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至于原因,它揭示了物理领域中最为核心的理念:概念的定位以及物理过程的本质。

很多人在解答这个问题时,会下意识地采用狭义相对论的理论,看似合理,但问题在于忽视了该理论适用的前提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应用任何理论前,首要的便是明确其适用范围。

狭义相对论的两大基本原理包括:第一,光速恒定原理。这一点众人皆知,因此许多人基于此给出了最终答案:30万公里/秒,即光速不变。

然而,狭义相对论的第二条原理,却常常被大众忽视,那便是狭义相对性的原理。

其含义何在?

简单来说,就是狭义相对论仅适用于惯性参考系。那么,何为惯性参考系呢?

在初中物理中,惯性系被定义为受力平衡的参考系,它是牛顿运动定律有效性的代表,也被称为惯性坐标系。换言之,符合惯性定律、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或保持静止状态的参考系即为惯性参考系。

以牛顿的观点简述,在地球上,地面即为惯性参考系;但如果考虑到地球自转的离心力,那么在太阳系中,太阳就成为了新的惯性参考系;同样,跳出太阳系,银河系的中心便接替成为惯性参考系。

明确“惯性参考系”是应用牛顿运动定律和狭义相对论的先决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题目中所提及的情况是否处于某个“惯性参考系”内呢?

光并不构成“惯性参考系”。

牛顿的惯性定律仅适用于宏观物体的运动,对于波粒二象性的光而言,不存在惯性,因此无法将其作为惯性参考系来讨论。

题目中似乎将光视为宏观物质,这具有误导性。同时,由于光对于任何物体都保持固定速度,其运动方式本身并不符合经典物理学的解释,因此也无法用经典物理理论来描述两个光之间的相对速度。

倘若非要将之视为宏观物体间的相对运动,并套用公式进行计算,那么请看以下洛伦兹相对速度公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终得出的结果V=C,正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光速不变,并且这也是30万公里/秒这一计算结果的理论依据。

然而,这个结果仅停留在数学运算层面,物理与数学最大的区别在于,物理必须对物理过程负责。所有的物理方程都应具备明确的物理意义,并基于清晰的物理概念和前提,否则这样的公式运算就失去了意义。

关于狭义相对论中“惯性系”的定义,细心的朋友可能会发现,上述关于“惯性系”的讨论实际上是以牛顿的观点为基础的。核心问题在于,牛顿定律是建立在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之上的,而相对论已经推翻了这一基础,时空是可变的。

为何在相对论中,牛顿定义的“惯性系”仍能适用呢?

一种解释认为:

爱因斯坦在1905年的论文中提出,所有惯性参考系都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在惯性参考系中,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有着相同的适用性和形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因斯坦实际上仅提供了一种哲学性的概念解释,或者说,他将问题直接转交给了已故的牛顿。

他让大家继续使用牛顿的“惯性系”概念,但实际上他已经推翻了牛顿定律的基础,即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在这种情况下,牛顿定律该如何推导得出?(这并不是说牛顿是错误的,牛顿定律是相对论在低速条件下的近似解,虽不完全准确,但相对论本身也不是完全无懈可击。)

因此,关于“惯性系”的定义在逻辑上成了一个循环证明。爱因斯坦并未给出一个基于相对论的科学定义,但大家却都接受了他的逻辑,这正是他高明之处。

至少目前来看,对于宏观世界,相对论的解读非常出色,因此很少有人会对此表示疑问,但相对论绝不是最终的理论。

我之所以敬佩爱因斯坦,并非因为他提出了震撼世界的理论,而是因为他是一个站在思想顶峰的伟人,这些理论仅仅是证明这一观点的佐证而已。

哈哈,这样的逻辑是否合理呢?

另一种解释是:

爱因斯坦的解释实际上是一种“同时性定义”。什么意思?

由于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已不复存在,那么所有的意义都变成了相对的。因此,牛顿定律在相对的意义下都是成立的,只要是成立的,其中的“惯性系”的定义我们就可以继续使用。

此处是思考的难点,您理解了吗?

但为何在一种相对意义下得出的定律,在另一种相对意义下也同样适用?这背后的原因并没有完全阐述清楚。

或许,解读这里的关键,正是量子力学与相对论结合所缺失的环节?这可能通过量子纠缠特性来进行解释。

量子纠缠是指两个相互纠缠的量子,无论它们相隔多远,之间的感应都是即时的。尽管它们不能传递信息,但它们是否可以传递物理定义?如果可行,那么在不同的相对意义下,一套物理定义才能被共同使用。(这个表述可能不甚准确,大意如此)

综上所述,物理问题的关键在于物理过程本身,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

为何相对论如此难以理解?虽然其公式众人皆知,但解决物理问题不能仅靠套用公式。

相对论的难点在于,在相对变化的过程中找到一个合适的立足点,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足点,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此外,相对论概念的解读,以及一些科普文章的不准确性,也是造成许多人不相信相对论的原因。

例如,“尺缩效应”解决的是测量问题,而非大多数科普文章所述的“视觉效果”(这也是为何称之为“尺缩”而非“物缩”),因为从不同角度看,物体可能显得比实际测量的更长。

当然,为了让更多人理解,有时将复杂的概念简化为易于理解的版本,似乎也在所难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