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6月初,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问题终于达成协议,这也是战争双方的最后一项议程,意味着停战协议即将签订,持续3年之久的抗美援朝战争也将结束。
签字时间初步定于6月25日,这也是朝鲜战争爆发的三周年纪念日。
彭德怀于6月19日从北京启程前往平壤参加签字仪式,然而刚抵达中国驻朝鲜大使馆后,彭德怀就和志愿军谈判代表通了电话,通话内容并非关于停战,而是了解前线战备情况,以及传达再度发起攻势的可能性。
20日晚22点,彭德怀给毛主席发了一封密电:
根据目前情况,停战签字需推迟至月底似较有利。
第二天,毛主席给彭德怀回了一封密电,内容则说得更为直接:
停战签字必须推迟,推迟至何时为适宜,要看情况发展才能作决定。再歼伪军万余人,极为必要。
意思就是说停战不急,打了再说。
为什么志愿军会在停战前夕突然拒绝停战?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因为一个小人作祟。
李承晚的野心
当时的韩国领导人李承晚是一个非常激进的主战派,事实上在朝鲜战争爆发前,他就计划使用武力北上。
在日本出版的《朝鲜战争中的日本人将军》一书中披露了,韩国在1949年3月就已经秘密制定了关于“北进”的大体计划,5月美国和日本专家参与了计划细化工作,韩国总统李承晚看过计划后开心地说:
“如果美国人能提供我们所需的武器,我们将向平壤开战,胜利是毫无问题的。”
李承晚的野心从一开始就是很大的,在联合国军介入战争后,他一直就想要通过联合国军实现对半岛的武力统一。
然而他万万没想到强大的联合国军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击败了。
五次战役后,双方势力僵持在三八线附近,美国不想陷入长期无意义的战争,萌生了停战谈判的念头。
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表示愿意举行谈判,7月双方代表在开城开始了第一次会谈。
和谈是李承晚最不想看到的,他不断鼓动韩国国内反对停战,同时积极扩充兵力准备北进。
韩军的战斗力本身不是很强,不过在和志愿军打过几次战役后,还是锻炼出了几支比较有战斗力的部队,比如著名的“首都师”,这支部队被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称为“大韩民国第一荣誉师”。
加上美国不断对韩国的军事援助,使得韩军的武器装备水平大幅提高,这给了李承晚莫大的自信。
1953年6月,中美朝三方代表就停战达成协议,李承晚知道一旦真的停战,自己的野心就成了白日梦了。而且他更担心的是,一旦停战,美国对韩国的援助必然会大幅减小,他能获得的利益也会减少。
所以李承晚决定阻止和谈,在他眼里战争只有继续打下去才能获利。
6月18日李承晚以“就地释放”的名义强行扣留2.7万名朝鲜战俘(包括50名志愿军战俘),并将其押入韩军训练营,意图将其强行编入韩军作战序列。
此举公然违背了中美双方达成的战俘遣返协议,使得原本达成的停战谈判又陷入了困局。
中国对于联合国方面公然违背协议的行为感到非常愤怒,尤其是毛主席,因为此前他告诉过斯大林对于停战前景他是乐观的。
毛主席于6月19日指出不能容忍美军故意纵容李承晚破坏战俘协议的行为,并给联合国军司令克拉克写了一封严厉的抗议信,警告克拉克此举会直接影响停战协议的实施。
感到愤怒的不仅是中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美国盟友均公开谴责李承晚的行为,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更是相当难堪,毕竟前脚刚达成协议,后脚就被李承晚捅了一刀,严重损害了美国的面子。
当然李承晚的做法还不止于此,他煽动国内民族情绪,高呼要“单干”打到鸭绿江,还说战争结束后要赶走国内的所有盟国军队。
李承晚并不知道自己闯了多大的祸,艾森豪威尔上台时可是承诺过“体面结束战争”的,战争如果再打下去会严重影响到他的支持率,所以对于美国来说,无论是对国际还是国内都不好交代。
联合国军的其他参战国就更不爽了,本来以为跟着美国来走个过场,没想到志愿军居然这么能打。什么“格洛斯特营”,什么“土耳其旅”,什么“黑人团”,各国精锐部队要么溃不成军,要么全军覆没。
战争什么的早就不想打了,所以一听李承晚破坏停战,有国家甚至直接建议让美国换掉李承晚,再选一个“听话”的韩国总统上去。
联合国军内部自己陷入了巨大的分裂。
抗美援朝最后一战
毛主席在给克拉克的抗议信中问道:
你们能不能控制南朝鲜军队?停战包不包括李承晚集团?
这两个问题看似简单直接,但却隐藏了一个非常要命的问题:我打李承晚的军队,你美国管还是不管?
管?那破坏停战就是你美国指示的,美国和盟友的关系会因此进一步撕裂。
不管?那在其他人眼里就是你美国为了自己的利益抛弃盟友,美国和盟友之间的关系仍然会产生间隙。
其实从一开始,所谓的“联合国军”加上韩国一共17个国家,参加这场战争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
战争顺利时,这些内部矛盾都可以掩盖,而战争一旦不顺,那矛盾就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可以爆发。
李承晚的一意孤行就是矛盾爆发点,毛主席虽然对李承晚的行为感到愤怒,但是也敏锐地察觉到这是一个利用敌人的矛盾,分化瓦解敌人为谈判获利的机会。
其实此前在谈判过程中,志愿军都根据各国对战争的态度进行了“区别”对待。
比如此前英法等国愿意停战,那在战场上就暂时只打美韩军队,不打英法军队,将联合国军的内部矛盾指向美韩。
而这一次美国愿意停战,而韩国不愿意,所以就暂时不打美国等国军队,只打韩军,于是就有了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次战役“金城战役”。
1953年5月时,志愿军曾发起过夏季反击战役,旨在逼迫美国签字停战,当停战协议达成后,6月15日志愿军就停止了军事行动,准备停战。
此时的志愿军在战备上是很充足的,几乎不需要进行动员和准备就能进行一次战役进攻,所以当20日彭德怀了解完战备情况后,就立刻向毛主席请示可以发起进攻,毛主席也认为非常有必要。
战役的目标选在了金城。
之所以选在金城,一是因为守卫金城的是韩军“首都师”以及第3、第6、第8师,全是李承晚手里的所谓精锐部队,且数量多。金城一带防线构筑时间达2年以上,号称是坚不可摧的现代化防御工事,因此这里的韩军部队官兵气焰也是最嚣张的。
能尽可能避免伤到他国军队,也更能体现出战役意图。
二是因为金城位于比较突出的位置,打完之后可将战线拉平,更有利于停战后的稳定。
此役集中3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同时还集中了1094门各式火炮,20多辆坦克,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首次在地面火力上超越敌人。
为了保障战役进行中后勤物资充足,20兵团组织了6个工兵营和11个步兵团抢修公路桥梁,使用了2000多辆汽车运输物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少有的“富裕仗”。
7月13日晚上,志愿军第20兵团5个军在第9兵团24军的配合下,对金城发起全线进攻。
志愿军炮兵在半个小时内向韩军阵地上发射1900吨炮弹,摧毁主要突破地段30%以上的地面工事,以及90%的障碍物。
仅用1个小时的时间,志愿军就全线突破了韩军的前沿阵地,号称“牢不可破”的防线成为了笑话。
在一线突破后,志愿军各部继续向敌人纵深进行穿插,第20兵团68军203师的一支侦察班,在副班长杨育才的指挥下,化装成韩军,一枪未发突破重重关卡穿插至韩军首都师第1团(白虎团)团部,出其不意发起攻击,击毙其团长,缴获白虎团团旗。
随后这支穿插分队乘胜追击,又将附近的美军第555榴弹炮营大部歼灭,在战役中起到关键作用。
7月14日晚,志愿军基本肃清了金城川的敌人(电影《金刚川》其实讲的是金城川),李承晚最引以为傲的4个师在仅仅21小时内就遭到了毁灭性打击。
同时志愿军向敌军纵深推进9.5公里,也创造了志愿军在阵地战阶段最快的推进纪录。
韩军溃不成军是美军乐于见到的,这至少能让李承晚放弃他那不切实际的野心,所以战役前期美军除了少量象征性的支援以外基本都是看戏。
无论韩军怎么求援,怎么歇斯底里地喊“拉兄弟一把”,美国都是以各种借口拒绝或推迟,气得韩国人直跳脚。
但是韩军要是败得太惨,又是美军不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会让美国看起来对盟友不管不顾,伤了美军的面子。
所以从16日下午开始,美军第3师,以及韩军7个师开始对金城以南地区开始进行反击作战,意图挽回一点颜面。
而且这里也藏着美军一点小心机,希望等志愿军疲倦后坐收渔翁之利,打不赢就遏制志愿军进攻,制止韩军溃败;打得赢功劳全收,还能为谈判创造条件。
17日,志愿军暂停对敌人的大规模进攻,集中兵力来抵御敌人的反扑。
同日,韩军在美军的配合下,集中6个团的兵力,在100多架飞机和200多门大炮的掩护下对志愿军60军发动猛烈进攻,60军180师在没有支援,工事不完备的情况下激战一天,毙伤敌军3000余人,守住了阵地。
随后联合国军更改反扑目标,进攻重点变成了志愿军67军,在19日、20日两日内发动上百次进攻,但均被我军击退。
战至27日,志愿军在金城川以南击退联合国军进攻上千次,联合国军已无力再战。
整个金城战役歼敌达5.3万人,给予联合国军,尤其是韩军极大损伤和士气上的打击,同时将美韩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
韩国人骂美国人见死不救,美国人则骂韩国人无能,双方处于极度不信任的情况,美国人自然也更不愿意为韩国人去送死。
金城一战与其说是把美国人打回了谈判桌,不如说是让美国人下定决心停止这场战争。
回到谈判桌
金城战役进行的同时,志愿军和人民军在其他战线上也进行了小规模的战役反击,取得歼敌1.5万人的战绩。
此次夏季反击作战给美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仅激化了美国与盟友的矛盾,也激化了美国国内的社会矛盾。
本来美国在战前也没怎么进行战争动员,美国人民对介入这场战争一直是觉得莫名其妙,战争的僵持不下,和前线不断传来的失利极大地消耗着美国人民的耐心,反战情绪是一年比一年高。
停战对于美国等多国来说是迫在眉睫,不过唯一的好消息是,李承晚终于不再折腾了,毕竟他想用来“北上”的家底基本都丢在了金城。
而且李承晚失了自己的家底,尽管心里不服,但也不得不更加依赖美国。有那几个师的时候还能唱反调反对停战,之后就只能彻底沦为美国的傀儡,美国说一,他绝不敢说二。
当联合国军谈判代表哈里逊中将再度坐在谈判桌前时,他的表情是严肃的,他深知自己肩负的重担,但是在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说什么都没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答中朝代表的质问:
“如果李承晚破坏停战,发动进攻,为保证停战,朝中方面采取必要行动抵抗进攻时,“联合国军”将持何种态度?”
“联合国军”将继续遵守停战协定并承认朝中方面有权采取必要行动抵抗侵略,保障停战”
哈里逊此时像一个犯错挨骂的淘气孩子,明明不想认错,但在事实面前又不得不承认。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美国到目前为止,唯一一次向交战对手做出遵守停战的保证。
27日上午10点,也是金城战役结束当天,朝鲜战争停战协议在板门店正式签署,协议签署12小时后半岛全线停火。
这一天对于美国军队来说是一个耻辱,在停战协议上签字的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将军。
事实上朝鲜战争虽然美国人认为是一场平局,也有人认为救下了韩国是一场胜利。但站在战场和结果的角度上看,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在兵力、装备、后勤均占优的情况下,被志愿军从鸭绿江推回三八线,并接受我国条件进行和谈,毫无疑问在军事和政治上都是失败的。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军在后来的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中均以失败告终,但这些战争基本都是政治上的失败,在军事上美军是有绝对优势的。
而抗美援朝战争,美军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在战场上被对手正面击败。
所以美国人一般都不愿提及这场战争,很多美国人对这场战争的了解程度,仅仅限于知道在朝鲜打过一仗。
因此在美国,朝鲜战争一直有“被遗忘的战争”一说,就连美国自己对这场战争的部分记载,尤其关于统计伤亡的一部分记载在1973年国家军籍档案馆火灾中消失了。
中国人通过这场战争,向世界证明“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不是一句口号,也结束了列强用一两门炮就能撬开中国大门的屈辱史。
同时也向世界宣布:中国热爱和平,但也不畏惧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