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开始前,中国领导人就开始着手准备谈判的相关工作,尽管在战场上志愿军所向披靡,从鸭绿江打到三八线,一度让美国人有了放弃南朝鲜的念头。

但是战场形势的实际变化中国领导人也是看在眼里的,一来当时志愿军连续作战,虽然战果丰硕但是伤亡和消耗也很大,因此志愿军需要进行战略调整和相关军事准备;

二来也是因为苏联的军事援助并不能按照志愿军的作战时间表按时抵达。虽然五次战役前部分志愿军已经配备了苏式武器,但是基本都是轻武器,重武器还是很少,苏联空军又坚决不参战无法保障志愿军的后勤,关键的补给问题依旧没办法解决,导致志愿军也没办法迅速展开新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早在二次战役结束后,毛主席和彭德怀就基本决定了将战线维持在三八线至三七线之间,因此三四五次战役的意图基本也都是挫败美国的缓兵之计,打破美国以谈判为幌子集结兵力进行反攻的意图。

在五次战役结束后,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于是中国的领导人们就开始调整抗美援朝的军事战略。

毛主席曾召开会议讨论“下一步怎么办”。参会的领导们多数同意在三八线附近停战,争取谈判解决朝鲜半岛问题,理由有下面这两个:

一是占领三八线以北已经达到了“保卫朝鲜,御敌在国门之外”的战略目的;

二是在三八线附近停战是美国、中国、苏联、朝鲜这四个战争主要参与国都能接受的。

因此停战谈判具备了基本条件,不过需要强调的是,此时国内只是对停战谈判达成了一定的共识,而并没有下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面也说明了,朝鲜战争是一个复杂的国际问题,影响中国领导人决策的不仅仅是志愿军在战场上的胜负,更要包括敌人和盟友,所以即便是中国已经达到了自身的战略目的,也不能轻易地以中国的主观态度来决定这场战争要不要继续打下去。

在1951年8月9日中央军委决定暂停发动六次战役后,中国在朝鲜半岛的谈判政策才基本稳定下来。

虽然表面上志愿军作为抗美援朝主力,中国应该毫无疑问作为谈判的主导力量,但是在整场战争中苏联的态度和行动,事实上从头到尾都影响着中国从出兵到谈判的决策。

比如从很多文献资料可以看出,中国最早决定出兵很大程度上是苏联承诺了会出动空军进行掩护,而在苏联反悔后,中国领导层内部对于是否出兵朝鲜都有着很大的分歧,毛主席为此承担了不小的压力。

当第二次战役后,苏联跟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成为了中国能够长期在朝鲜与联合国军作战的关键支撑,像是没有进行的第六次战役。

为打六次战役,原计划彭德怀是准备了3个榴弹炮师、1个火箭炮师、3个坦克团,以及22个空军团(非苏联空军,而是志愿军和人民军空军),这些装备、相关保障、人员训练都需要苏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苏联作为战争的重要参与者,尽管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出面,但是非常影响中国领导人对自身战略利益的调整,中国对于战争方面的任何决策也都必须考虑到盟友的关系、态度和利益。

因此在谈判中,中国和苏联谁应该掌握谈判的主导权,就成了中苏两国领导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是战争的实际参与者,且付出了重大的代价,战场局面中国功不可没;另一方面朝鲜战争是在冷战大背景下的局部热战,中国虽然虽然被拖进战场,但背后实际上是美苏两国主要操控的战略博弈。

中国和苏联都有自己的战略诉求,也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考量,其中不乏有矛盾的地方,谁来主导就成了一个潜藏的内部矛盾,如果不能解决就是一颗定时炸弹,不仅不利于谈判,更不利于两国长期的关系,最终影响到中国的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毛主席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呢?

1951年6月28日,时任苏联驻华大使给毛主席发了一封电报,内容大概是美苏之间在停战谈判问题上的讨论。

苏联没有表明谈判态度,只是将内容发给了毛主席,也就是说苏联也知道在谈判问题上,中苏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因此一招投石问路,试探一下中国是什么态度。

毛主席当天就给了斯大林回电:

假如真能举行谈判……需要斯大林同志密切地指导……以免上敌人的当”。

在6月30日,当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公开表达愿意进行谈判的声明后,毛主席再次给斯大林发报:

建议斯大林同志直接与金日成同志通讯,密切指导此次会议,同时将您的意见告知我们就行。

不仅如此,毛主席还给金日成发报,告诉他中国的意见是谈判应以朝鲜同志为主要代表,由斯大林同志进行指导,有问题直接请示斯大林就行。

包括谈判的内容和方法都可以由朝鲜同志来考虑和准备,中国则可以派外交部副部长李克农同志进行协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毛主席在一系列电报中表达了一个态度,即中国似乎不打算担任停战谈判中的主要角色,苏联也不要直接参与,背后进行指导就行,在朝鲜的领土上由朝鲜同志来担任主要角色最好。

在斯大林接到毛主席的电报之后,当天就拒绝了毛主席的建议,并强烈要求由毛主席来领导谈判:

这是不需要的,也是毫无意义的。您,毛泽东同志,可以领导谈判。

并且斯大林将苏联的扮演的角色设置得非常低调,斯大林认为苏联的作用最多就是在某些问题上“提一些建议”,而且也不能和金日成在谈判上保持直接联系,反而应该由毛主席来联系。

斯大林的态度很明确,中国必须是谈判的主要角色,朝鲜也应该只是协助,主导权应该交给中国。

为什么斯大林会如此果断地甘愿让出主导权?事实上斯大林的考虑也是很周全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朝鲜战争的爆发本就是苏联和朝鲜瞒着中国策划并进行的,最终两国又不得不将中国拉入战场,这给新中国的领导人们留下了非常消极的印象。

中国为这场战争的胜利付出了不小的代价,因此中国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本来主导谈判,同时苏联也必须重新取得中国的信任,因为抗美援朝让苏联人意识到中国必须成为朋友。

所以主动让出谈判主导权是获取中国信任的一步,明确表示不和金日成来往也打消了中国对苏联可能插手的谈判的顾虑。

第二点,朝鲜战争进入抗美援朝阶段后,朝鲜人民军以及朝鲜政府在战场上就不再是主要角色,志愿军几乎是靠一己之力将美国赶回三八线。

毫无疑问志愿军是承担了主要的作战任务,因此朝鲜问题下一步的决策和走向,必须要获得中国的赞成和支持,否则苏联和朝鲜不能完成任何事。

在这个既定事实下,谈判的主导权必然会交给中国,因为谈判桌上的条件是战场上打出来的,特别是在谈判进行中,战场的态势会时刻影响谈判形势,因此只能由中国来领导谈判。

第三点,苏联其实已经是最大的战争获利者了,因此对于一些利益他完全可以让出;而朝鲜就更不用说了,如果没有中国出兵它就亡国了。

所以苏联并不介意让中国来领导谈判,而且苏联也并非不参与谈判,因为斯大林在给毛主席的回电中说了:

苏联的作用最多就是在某些问题上“提一些建议”。

这句话给了苏联很大的余地进行回旋,苏联的利益要求都可以通过“建议”传达给中方,而在苏联大力援助的背景下,中国也不得不考虑苏联的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既然如此中国为什么不直接要求去拿谈判主导权呢?

现在来看,毛主席这一招“以退为进”不仅缓和了在谈判中与苏联的内部矛盾,还充分考虑、尊重了朝鲜的主权,给了金日成非常大的面子。

同时明确表明了志愿军或是说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角色和立场,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的反侵略战争,中国不寻求也不侵犯盟友的利益。

可以说毛主席将中苏朝三方的因素都考虑了进去,照顾了各方的感受,看似将主导权交给了斯大林,由斯大林进行选择,只不过事实上斯大林没有选择,但他也乐于这样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的以退为进有效防止了中苏朝三方在谈判决策上可能会出现的严重分歧和矛盾,通过一来一回两封电报就构筑了一个职责分明、三方荣合的谈判决策机制。

斯大林的回电基本确立了以毛主席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处于最高层次的主导地位;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志愿军领导人在战场上处于主导地位;苏联则以盟国领袖的身份居中协调,既保证了低调参与,又避免和美国进行正面冲突,保证了事态不会进一步升级;

然后就是金日成,金日成代表的是朝鲜人民的利益,尽管在重大事件的决策上金日成扮演得像是一个配角,但事实上所有的重大决定上必须有金日成参加,充分照顾了金日成以及朝鲜人民的感受,尊重他们的利益和主权。

所有的内部矛盾和分歧从一开始就解决了,因此在后续的谈判中,中国能够更容易地去处理和苏联,尤其是和朝鲜之间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联合国方面的协调在谈判中又恰好给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反面典型。

美国毫无疑问是联合国军中主导谈判的力量,但美国在谈判中并没有事先解决内部的分歧和矛盾,尤其是和韩国方面的矛盾。

在谈判后期,当美国明显表达出迫切的停战愿望时,韩国坐不住了。韩国坚决反对停战,多次擅自行动破坏中美已经达成的协议,最终导致了金城战役的爆发,前线的大败又让美国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地步,而且非常丢脸。

以至于在谈判桌上美军代表哈里逊中将遭到了中朝谈判代表的质问:

“美国能不能管住南朝鲜军队?”

“如果李承晚继续破坏停战,中朝方面采取必要措施,联合国是什么态度?”

在战场上打不赢,谈判桌上怎么谈都是一样的,而且美国国内的反战浪潮也不允许美国再继续打下去,因此哈里逊只能低头保证停战,承认中朝两国维护和平的正当措施。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也是目前唯一一次在谈判中以如此被动的姿态保证遵守停战,可见当时美国有多么狼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朝鲜停战谈判到后面,中国这边也遇到了一个很大的意外。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的突然病逝给朝鲜谈判增添了很大的不确定因素。斯大林去世后,苏联新上任的领导在东亚政策上进行了大规模的转变,希望将力量重点投入到欧洲,因此希望尽快结束战争。

在3月8日,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参加吊唁活动时,苏联向中国代表团传达了这个意见,朝鲜方面没什么意见,毕竟战争是在他们的国土上进行的。

3月19日,苏联以“给各方指示”为开头,几乎是以命令的方式要求结束战争。苏联突然从一个协调者转变成了一个主导者,这其实对于中苏朝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利的转变,不过好在战争已经接近尾声,停战是各方的共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6日,周总理从苏联回国后向毛主席汇报了苏联的政策转变,毛主席认为苏联的建议并没有超过中国的底线,目前谈判的关键还是美国人想不想继续打。

美国方面其实早就不想打了,在得知了中苏的态度后,于4月26日开始新一轮的谈判。

6月6日,艾森豪威尔亲自告诉李承晚别再有不切实际的“梦想”,美国决定了不再拖延战争。

7月27日,停战协议签署。

不过在7月29日,毛主席在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库茨涅佐夫时,曾说志愿军有能力再打一年打到汉江一线,这其实表明当时中国认为在朝鲜问题上其实还有很多商量的地方,以此来解决更多战后遗留问题。

事实上虽然战争确实结束了,但直到今天半岛上还有很多问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