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有媒体报道称,山西一高校职称论文造假,倒数第一的成绩通过关系直接被录取?引发网络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这究竟是咋回事?

11月9日(发布日期),山西晋中。有网友爆料称,山西晋中学院一高校职称评定论文造假,排名最后一名的凭借背后的关系被直接录取,把第一名直接顶掉,引发当事人情绪激动,痛不欲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视频显示,因为受到不公平待遇,山西晋中学院一工作人员要跳楼,原本论文成绩第一的他,被倒数第一的顶替点,越想越憋屈就想跳楼死了,一了百了,幸好在朋友劝说下被拦下,并表示会给他处理这件事。

之后,有媒体跟进采访,有学校负责人称,的确存在这个事,但不是谁先发声谁就正确,学校很重视,目前正在调查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针对此事,网友们迅速围观,议论纷纷。

有网友表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

有网友感慨,论文造假、学术弄假,抄袭作假,评委拿钱办事,这事太多了。可,又有随去查,随去鉴真。老实人无用代名词,一辈子吃亏。

有网友痛斥,规定是给遵守规定的人定的,不遵守规定的人经常不遵守规定。

有网友认为,教育是块净土,不像其它行业,需要广大一线教师心无旁骛全身心投入到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心理健康上面,靠的是教师们的师德同良心。而不是让职称,人为的用名额各种看得见看不见的限制,把干同样活的教师们分为三六九等,这是极其不合理的。要激励政策,每年评出来的优秀教师名师等政府给高额奖金,让普通一线教师们不再为满足职称上面的各种七七八八条件,而拼命内卷,耗费精力。

有网友现身说法,我儿子就经历了考研笔试第一,而且他还有国际大赛的获奖,谁都认为肯定录取是没有问题,但是结果面试排到被录取低的人低0.5分,荒唐至极。告诉他说可以自费上研究生。于是他再也不去上学读研了。现在工作也不错。

据公开资料显示,晋中学院坐落于山西省晋中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办、山西省教育厅主管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入驻省高校新校园区的10所院校之一,是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2022年10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5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9.4万平方米;设有23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51个,其中2A专业27个;学科涵盖文、理、工、法、经、管、教、史、艺等9大学科门类,在职教职工1053人。截至2022年,晋中学院位列2022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第546名,位列2022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第542名。

这起事件的发生,让这所高校陷入风口浪尖。正如该校负责人回应所言,不是谁先发声谁就正确。必须经过调查了解,查清楚事件真相,给当事人以及公众一个交代。

而有网友提到,职称要求限制束缚了老师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大致了解一下,高校职称体系。

高校职称分为12级,正高,教授,研究员1-4级。副高,副教授,副研究员,高级实验师,高级工程师,5-7级。中级,讲师,助理研究员,实验师,工程师,8-10级。初级,助教,10-12级。其中教授(研究员)系列职称称为主系列,实验师系列,工程师系列,图书馆员系列,编审系列等称为旁系列。而关于研究生导师,通常,大多数高校要求高级职称,满足一定条件就可以申报成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一些高校优秀中级职称老师可以申报成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总之,评定职称这件事,要一分为二地看,对于条条框框的要求,未必都有意义,也未必都没有意义。这也需要学校实事求是地深入调研,有用的留下,没用的优化。没有评选职称这一目标要求,那如何激励老师努力工作呢?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