的变相鼓励,但也让大学生开始觉醒,原来自己可以走出校园,在规则之外做点自己想做的事情。尤其是当有学生打出“自由者无畏”的标语的时候,事情起了变化,有关部门肯定感到到了某种不安,这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今天他们只是夜骑开封,明天又会干点什么?
无论是人还是组织,害怕失去控制感,尤其是当控制已经成为习惯。那名大学教授的话就很有代表性。他不是不知道自己的言论有失体面,完全是一种情绪发泄,之所以还要在课堂上当着学生的面说出来,无非就是担心一种失控感。
现在还有多少大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参与公共讨论的能力和勇气?现在的大学生太乖了,在学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下,他们变得越来越顺从和听话,规则意识越来越强,反抗意识越来越弱,以至被色狼导师性侵,她们都不敢发声,只有到了忍无可忍的时候,才会鼓起勇气在网络举报。大学很满意,教授很满意,社会也很满意,一片岁月静好。突然有一天,他们发现,原来我们人很多,可以团结起来做点事。管理者发现,原来他们人很多,一点小事就可以抱团在一起,慌不慌?
好几篇相关话题的公众号文章的留言,我都看到有自称大学生的读者留言,不赞成大学生夜骑开封。这一看就是学生干部和积极分子,学校和老师眼中的好学生,也说明学校的工作做得好。尊重每个人的意见表达,但这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过于理性,总是让人感觉怪怪的,也很扫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