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版画) 22×19厘米 1943年 彦涵
在灿若星河的新中国美术史上,红色美术是一个既经典又颇受重视的题材。红色美术的创作题材源自中国革命史,宏阔壮美的史实为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一大批红色经典美术作品,以丰厚的历史视觉形象成为时代的精神印记。新时代文化语境中,如何通过寻根溯源,让红色美术从学术理论上形成更强的精神力量?近日,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中国红色美术史论(1921—1949年)》以新颖的研究视角、丰富的图像资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壮阔的历史图景。
《中国红色美术史论(1921—1949年)》,分上、中、下三卷,记载了从五四运动中诞生的革命美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宣传画、北伐战争时期的美术活动,到苏区红色美术、抗战美术、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美术活动等。一些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事件、美术事件、代表性美术家和经典作品,穿插在整个革命历史的广阔背景中,既呈现了红色美术史脉的多元性与立体性,又勾画出红色美术发展的历史框架,亦对红色美术的时代价值与艺术价值进行了全面总结。
从表层看,作者在写作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的选择上,并没有摆脱一般美术史书籍的通常写法,即编年体与通史叙事相结合的方式,但通读下来,书中还有一种介于传统和现代之间的、更为灵动和多元的叙事方式,时而节奏明快,时而从容舒缓,一步步推动着读者走进历史情境中,从“历史事件的本体叙事”到“历史的综合叙事”,读者感同身受,兴趣盎然地去探究、追寻,进而产生共鸣。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红色美术史单一的时间叙事和材料的简单罗列,避免了概念化、范式化,使整部作品呈现出独特风貌。
艺术是时代精神的形象表征。百年来,红色美术以其鲜明的历史性和独特的审美性造就了独树一帜的画风,所呈现出的文化品质与精神价值,伴随中国社会变革的风潮、和着历史奔涌的涛声,回荡在中国现当代美术史的河谷中。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与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理想、坚定信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作者在关注中国红色美术的历史记述、时代意义之外,更重视红色美术史谱系和民族精神的梳理与逻辑关系。本书精选了600余幅图片,不论是宣传画、版画、漫画,连环画、新年画,还是中国画、油画等,均承载着那个特殊年代的历史记忆和精神印记,具有深厚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既达到了以图证史的作用,又形成了一种新的精神史叙事模式。
此时,观者对于图像不再是单纯地进行 “品鉴”与“赏析”,而是结合作者平静的文字叙述,还原当时中国错综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感受真实的历史情境,延伸叙事的广度与深度,进而带来精神上的洗礼。像胡一川的《军民合作》,力群的《饮》《帮助群众修理纺车》,彦涵的《当敌人搜山的时候》《狼牙山五壮士》,莫朴的《清算图》,古元的《结婚登记》《运草》,沃渣的《夺回我们的牛羊》,马达的《莫待天旱误农时》,焦心河的《为战士缝寒衣》,夏风的《自卫军打靶子》和李桦的《怒潮》组画中的《起来》等经典名作,既有创作历史背景的介绍,还有中肯的艺术评述和翔实的人物故事,展现了家国危难之时美术所担负的重要作用,同时又丰富了红色美术的教育资料,达到了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的完美融合,使读者感受到红色美术创作在记述历史中的独特作用和价值。
通俗地讲,一般史书写作,既要有科学求实、秉笔直书的精神与气度,又要有丰富的文献资料、浩繁的佐证,更要有辩证的分析,去伪存真、客观公允和系统精深的学识与理论,唯此,方可凸显其权威性和生命力。作为湖北美术学院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红色美术领域的学者,作者吴继金具有深厚的专业学术研究素养。该书的出版是他持续深耕特色领域研究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通览全书,从作者对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史料应用、每一幅作品的遴选,我们可以想象出史料的收集、整理和甄别对作者而言是怎样一项巨大的工程。那些单个的、碎片化的资料,经过科学的整理、归纳和研究,再次焕发出它们的史料价值和学术价值。不论是“大而全”的宏观叙事,还是“小而精”的写作切口,作者并没有进行资料的简单堆砌,而是力争以史实为依据,注重红色美术的发展脉络、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以图文互鉴、述评结合的方式娓娓道来,使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美术创作展现出丰富多变的精神面貌,也让红色美术发展的历程更加清晰。
红色美术具有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的特质。在本书最后部分,作者不惜笔墨,用一整章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美术进行斗争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即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坚持革命现实主义创作道路,走民族化、中国化的创作道路;坚持为人民大众服务,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从这个意义来说,本书既具有史料汇集的工具书价值,又兼具史论的思辨性和艺术的本体性,更是为当下乃至未来的红色美术史研究提供了评价机制与价值方案。
此外,该书作者还重视建立红色美术与文化环境的紧密联系。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美术发展历程,该书以宏大的学术视野与清晰的逻辑结构,从“美术革命”到“革命美术”再到“社会主义美术”的艺术史演变历程中,对于“红色美术”概念与艺术价值以及历史作用进行了深层阐释,进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文艺方针政策。比如,自20世纪初以来,无论是左翼美术家联盟的成立,还是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其背后都映射出当时社会变革的汹涌澎湃,以及在文艺思想的指引下个体艺术家的觉醒,还有文艺作品对于民众革命意识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作为一本系统梳理、深入研究中国红色美术史脉的著作,《中国红色美术史论(1921—1949年)》以饱满的艺术容量和艺术张力,使读者与作者之间产生一种深刻的共鸣。它的出版,具有显著的学术价值。
(作者为北京81美术馆馆长)
责编:武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