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里古镇,坐落于无锡市的东南一隅,其悠久的历史可回溯至西周时期,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古镇”。据传,约三千两百年前,西周周太王的长子泰伯,为实现父王欲立三弟季历为继承人的心愿,与二弟仲雍一同以采药为由,夜遁江南,最终在梅里定居。他们在此地发展农耕、兴修水利,将中原的文明火种播撒至荆蛮之地,创建了江南首个文明古国——勾吴。泰伯的谦让与开拓精神,影响了大江南北、太湖之滨,使之逐渐成为了礼仪之邦。勾吴古国历经二十一代,直至夫差失国,共计六百余年。
关于梅里的具体位置,古代的文献如《吴越春秋》、《越绝书》及《皇览》等均有记载,而后世的《括地志》及《吴地记》则明确指出其位于无锡县界的梅里村,此处尚存泰伯冢等古迹。
步入古镇,可探访雄伟壮观的泰伯庙,以及那拥有六根青石质地的石柱的头山门,石柱高达六米,中间两根雕饰云龙纹,两侧则饰以仙鹤云彩,此类古建筑在国内极为罕见。泰伯庙内,虽规模不大,却供奉着泰伯的神像,以及句吴国历代君王的塑像,尽管这些君王大多鲜为人知,但亡国之君夫差却名垂青史。他三年复仇,击败越国,却因一念之差,相信了勾践的投降,最终导致吴国被越国所灭。
勾践为雪耻,对吴地进行了残酷的报复,尽管当时吴国的都城已迁往姑苏(今苏州),但梅里及百姓仍未能幸免。后传范蠡助勾践复国后,携西施隐居梅里,勾践因忌惮范蠡,围困梅里,幸得范蠡与西施逃脱,勾践盛怒之下,竟将泰伯城夷为平地。
此外,古镇内还有一条名为“伯渎河”的河流,原名“泰伯渎”。据史书记载,泰伯初至梅里时,此地尚为荆蛮之地,他传授当地民众中原的先进文化和农耕技术,并亲自带领人们开挖了我国首条人工运河——伯渎河,距今已有三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在古镇的另一隅,有一座规模不大的如愿禅寺,其门口正对着一面屏墙,正面书有“禅”字,反面则书有“佛”字。屏墙两侧各有一座亭子,左侧亭内悬挂一口大钟,右侧亭则架设一面巨鼓,供游客观赏,但无法靠近。不远处,一座丈余高的铜塔矗立,塔角挂满了铃铛,风起时,铃声清脆悦耳。
古镇内,三条老街巷——梅花街、梅花浜、三让街,串联起了丝织坊、农耕园、琴坊等,展现了吴地的民风民俗。河岸边,梅花与垂柳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卷。古镇的建筑古色古香,小桥流水,石桥静卧,柳枝轻拂,别有一番韵味。
那么如此古色古香,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的古镇,夺得了“江南第一古镇”的称号却被资深游友嗤之以鼻呢?答案:所谓的新建“古建筑”太多了一些。
对于梅里古镇内大量新建的仿古建筑,确实引发了一些争议与讨论。一方面,这些建筑在外观上努力复原了江南水乡的古朴风貌,为游客提供了一个感受传统韵味、领略历史文化的平台。它们以精致的设计、细腻的雕刻,展现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繁华的年代。
然而,另一方面,这些仿古建筑毕竟缺乏真正的历史沉淀,它们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和商业元素存在。与那些历经风雨、见证历史沧桑的古建筑相比,新建的建筑在情感连接和历史文化价值上显得稍逊一筹。它们可能无法完全还原古镇原有的生活气息和文化底蕴,也无法承载那些代代相传的故事与记忆。
如今的梅里古镇,只不过头顶着泰伯的名头,吴国古都的名头,才勉强算得上“江南第一古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