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加沙地区的冲突,发生在黎巴嫩的冲突,对于以色列来说更加受限,原因就是这里有联合国的维和部队。为了让自己的军事行动更加“突破底线”,以色列选择了“炮击”维和部队营地。就在最近,以色列再次展开行动,用无人机打击了黎巴嫩城市入口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战机

参考消息网报道称,以色列无人机袭击的是当地军事检查站内的民用车辆,造成了3名黎巴嫩士兵受伤,3名平民死亡。与此同时,还有5名维和士兵受伤。事发后,联合国对以色列提出指控,痛斥以色列把维和士兵当作打击目标。这样的指控,对于以色列有着严重影响。但是为了战争目标,以色列压根不在乎这些没有实际作用的指控。

从以色列的角度出发,驱逐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理论上能够大幅提升军事操作的即时响应能力和自由度。不再受限于国际观察员的目光,以色列可以迅速调动军队,快速打击任何可能的威胁源头,特别是针对活跃在黎巴嫩南部的真主党和其他非国家武装团体,实现更高效的先发制人。哪怕目标是平民区,以色列也不用考虑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秘书长

而且,没有了联合国维和部队,以色列军队在进行军事行动时,相对减少了外界的压力与干预。这意味着,它能在对抗边境安全挑战时,更加果断,不必过分担忧因行动造成的附带损伤而遭受国际舆论的广泛批判,尤其是有关违反战争法或侵犯人权的指控。

同时,也能提高情报搜集的效率。在没有联合维和部队的阻拦和监控,以色列可以独立运作,不受信息共享规则的束缚,加快情报获取流程,提高对敌情掌握的速度与精度,为其军事指挥系统提供有力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色列

但这样的行为,也会给以色列带来负面影响。首先是国家形象与信誉损失,单方面驱逐维和部队,损害了以色列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使其被认为违背国际共识,对和平进程持消极态度,还可能引发广泛的外交抵制,甚至经济制裁,弱化其在区域内的政治地位与影响力。

其次是多边关系的复杂化,此举可能引发以色列与多个国家的外交僵局,特别是那些对维和部队高度支持的西方大国,它们或采取强硬回应,使以色列陷入外交孤立,面临前所未有的外交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军

再次是以色列社会心理层面的深层次影响,包括内部民意分化加剧。在国内层面上,强硬的军事手段往往会加剧社会的两极分化。温和派与和平主义者可能对政府采取的激进步骤持有异议,呼吁回归对话与和解道路,导致政府与民间出现信任鸿沟,社会凝聚力面临考验。

然后是恐惧蔓延,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驱逐维和部队意味着战火重燃的可能性加大,生活在恐惧与不确定性中,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诱发心理健康问题,影响代际传递,造成长期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总理

最后,攻击联合国维和部队公然违犯《联合国宪章》及国际人道法的基本准则,标志着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挑衅。这样的行为很可能导致国际刑事法院的调查与起诉,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战争罪的指控。

其次,世界各国几乎一致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攻击行为将引发全球范围内强烈的愤慨与谴责,可能导致外交渠道的关闭,以及一系列的双边或多边制裁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贸易禁运、资产冻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