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历史不是为蒋介石“翻案”
星河逍遥游
2024-11-09 19:48黑龙江
多年来,对历史往往是以简单的好恶,随意地贴上标签,并就此盖上“权威”的章子,
不再容人置喙。这好处是举国一个调子,好人处处皆好,坏人时时皆坏,省心省力。不利的地方是,真相不断出现,定调子的就难免尴尬,历史结论要找人不断修补,甚是狼狈。
听惯了统一口径的百姓,也有点莫衷一是了。一幅开国大典的油画,变成了“动画”,上面的人物来来去去,走马灯一般,也不知道换了多少次。弄得大家到现在也不知道上面到底应该站些什么人。
《井冈山会师》也是如此。人们公认的治史常识这次被尊重,却好像是极大的“社会进步”的样子,有点滑稽,但也确是进步,应该鼓励。唯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历史,才可能培养从容理性、独立思考、信仰诚信的公众。
历史真相如果可以不停地“修正”,民众就会增添迷茫,缺少对于当下的认同,这恐怕是“修史”者必须考虑的。这个“缺少对当下的认同”,是很不好的事情啊。
《中华民国史》从第一卷出版,到整套36册一次推出历时30年。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汪朝光称,该书对于国共关系评价有所创新,对蒋介石领导北伐、推倒北洋军阀,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都给予肯定评价。
这是不是为“蒋介石翻案”了?“翻案说”,正折射了国人素来喜好的“非左即右”“非黑即白”的简单思维。
实际上,对于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导致国共关系破裂、革命功败垂成,对于蒋介石在抗战胜利以后违背民意、发动内战的责任等等,也予以充分的揭露和批评。
也就是说,总体而言,此部书呈现的蒋介石,比以往“更为全面、立体、多面和平实,肯定其当肯定,否定其当否定,而不是以单一的看法评判复杂的作为”。
所有这些,其实是治史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是非非,全面评说,而不是以简单的好恶,随意地贴上标签,并就此盖上“权威”的章子,不再容人置喙。专家说这“充分表明了民国史研究若干年来的进步”,若真能做到这一点,何尝不是中国社会若干年来的一个进步?
原本应该人人皆懂的治史常识,却以极大的“社会进步”呈现,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寻味的命题。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但很长一段时间里,历史经常会按照某些特殊的需要,被轻易地涂抹胭脂,穿上各种服装,只剩下“好人”“坏人”的标签,而忽略大量“不好不坏”、无比真实的人。
缺少对历史真实的敬畏,经常采取的是“掰大蒜”的历史观,自己不想要的、不想看的,就掰掉扔掉,视而不见,而不是“剥洋葱”的历史观,在一层层剥的过程中,接受历史的教诲,哪怕这个过程会辣得两眼流泪。
任何历史,都是宝贵的教科书,只有真实地被敬畏,才能有正确的收获。民国史也好,近现代史也罢,丰富多样的故事、艰辛坎坷的历程,不管挫折、奇迹,还是悲剧、闹剧,都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改革、革命、政治发展、经济转型等大量的真理。
越真实地呈现,总结,越可以从中汲取养料,相反,如果任由谁凭借一己好恶垄断解释权,历史就会失掉血肉,干巴巴、无意义,只活在自我阐释当中。
从更高层面含义上讲,也唯有建立在真实基础上的历史,才可能培养从容理性、独立思考、信仰诚信的公众——为人不实事求是就难以取信于人,执政不实事求是就难以取信于民。历史真相如果可以不停地“修正”,民众就会增添迷茫,缺少对于当下的认同,这恐怕是“修史”者必须考虑的。
这些年,我们看到了对很多历史人物评价出现了适度的“修正”,这让人欣慰,也让人感慨。怎样才能少走类似的弯路?怎样才能确保一部实事求是而不是随意阐释的历史?
思来想去,工具不外乎有二:一是继续强调对历史研究本身的敬畏,“用事实与证据说话”成为一种共有的文化信条;二是尊重开放式表达,在多元的表达中呈现真实,而不是由谁垄断解释权,其他理解都是“僭越”,是“政治错误”。
蒋介石临终密录:毛称蒋还有一点良心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第七舰队开入台湾海峡。6月27日,杜鲁门以共产党占领台湾,将直接危及太平洋地区安全为由,公开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
当时的蒋介石心情十分矛盾。一方面,以他自己的兵力,不可能守住台湾,因此,他希望美国人帮助他守台湾,希望美国第七舰队这个“保护伞”能长期在台湾海峡存在。另一方面,他也看出美国人有分裂中国的阴谋,杜鲁门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就是他们分裂中国阴谋的一部分。
因此,在美国人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之前和他商谈此事时,他没有表示同意。经过反复思考和权衡,最后他下定决心,即使美国人从台湾海峡撤走第七舰队,也要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6月28日,经蒋介石授权,国民党“外长”叶公超发表声明,一方面接受美国关于台湾防务的计划,另一方面明确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仍为各国所公认,国民党接受美国防务计划,自不影响国民党维护中国领土完整之立场。他特意在声明中表示:“台湾属于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对台湾拥有主权”。
毛泽东看到叶公超这个声明后说,蒋介石还有一点良心,不想分裂中国,不想成为千古罪人。
1954年12月,美台签署了针对中国的“共同防御条约”。为了表示中国政府强烈的反对立场,打破美国使台湾海峡现状固定化的阴谋,毛泽东决定给美蒋以一定打击。
1955年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了建国以来首次陆海空三个军种协同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