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梳子姐
最近有个数字比较吓人,前三季度全国立案现任或原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7.7万人,再次创出历史新高,而去年全年也就6.1万人。
从具体案例来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腐败问题主要表现在吃拿卡要、雁过拔毛、虚报冒领、贪污侵占、截留挪用、优亲厚友等直接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等方面。
把这些“蝇贪蚁腐”揪出来,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问题,有利于提振老百姓的反腐信心,是大好事一桩。
当然,站在理性的角度反思,最怕“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每年惩治六七万人并非长久之计,需要找出病根在哪里,拿出有效的治本之策,让查办的人越来越少才是上策。
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分析认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腐败最典型的是贪污和挪用公款,还有截留冒领、工程腐败,原因在于村一级监督制约制度还不健全或存在一定滞后,造成村级集体资金使用管理失控。
为此,他呼吁推动完善基层监督体系,由监察机关在村一级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作为上一级监察机关的派驻机构,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等进行纪检监督和监察监督,以有效解决基层人员监督不严或者失于监管的难题,从而打通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刚开始感觉这个专家分析还挺靠谱的,可是看到出的主意却让人后背发凉,不知道他有没有算过,全国有多少个村、多少个社区,在这些地方设立专门监察机构需要多少人,每年花费多少开支?
任何事情都是有成本的,社会管理尤其如此,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发现问题就上紧箍咒,脑门一拍就设立这机构那机构,最终将不堪重负。
现在村子里吃财政饭的人并不少,不少村、社区已经像一级机关在运行,财政成本不能再增加了,毫无另设机构的必要性。
并且有些机构一旦设置起来如同引狼入室,就会不停刷存在感,不断制造有利于己的政绩,降低效率不说,还会大大增加社会运行管理的成本。
此外,村一级干部固然需要监督,但如果还要设立专门的监察机构,不如放任自流算了,因为谁敢保证派到村里的监察机构能够绝对正确,他们就不会与村干部沆瀣一气,他们就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胡搞乱来?
如果这些派到村里的监察机构出现问题,不是相当于放出更多苍蝇么,到时候专家们又该怎么办呢?
解决一个问题,需要捋清楚问题源头在哪里。
“蝇贪蚁腐”问题泛滥主要由两个失控所致,一是产权所有制失控,二是基层权力监管失控。
不少地方集体拥有的土地、山林、河湖等公共资源大幅增值,村集体可支配的财力也逐步增加,表面看所有财产都归集体所有,可具体管理过程中终究需要由少数人具体把控。
这就是集体所有、公有制面临的最大风险,即公权力和公共利益极易被人性突破,而利益攸关的广大老百姓却没有监督渠道和抓手,只能眼睁睁看着化公为私,损公肥私。
村干部也是普通人,不要指望他们有多么高的觉悟,今年收拾7万多人,明年换一波人还是老样子,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这是内在利益驱动机制决定的。
并且权力越集中,越缺少制衡,监督越会流于形式,因为终极权力无法撼动,从村长到镇长、再到县长都是一个道理。
衡量一个社会的管理水平,并不是机构设置的越多越好,而是怎样用最小成本获得最大效益。
村民委员会是基层自治组织,对村干部的监督主体并非上级机关,而是身边的老百姓,是逐步健全优化的村民自治机制,是亟待强化的村民手中足可行使的民主权利。
看到问题不是能力,如何有效解决问题才是能力。
要充分相信群众有管好基层事务的能力,不需要花更多钱就能把事情办好。
更希望专家们能够常到基层走走看看,免得劳民伤财开错药方,出力反不讨好。
-完-
笔不阿贵,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