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全国解放军受中原指示全军统一番号。

得到指示后,时任中原野战军的政委第一时间找到刘伯承首长。

政委开门见山地问道:“刘伯承同志,中央指示我们中原野战军改编,现在我军成立了三个兵团,你有兵团司令员的人选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笑呵呵地说:“人选早就有了,就从陈再道、陈锡联、王近山他们几人中选嘛!”

政委心中默默盘算了一下,不禁感到诧异:“你是不是漏了一个?

面对政委的疑问,刘伯承笑道:“漏了哪一个?”

“还能是哪个,当然是陈赓啊!”

政委为什么如此看重陈赓?刘元帅真的是漏掉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聪明机智

选他的最主要原因当然是政委对陈赓的能力极为信服。一是他聪明机智,多次救我党于危难之间,尤其是在上海的时候。

那时老蒋发动四一二政变。中央因为力量不足,未能及时反映,遭受重大损失。

有了这一次的教训,中央决心加强党的保卫工作,并于同年11月成立中央特别行动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经过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找到在上海养伤的陈赓,让他前往参与中央特科的建设,然而此时的陈赓年仅二十五岁。

次年因为各方面优秀的表现,陈赓被我党中央派遣到苏联,攻读政治保卫方面的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更好地展开工作,陈赓经过多方考虑,最终决定跟家人住在一起。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开展情报工作。

由于工作的需要,陈赓经常乔装打扮,衣装百变,深谙表演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动作、神态,还是语言都能够很好地融入到自己扮演的角色中。

像什么穿着华服的豪商,还是帮派成员,亦或者穿着短衫的跑堂,真真切切地做到了穿什么衣服就像什么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清楚地知道,一张人脉关系网的存在,对我党工作展开有多大的帮助。于是,他开始游走于上海的各个角落,为我党编织起一张极其庞大的人脉关系网。

这段时间陈赓化名王庸,在每个人面前都吃得开,成为著名的“王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次年年初,我党在上海法租界内的一家剧场举行重要会议。由于叛徒告密,巡捕突然包围了这里。好在参会成员混在观众中,敌人一时半会儿分辨不出。

但如果让他们就这样排查下去,我党免不了要再一次遭受重创。此时陈赓急中生智,立刻站出来表示要与他们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分工时,陈赓自告奋勇,担任看守出口大门的工作。特务们都害怕自己受伤,看守大门的工作都不愿意干,有了陈赓的提议自然是欣然同意。

众人无不赞叹“王先生”的胆量,殊不知之后他们再也笑不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待特务巡捕一头扎进剧场中开始搜查时,我党人员早早安全转移了。

后来,陈赓继续游走在上海高层人物之间,成为这些人的座上宾。在数次我党中央将要面临危险时,总能从中阻拦,帮助我党人员险象环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不幸被捕,陈赓也能利用自己在上海的人脉关系,设法营救,屡次破坏敌人阴谋。

之后,敌人终于发觉有一个名叫陈赓的人在上海参加革命运动。敌人直接点名让“王先生”协助,一同前往抓捕陈赓。

致使敌人的抓捕活动,成了一场闹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年后负责中央情报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顾顺章叛变,上海的特科工作面临危机,许多地下工作人员紧急撤出,其中便包括陈赓。

离开之后,陈赓辗转多地,最后到达鄂豫皖苏区,成为了红四军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危不乱

二是他临危不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迎刃而解。

长征前夕,陈赓担任干部团的指挥一职。干部团是一支由红军大学、攻略步兵学校、彭杨步兵学校与特科学校组成的精锐之师,有着千余人的规模。

他们全都是从其他的部队上选调而来,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中干部,负责红军未来的希望种子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开始时,干部团随着中央机关行动,担任着保护与输送干部的职责,在关键时刻也要参与到战斗中去。

强渡乌江时,干部团奉命要在乌江上架起一座浮桥。然而对岸有敌军防守,更不必说水流湍急,想要在此等困难的环境下架起一座浮桥并不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即便如此,时任团长的陈赓还是义无反顾地接下来了这个艰巨的任务。

拿到任务后,陈赓火速投入到工作中去,马不停蹄地考察现场水势,并制定计划。确定作战计划后,亲自带领工兵连前往江界河渡口开展工作。

然而等到工兵连将木排搭建的门桥送入江中时,却发现由于水流湍急,河底的石头光滑。浮桥很难搭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乎是前脚搭建完毕,后脚就被大浪卷走,一连几次搭建全部都以失败告终。

工兵连的士气不由得受到了打击,陈赓看见这一幕,很清楚士气低迷对于行军不利,连忙招呼让大家围过来,给大家加油打气,提振士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抚好工兵连的士气,陈赓第一时间召开了集思广益大会,发动大家一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大家集思广益,一连提出数个解决办法,可结果依旧不如人意。架起的浮桥还是没能抗衡湍急的河流巨浪,坚持不了太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士气再一次陷入低迷,陈赓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再一次提振士气,但尽快解决问题才是当务之急。

这时他得知我军之前羁押过一个工兵学校毕业的俘虏,名叫何涤宙。

陈赓当即找到何涤宙,向他阐明利害关系,希望他能够帮助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涤宙早在随我军长征期时期,便因为所见所感对我军有了极大的改观。现在有陈赓邀请,他便决定加入到我军中。

在实地考察过后,何涤宙很快提出解决办法,指挥着工兵连,持续工作三十六个小时,搭建起一座坚固浮桥,协助我军快速渡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战中陈赓处事不惊,两次提振士气,团结何涤宙也展现了他的大局观。

不管是中央特科的经历,还是长征时期,陈赓的行为举止,皆是一名司令员该有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漏掉陈赓?

抗日战争期间,陈赓成为386旅的旅长,带领部队歼敌无数。解放战争期间,他成为中野的一员,为中原地区的解放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1949年2月,中原野战军全军改编,同时改称第二野战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中原野战军是有着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六、第九、第十一足足七个纵队,人数更是达到了近三十万人,是一支极为强悍的武装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中原野战军是极少数从抗战初期就参与作战,一直到了解放战争末期,几乎全程参与了我国的解放事业。

此等雄师悍将的改编工作自然受到重视,几乎在收到指示的第一时间,时任中原野战军的政委就找到了刘伯承首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的刘伯承首长也因为改编的事情很是头疼。

中原野战军的编制特殊,要想按照三三制的制度进行改编,第二野战军的作战单位必然就会减少,这关系到军团的战斗能力,自然不能疏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经过深思熟虑,刘伯承首长最终决定将原本的七个纵队扩编成九个军。之后再将九个军按照三三制分别归于第三兵团、第四兵团、第五兵团。

在给这九个军都确定了管理人后,刘伯承看着空缺的三个兵团司令员的位置有些为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内部悍将如云,他怕选出三个人后,其他的人会心有不满,所以必须找到三个让所有人都信服的人。

这时,得到中央指示的的政委同志,也来找刘伯承商量关于军团司令员的任命事宜。

一见刘伯承首长,政委开门见山地问起人选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伯承事先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自然是对答如流。

但当听到刘伯承的话后,政委却觉得他少了一个人,那便是陈赓。其实刘伯承有自己的打算。

刘伯承首长说道:“怎么会漏掉?从我刚才说的那几个人中选择两个担任军团司令员,刚好能凑够三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委这才明白过来刘伯承首长的意思,原来陈赓在刘伯承心中早就过了选拔这一关,已经被提前预定了兵团司令员的职位。

成为兵团司令员后,陈赓致力于军队建设,将军队建设成了一支强劲部队,为新中国的建设与解放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万丈楼台始于垒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积少成多,陈赓才能从一众将领中脱颖而出。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集小胜成大胜,我党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带领人民走向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