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来是男权社会,大抵后宫干政,都会遭到男子们的强烈抵制,在史书上不会留有好声名,即使贤明如武则天,也被后人污名化,她自己也有自知之明,造一无字碑,以示功过由后人评说。跟武则天相比,清朝末年垂帘听政的慈禧由于历史原因,则被后人批判更甚,还留传出非常多的谣言绯闻玷污其人格,将其妖魔化。
慈禧被后人抹黑,也是有其原因的。比如她心机阴沉,心狠手辣,逼死自己的儿子,又把光绪宠爱的妃子珍妃活活饿死,又如她爱慕权力,培养自己的势力,垂帘听政,迟迟不肯归政,再加上她早年守寡,对于她的私密生活不免多加揣测,便形成了印象中那个老妖婆。
结合当时的环境,慈禧也有她的难处。咸丰死后,同治年幼,慈禧为了保住自己和儿子的地位,不得于联合权臣把握朝政。同治驾崩后,由于担心下台被报复和对权力的渴望,她又扶起了光绪。作为满人,她执政也是在保证满人的利益基础上作出决策,为了避免满汉矛盾激化,她还下谕同意满汉通婚。在鸦片战争以后,她也有尝试去改革,比如废除科举,开办京师大学堂,兴办近代工厂等等,但无奈清王朝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
在晚年,慈禧做了一件被当时人称颂的事情,那就是废除明朝遗留下来的野蛮刑罚。自商朝以来,中国人便在整人和杀人这两件事上颇下功夫,如炮烙、腰斩、五马分尸,不只是要在肉体上消灭敌人,还要凌辱敌人的尸体。到了明朝,这类刑罚更是发展到了巅峰造极的地位,如剥皮、凌迟等等。
与世界接轨以来,清王朝的统治者也意识到了差距,在政治、思想、科学等方面都积极向西方学习。当时进步的大臣们意识到中国的野蛮刑法违背了现代文明,便上书要求废除。慈禧后来为了让洋人同意废除领事裁判权,并且体现自己的仁政,就下了道谕旨,将斩首定为极刑,废止凌迟枭首等残暴刑罚,以及停用烙印、鞭笞、连坐等。
虽然废除野蛮刑罚有其政治目的,但不失为一个文明的进步。对于慈禧的此项举措,当时人都交口称赞,赞为仁政。你对于这件事情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