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的诸多开国元勋中,邓公是我最崇拜、最尊敬的伟人。不为别的,就凭他能让我们大家都能吃饱饭,让中国真正走上了现代化之路。

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句话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打江山时只需和敌人比拼武力即可。然而想要让新政权稳定和平地发展,让每个人都能吃饱穿暖那可就太难了。

因为治理一个国家,不仅要涉及到国防安全,还包括民生、医疗、教育、经济等方方面面。

在新中国建立后的前三十年里,受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的客观因素影响,我国的经济建设工作相对比较缓慢。

多亏了邓公的力挽狂澜,坚决实施了改革开放的经济政策,终于让新中国的经济步伐走上了正轨,人民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

在邓公看来,只有优先保证本国人民的利益才是最关键的事情,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不能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正是在邓公的英明决断下,中国政府终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援助,把省下来的钱和物资都用来发展国内经济,改善人民的生活。

那么,关于邓公叫停援助阿尔巴尼亚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一番故事呢?请听我从头说起!

阿尔巴尼亚是一个小国家,位于欧洲的阿尔干半岛,面积为2.87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区区276万人。

1946年,在苏联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的共产党员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

后来在新中国成立后,以苏联为首的欧洲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阿尔巴尼亚也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最初的几年中,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就是礼节性的互动,并没有多亲密。

从1954年开始,应时任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的请求,中国开始给予对方少量的经济援助,而苏联这一时期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仍然占了大头。

转折点就发生在1958年之后,由于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清算以及其他客观因素,中国和苏联的关系逐渐恶化。

而这一时期的欧洲,有两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苏联,另一个是南斯拉夫,两者的作风都比较强势。

而阿尔巴尼亚作为小国,本身是很有危机感的,所以对苏联和南斯拉夫都一直保持着适当的距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尤其是当赫鲁晓夫上台后,对斯大林展开了全方位的否定和批判。这一种情况让阿尔巴尼亚领导人霍查很不满,因为他是斯大林的铁杆粉丝。

因此,在中苏两国发生论战和争吵的时候,阿尔巴尼亚果断地站在了中国这边。阿方多次开口帮中国说话,赢得了中方领导人的好感,双方关系逐渐走向亲密化。

1961年,由于霍查多次公开批评赫鲁晓夫,苏联就在同年年底宣布和阿尔巴尼亚断交,并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全部经济援助。

1961年12月中旬,阿尔巴尼亚表示自己很缺粮食,请求中方给予大力援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中国正好有一艘货船刚从加拿大购买到了粮食,就在上级的命令下,直接改变航线,把粮食援助给了阿尔巴尼亚,解了对方的燃眉之急。

在援助粮食的同时,中国还和阿尔巴尼亚签订了一揽子的经济和技术援助计划,拨出了大量外汇对阿尔巴尼亚进行全方面的支援。

自此,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更加地紧密,双方经常在国际场合上为对方打气。

阿尔巴尼亚称赞中国是负责任的东方大国,而中国则投桃报李,赞扬对方是“璀璨的欧洲明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双方签订的协议,在1954年到1978年的24年里,中国已经给阿尔巴尼亚提供了75次经济援助,一共价值100多亿元。

要知道,这可是在数十年之前,钱还是相当值钱的!

按照阿尔巴尼亚只有200多万的人口来计算的话,它也成为了我国对外援助受援国人均数额最多的国家。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一片赤诚之心。

关于我方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情况,时任中国驻阿尔巴尼亚大使耿飚最为了解,并给出了最具体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耿飚是新中国的革命元勋,一生战功赫赫,于1969年开始出任驻阿尔巴尼亚大使。

他上任后,就开始走访阿尔巴尼亚的大街小巷,视察我国给阿方援助的物资使用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还是有些惊讶的。

当时,阿尔巴尼亚对待我国援助的物资十分随意,化肥就随意地丢在露天空地上,任凭风吹日晒。

阿方还用援助的钢筋、水泥到处修纪念碑,数量达到了一万多座。而援助给阿方的优质钢管,也被随意切割做成了路边的电线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种种此举,无不透露出了阿方对援助物资的浪费情况!

耿飚后来把情况做了汇报,并给出了具体的数据作为支撑:

“阿方人口不过200来万,却接受了我国100亿的援助,平均到每人身上的话达到了4000多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并且,我方出于兄弟情义给阿方建立了一座化肥厂,年产量达到了20万吨,每公顷的耕地可以用到400公斤化肥,这可比我方农村耕地的化肥用量高上很多了!”

对于耿飚同志反映的情况,李先念同志也表示了赞同,他曾在一次对阿尔巴尼亚的访问中,询问了阿尔巴尼亚总理谢胡:“你拿了我们这么多东西,什么时候还给我们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胡耸耸肩表示道:“咱们是兄弟之国,我们就是弟弟,你们就是哥哥,你们有的东西,我们也要有,弟弟向哥哥要东西,哪有考虑还的道理呢?”

至此,耿飚也终于明白了阿尔巴尼亚的态度。他认为这样不仅白白浪费金钱,拖累我国的经济发展;还会助长阿尔巴尼亚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懒惰毛病,不利于阿方的自力更生!

对此,耿飚还特意给上级写了一封信,把这个情况完整地反映了一下。

虽然耿飚说得很有道理,但当时的领导层本着维护中阿友谊关系的考虑,并没有停止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援助,这是另一种大局观,也是能理解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伟人邓公第三次复出后,于1978年提出了改革开放政策,决定以经济建设为主,把工作重心投入到发展经济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道路上来。

而发展经济自然需要资金,邓公觉得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可以吸引外资,号召华侨、外国跨国企业来大陆投资。

另一方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比如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援助,基本上就是一个无底洞,并且基本上是有来无回地单方面付出。

用邓公的话说:“阿尔巴尼亚只知道一味索取,不知道自力更生地发展经济,压根没想过还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伟人邓公的果断决策之下,我方于1978年正式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一切经济援助。

这一举措也给国家节省了很多的资金,从而可以把这笔钱投入到国内的经济建设上。

自此,在邓公大刀阔斧的改革之下,中国开始了经济腾飞之路。老百姓们安居乐业,人人吃饱穿暖,一片繁荣昌盛的美好景象。

而反观阿尔巴尼亚,后来依旧是不思进取,在失去了经济援助后,工业、农业的发展几乎陷入了停滞,成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邓公确实眼光超前,远见卓识和博大胸襟令人叹服,我崇拜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