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读“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很佩服贺知章的文采。

长大后,自己也是诗中人。

大部分的70后,和祖辈的人生轨迹,大不一样。

我们的祖辈,在经济、信息、交通条件的限制下,一辈子在一座村里,或者一座小城里,一待就是一辈子。

多少人,临死前几天,还去劳作了大半生的田里割草,在田埂上抽一根烟。

我们这一代人,可以说完全打破了祖辈的生活模式。从初中毕业后,陆续离开老家,去外地打工、创业。

似乎是从农耕时代,穿越到了工业时代,接下来又到了信息时代。

很多同龄人以为,等自己老了,就回老家养老,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也有人在老家建立了新房,老想着“万一外地混不下,就去老家种地”;还有一部分人,在县城买房,安排晚年的退路。

一晃,我们就五十多岁了,和退休的那一刻近了。慢慢发现家乡根本不是退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富不还乡的70后,慢慢多了。

我们和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小时候跟着大人一起插秧,割稻子,挖红薯等。

也会到山里砍柴,田里摸鱼。

玩伴们一起嬉闹,在村口的空地攻城、爬树、跳格子等。

童年的记忆,渗透到了骨子里。

成年之后,我们和家乡,经历了两种感情变化。

第一,“望族留原籍,家贫走他乡”。作为普通家庭的儿女,我们没有很好的家底,外出求生存,是必须的。

就算是进厂打工,一个月的收入几百块,也比在家种地好。要知道,养一头猪,收入也就几十块而已。

确实,外出谋生,让我们逐步脱贫。到了三四十岁,也能在城里买房,定居,让我们的子孙都进城读书,享受好的教育。

第二,“衣锦还乡”。一些在外头赚了钱的人,开小车回家,那是特别风光的。

过年过节,一群玩伴在一起,谈论自己打工的经历。你主动散一包几十块的烟,面子是有的。

现如今,我们发现,过年过节,很多同龄人不回乡了。一些富起来的人,也不回来了。

他们的家业、事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效果。因而,他们以后,就是事业发展的地方扎根。

当然,我们也看到一些回乡创业的人,多数是没有结果的。毕竟,农业投资,见效慢,还要看天赏脸。长期在外打工的人,到乡里创业,其实也是“隔行如隔山”,哪里可以轻轻松松重头来过?

继续往后看,我们的儿孙,也多半在外地谋业。为了一家人互相关照,那我们回乡养老,就不太现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农村老家,是回不去了。

父母在的地方,就算千万里,也要克服,要回去看看。

父母在,老屋就有烟火气,也有无尽的牵挂。

当父母走了之后,老屋多半是说起来的。或者老屋给了某一个兄弟。

你再回老家,就变成了一个客人。

多年不回来,这老屋就锈迹斑斑了,门口也有了野草;老家的地也开始荒芜,或者给了村里的种植大户。

一个村庄里,一大批人都不回来,那就显得格外冷清。也就几个留守 的老人,在守着老屋,互相关照。

很多老人,身体每况愈下,也不种地了。住在农村,却要上街去买米。或者,儿女定期会开车,送过来。

假如你在老家住几天,发现这里网络信号不太好,也没有什么烟火气,种地也特别辛苦。那就非常不习惯,自然就离开了。

如果你带着孙辈到村里,要读书,学堂不在了;要去买零食,就要去几里路之外的镇上。村里还有小卖部,但都是很低端的东西,你也怕过期、次品之类的情况。

如果你生病了,这卫生院,应该不在你家隔壁。大病的话,卫生院无可奈何,你得奔袭几十里,起码到县城去。

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

此时的农村,和我们小时候的农村,不一样。

而我们梦想着要回去的,是小时候的农村,不是现在的农村。这巨大的差异,让人五味杂陈,有一种要逃离的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县城生活,不是所有人的未来。

不能到农村老家,就在县城安家好了。这是很大一批人的想法。

也有人,早就在县城买了房子,装修好了。

也有人,把父母安排到县城,让儿女的县城读书。

我们以为在县城定居了,就可以长舒一口气。大不了,自己外地干不下,就在县城打工,也能混一口饭。

只有从外地回到县城,待几个月的人,就会知道,县城的工作,真的难找。

我的家乡,是湘南的某个地方,县城里的工资情况,大概如下。

超市,餐厅服务员,一个月两千左右;小区保安,一千多;药店员工,两千多。

一份三千多的工作,就很吸引人了。

并且,基本上没有五险一金。一个月休息两到四天。

一部分工厂,是会缴纳养老保险的。但是工资也是两三千。

稍微好一点点的工作,你还得找关系,托熟人。

那些原本在乡下的亲戚朋友同学等关系,都被带到了县城。

你遇到什么事情,总得去找体制内的熟人。而他们给不给你面子,另一回事。

再说一说读书这件事。

县城的学校,以前是人太多了。现在,发现人太慢慢少了。学校的门槛,不要你去拥挤了。

你还发现,送孩子去大城市读书的家庭,越来越多了。尤其是成绩好的学生家庭。

县城里,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出一个清华北大生。学校,不再是你需要的“洼地”。

再说一说房子的事情。

城镇化的脚步,前几年,确实很快。房子也频繁买卖。现在,房子有价无市的情况,慢慢显露。

曾经在县城买房的骄傲感,已经荡然无存了。大家都有县城的房子,一点都不稀罕。

事实上,你的儿女、孙辈,若要回县城,那就是进体制内;若非如此,也大概率要去外面的大城市。毕竟,大城市的机会多,工作待遇也好一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70后,是一个跨越多个时代的群体。

半生已过,却还在紧追时代,气喘吁吁。

多少次梦回故乡,以为故乡是特别安稳的地方,能够安放灵魂。

可是经济条件、养老状况、子孙发展的前景,让你不得不重新布局。

太多的情感,相见不如怀念。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