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京报报道,当地时间10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消息称结束了反补贴调查,决定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为期五年的最终反补贴税。中国新能源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17%-35.3%不等的反补贴税。针对欧盟对华电动车反补贴调查终裁结果,中方表示不认同、不接受,并且已经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另外,双方技术团队正在进行新一阶段磋商,尽快达成双方均可接受的解决方案,避免贸易摩擦升级。
据界面新闻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我们注意到欧方发布的公告。中方多次指出,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合规之处,是以“公平竞争”为名行“不公平竞争”之实的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对裁决结果不认同、不接受,已就此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下提出诉讼。中方将继续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我们也注意到,欧方表示将继续与中方就价格承诺进行磋商。中方始终主张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争端,也一直在为此做出最大努力。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公布最终敲定:方案为期5年的,将从10月31日起正式实施。细看这份方案,仿佛看到了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精准打击”:比亚迪被征收17.0%的反补贴税,吉利被征收18.8%,而上汽则被顶格征收高达35.3%的税率。这样的税率设置,不禁让人联想到中国象棋中的“屏风马”布局,既要打击主力,又要兼顾全局。据悉,这份反补贴调查并非来自企业或行业的诉求,而是由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亲自推动的政治行为。
4号,欧盟候任贸易事务专员塞夫科维奇在接受欧洲议会长达3小时的质询时,不断渲染“与中国对抗”的氛围。他将中国称作欧盟“极具挑战性的贸易伙伴”,信誓旦旦地表示要“重新调整”中欧贸易关系,还扬言要“全力打压”所谓的中国“过剩产能”。在提及对中国进口汽车加征反补贴税的问题时,塞夫科维奇一方面坚称欧盟的调查结果是“依据事实和确凿证据”,另一方面又强调与中国谈判的协议必须和关税政策具有同等的效力与可执行性,甚至扬言若谈判破裂,欧盟还有“备用方案”。
欧盟认为,中国政府对电动车行业的补贴导致中国电动车在欧洲市场价格太低。这损害了欧洲车企的利益,欧盟希望通过反补贴税保护自身传统汽车产业。同时试图通过价格承诺谈判,获取中国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以期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地位,欧盟的指控根本没啥依据。而中方希望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确保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这场贸易摩擦并非一蹴而就,双方此前已有过多次交锋。去年七月份,欧盟就曾经打算对中国电动汽车临时征收关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政府和中国车企对此的反应非常坚决,态度明确,表示不认同、不接受欧盟的裁决,并已通过世界贸易组织提出上诉。中国方面认为,欧盟通过这种“简单粗暴”的加税方式,试图在全球贸易中设置不公平的障碍,不仅不利于中欧两国的正常经贸关系,也会对全球经济合作和稳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中国车企和政府的立场异常坚定,认为欧方不能用贸易壁垒来要挟,必须以更加平等、理性的态度进行磋商。
目前,中国车企正在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欧盟的关税政策。中欧之间的贸易摩擦不仅影响双方经济,也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影响。这就像是一场全球经济的棋局,中欧双方都需要从全球视野出发,审视和处理这一事件。需要指出的是,中欧之间有着深厚的经贸合作基础,双方在多个领域都存在着广泛的互利共赢的合作机会。通过加强沟通和协商,双方可以共同应对挑战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这就像是在说,“我们虽然有分歧,但合作才能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