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最近一家位于上海的足疗店里比较忙,就招聘了几个表演系的女大学生,想着能缓解一下店里缺人的情况。

只是没想到第二天招聘来的学生们竟然集体消失了,刚招来班还没上一天,怎么就不见了呢?难道是遭遇到不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报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件回溯

陈老板的足浴店位于上海,规模不大却也经营得有声有色,最近店里人手比较紧缺,客人比较多,生意都受到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老板开始四处寻找合适的按摩师,不但发招聘广告,还加各种的招聘微信群,就希望能够早点解决店内的问题,生意回到正轨。

5月中旬的一天,他在一个微信群里看到了一则招聘中介的广告,广告内容简洁明了,里面的条件也颇为诱人。

案件报道

陈老板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立即联系了对方,并按照广告上的地址,风尘仆仆地赶到了武汉。

这家武汉市区的招聘中介,办公地点看着挺正规,规模也挺大。陈老板来的时候,好多年轻人都已经在面试室等着了。

这些女孩打扮得漂漂亮亮,落落大方,看着像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甚至像模特走秀一样,依次在陈老板面前展示自己,希望自己能够成功应聘上。

案件报道

中介说这些女孩都培训过,经验丰富很多都是刚毕业的大学生,陈老板可以放心,都是老实肯吃苦的人。

陈老板从一堆应聘者里挑了三个看起来挺专业的按摩师,与她们签署了所谓的“劳动合同”,还支付了2万多元的费用,其中包括中介费、管理费和押金。

一切看起来都如此正规,如此顺利,陈老板心中充满了希望,仿佛看到了生意重新红火起来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足浴店

他带着三名新员工回到上海,并请她们吃了夜宵,以示欢迎,没想到,这次的招聘竟让他吃尽了苦头。

第二天清晨陈老板来到足浴店准备开始新的一天时,却发现那三名按摩师竟然集体消失了,仿佛人间蒸发一般。

他马上给武汉的中介打了电话,结果对方的回答让他心里凉了半截。中介公司声称,由于陈老板的足浴店存在“不正规服务”,女孩们才选择离开,并且拒绝退还之前支付的2万多元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场景模拟

直到这个时候,陈老板这才明白自己被耍了,两万块钱也不是个小数目,他急得没办法,只好跑去上海宝山公安分局杨行派出所报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利益链条

接到报案后,警方立即展开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一个专业有组织的犯罪团伙就露出真面目。

感到惊讶的是,这个团伙竟然有27名成员,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环节,像是一部精密运转的机器,将受害者一步步引入深渊。

团队里有人负责在微信群等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招聘广告,用优厚的待遇和虚假的承诺吸引陈先生这样的人上钩。

另一部分人则负责假扮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面试现场营造一种正规、专业的氛围,让受害者放松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模式

那些年轻的女孩们,不言而喻肯定是被包装成专业的按摩师,配合演出一场“仙人跳”的戏码。

她们的任务不仅仅是冒充按摩师,更重要的是在与受害者接触的过程中,诱导对方说出一些涉及“不正规服务”的话语,并将其偷偷录制下来。

这些视频片段随后会被剪辑、加工,成为中介公司拒绝退款的“证据”。

大学表演系学生小梦正是这个团伙里的成员,小梦交代她参与这个团伙的主要任务就是冒充应聘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犯罪团伙聊天记录

她帮忙在当地办公室演场戏,每次能赚一百多块,如果需要出差,像这次一样前往上海,她则可以获得700元的报酬。

任务结束了,她就能回学校上课了,在她看来之后的事情就不关自己的事了。

她们被这些骗子的说辞给忽悠住了,在这起案件里面她们除了是犯罪者,也是受害者。

这个团伙的运作模式,就是利用招聘方急迫心理和信息不对称,编织一个美丽的谎言,最终骗取他们的钱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案发现场

他们只需要像猎人一样,静静地等着猎物上钩,那些像陈老板一样急于求成的人,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猎物”,落入陷阱,损失惨重,一定要有防范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范意识

陈老板的遭遇并非个例,现在社会上的招聘骗局层出不穷,手法也越来越隐蔽和复杂。

很多没啥工作经验的人,和招工经验的人老说很容易上当,除了骗子手段高明之外,受骗者自身防范意识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现在许多求职者和招工者信息获取渠道单一,过于依赖微信群、QQ群等非正规渠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微信虚假招聘信息

这些渠道信息真假难辨,缺乏监管,很容易成为骗子散播虚假信息的温床。

陈老板仅仅凭借微信群里的一则广告就轻信了对方,缺乏必要的验证和识别能力,最终导致被骗,同时还有不少人找工作时不够谨慎,容易被高薪或轻松的工作忽悠。

他们往往只关注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潜在的风险,陈老板被“专业”的应聘者和看似正规的中介公司所蒙蔽,没有对招聘过程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思考,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聘会

很多求职者们也一样,缺乏基本的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招聘信息和面试过程时,没有保持足够的警惕性,招聘过程中自己也应该主动核实信息、了解招聘流程,保护好自己的权益。

我们要做的就是必须提高警惕,学习一些预防措施,才能避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防措施

大家在招工和找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招聘渠道,比如通过招聘网站,人才市场或猎头公司找工作。

这些渠道比较靠谱,而且有监管,能帮你避开不少求职陷阱,更要谨慎对待招聘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聘会

不要轻信那些过于夸大其词的宣传,尤其是那些承诺高薪、轻松、快速致富的广告。找工作的时候,先搞清楚招聘流程和相关的法律法规,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得学会多方打听,现在信息这么发达,随便上网一搜,就能知道不少事。遇到什么招聘广告和招工信息,不妨先上网查查,看看有没有人曾经被骗过。

有些骗子特别会忽悠,说着说着就让你觉得不答应都不好意思了。千万要记住别人说得再好听,你要是觉得不对劲,就大胆地说不,宁可错过一个机会,也不要上当受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防诈骗宣传

不轻易签署合同,更不要轻易支付任何费用,过程中一旦发现不对劲的事,赶紧报警或联系有关部门。

光靠我们自己提高警惕还不够,还得靠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对于事件里的大学生来说,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干的是违法的事,不知不觉就成为了犯罪者的帮凶,自己也要面临严重的处罚。

这方面学校可以多开些职业规划课程,教学生们怎么找工作、怎么辨别真假招聘信息,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对招聘市场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那些虚假招聘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聘诈骗

防范这类骗局,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提高警惕,也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努力,这样我们才能让那些骗子无处可逃,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招聘骗局的背后反映的是社会诚信体系的缺失和求职者自我保护意识的薄弱。

除了需要求职者自身提高警惕,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一个更加安全、透明的求职环境。

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整治乱象,让招聘市场更规范,加强宣传,让大家提高警惕,别再被那些招聘骗子给忽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招聘会

媒体也应该发挥舆论监督作用,曝光招聘骗局,警示求职者,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求职观念。

在求职的道路上,充满了机遇也充满了挑战,只有保持警惕,增强防范意识,才能避免落入陷阱,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信源|光明网-表演系女大学生应聘足浴店,第二天竟集体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源|光明网-太蹊跷!上海一足浴店报警:表演系女大学生来应聘,第二天竟集体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源|表演系女大学生来上海应聘,第二天竟集体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