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入土为安”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在云南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的入口处,两架白骨并排 “站立”。
他们曾是一对夫妻,生前并肩行医,救死扶伤。
在生命的尽头,他们毅然选择捐献遗体,14 年后,以这样特殊的方式 “重逢”。
富家女爱上寒门医学生
在20世纪40年代的云南昆明,年轻的胡素秋常常吸引着周围人关注的目光。
她出身于一个显赫的家庭,父亲胡瑛是云南著名的将领,曾参加过辛亥革命,威望极高。
胡家门第显赫,胡素秋从小便享受着优渥的生活。
她自小聪颖,学业优异,更兼容貌端庄秀丽,父母和家人视她为掌上明珠。
从她步入成年的那一刻起,胡家的门槛几乎被络绎不绝的提亲者踏破,各种名门子弟、学成归国的才俊皆希望能赢得她的青睐。
许多人都以为她会和一个名门公子结成良缘,但她的心中却早已悄然倾向了另一位截然不同的男子。
这个男子就是李秉权,出身贫寒,几乎与“富贵”二字无缘,他的家境坎坷,父母早逝,由兄嫂抚养成人。
这样的生活虽磨炼了他的心智,却也在他身上留下了贫穷的痕迹。
即便如此,他却不曾因此放弃学业,自打进入云南大学医学院后,李秉权几乎把所有时间都奉献给了书本。
没有钱买昂贵的教科书,他便依赖图书馆的一切资源,白天在那里专心致志地自学,晚上当图书馆闭馆后,他便在学校外的一家茶馆买上一杯白水,在那微弱的灯光下继续埋头苦读。
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李秉权从未退缩,正是这种刻苦,让他在医学院的同学中显得格外出类拔萃。
或许是机缘巧合,胡素秋逐渐注意到了这个身材挺拔、眉目坚毅的年轻人,慢慢地,她发现自己心里对他产生了一种特殊的情感。
胡素秋的家人得知她对这个寒门子弟动了真情后,极力反对,认为她选的对象既无权势也无财力,根本不符合她的身份。
但胡素秋性格中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越是受到反对,她的心意反而越坚定。
她认为,婚姻不应由身份决定,而应该建立在彼此的理解和志同道合的基础上。
她欣赏李秉权的勤奋与自律,为了争取与他在一起的机会,胡素秋多次耐心地向父母解释自己选择的理由,坚决表明她对李秉权的感情。
经过长时间的坚持,家人终于被她的坚定打动,不再阻挠。
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胡素秋为此放弃了荣华富贵,毅然选择了自己认定的爱情。
这种超越门第之见的爱情在当时的社会里少见且震撼人心,甚至在学校里引起了不小的议论。
但胡素秋和李秉权并不在乎他人的眼光,李秉权为了表达对胡素秋的爱意,曾将自己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买下一支派克钢笔,作为求婚信物送给她。
对于他而言,这支钢笔承载着他能给出的最珍贵的心意,而胡素秋在接过钢笔时,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他的求婚。
她并不在乎求婚礼物的轻重,而是重视他为她倾尽所有的诚意。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钟声回荡在大地上,这对志同道合的年轻人,也在这一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彼此交换誓言后,他们并肩踏上了共同的医学道路,正是这份因理想相知的爱情让他们走过了一生的风风雨雨,日后更在医学界创造出一段传奇佳话。
并肩行医,成就医学佳话
婚后,胡素秋和李秉权这对新婚夫妻,几乎没有过属于自己的“蜜月时光”。
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刚刚成立,医师资源极度匮乏,这对年轻的夫妇毫无怨言地扎根医院,他们不是并肩去游山玩水,而是并肩在手术台上,迎接一场场生死攸关的挑战。
李秉权选择的是神经外科,这在当时的中国尚属新兴领域,几乎没有成熟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为了帮助更多患者,他积极推动医院成立了云南省首个脑神经门诊,这项开创性的举措让他成了云南省“开颅第一人”,奠定了他在神经外科领域的地位。
从那时起,他日复一日地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抢救了无数濒临绝望的患者,他还在国内率先完成了一例复杂的双头畸形手术。
胡素秋的选择同样不容小觑,她专攻妇产科,当时这个科目常常面临着棘手的生理问题,以及落后的医疗设备,给产妇和新生儿带来许多风险。
为了填补云南地区妇产科理论的空白,她自发编写了《妇女更年期卫生》讲义,这不仅是云南省的首部相关教材,更在全国医学界具有重要意义。
胡素秋用自己的一生,守护着成千上万名妇女的健康,为无数个家庭带来新生的希望,在云南广袤的大地上,她成为了一位受到无数人尊敬的“妇产科学家”。
胡素秋和李秉权
在日常生活中,这对夫妻的生活简朴到近乎清苦。
医院的宿舍成了他们的家,家中陈设简单,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工作和生活。
即使在节日里,他们也鲜有团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是各自在食堂匆匆用餐,然后又投入到各自的岗位上。
哪怕偶尔在家里见上一面,他们谈论的内容也总是围绕着医院里的病例,探讨新的治疗方案或技术突破。
家里的桌子上永远堆满了各类医学书籍、病例报告和学术论文,对外人来说,他们的对话如同医学研讨会,但对他们而言,这就是最自然的“夫妻对话”。
一次年夜饭,他们难得都能抽出空来在家共进晚餐,桌上虽然没有山珍海味,但胡素秋端起简单的饭菜,看着满脸疲惫的李秉权,轻声说道:“你总是那么拼命,有时候也该休息一下。”
李秉权只是笑了笑,握住她的手:“生病的人还等着我们呢。能多治一个是一个,我停不下来。”
两人相视一笑,眼神中充满理解与默契,仿佛千言万语都无需再说,这样的生活虽缺乏浪漫,但在他们的心里,这份共度的时光已弥足珍贵。
这对伉俪医生不仅是医院里的顶梁柱,也是同事和学生们眼中的榜样。
每当遇到紧急手术,李秉权总是冲在最前面,不分昼夜地为患者操刀。
他在一次手术中,长时间地站立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到晕倒,最后被护士和助手搀扶着离开手术室,恢复后他立刻回到岗位,继续参与抢救工作。
医院的年轻医生们看在眼里,深受震撼,李秉权用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让无数同行对他心生敬意。
胡素秋在妇产科的工作同样艰辛,她不仅为女性患者治疗,还主动去偏远地区义诊,为那里的妇女普及健康知识。
在她的推动下,妇产科逐步建立了针对女性更年期健康管理的初步规范。
对她来说,医学是一生的追求,治病救人是她生命的意义所在,即使疾病和体力的透支让她屡屡住院,她也从未退缩,每次恢复后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去。
几十年间,这对夫妻医生救治了无数患者,在无数个急诊和夜班中,他们逐渐从青丝熬到白发,却从未因艰辛而抱怨。
以身作则,子女们的“隐形教育”
李秉权和胡素秋并没有刻意给孩子们灌输什么道理,甚至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也很少有时间与孩子进行深入的交流。
但夫妻二人以身作则,把责任、奉献和无怨无悔的精神深深地刻进了子女们的心里,成为了孩子们最深刻的“隐形教育”。
孩子们的生活中,医院几乎就是“家”的一部分。
李秉权和胡素秋时常在深夜接到急诊电话,一声声急促的呼唤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听到“急诊”的叫唤,李秉权立刻从床上弹起,穿上白大褂,匆匆离开家门,这样的场景孩子们已经见过太多次,甚至在梦里他们都能听到父亲脚步匆匆远去的声音。
对其他孩子来说,家长会、亲子活动、周末郊游是平常事,而对李家孩子来说,他们最常听到的是父母对病人的挂念,以及父亲母亲争分夺秒赶往手术室的脚步声。
有一年的大年三十,正是家家户户团聚的时刻,李秉权和胡素秋本计划难得地和孩子们一起吃顿年夜饭。
但就在饭菜刚端上桌时,急诊室电话突然响起。李秉权接到通知,有一名重伤患者需要立即手术,二话不说便放下碗筷,拿起医药箱往门外跑。
胡素秋则留在家中照顾孩子们,孩子们也不再抱怨,默默地端起碗筷吃饭,他们早已明白,在父母的世界里,救人是第一位的。
年幼的他们虽然有些失落,但从未对父母有过埋怨,因为他们早已理解父母的选择,也因此渐渐明白了“医者仁心”的真正含义。
孩子们从小就习惯了自力更生,尤其是长女李晴霞,从十岁起就学会了自己买菜做饭,她还会照顾弟弟妹妹,把他们送到学校,给他们检查作业。
有一次,李秉权正在医院忙着一场长时间的手术,胡素秋也因义诊出差在外。
年幼的李晴霞独自在家照看弟弟妹妹,正当她准备为弟弟李向新煮点晚饭时,却发现弟弟躺在床上脸色苍白,身体冰冷,她连喊几声都没有反应。
李晴霞感到不妙,她并没有慌张,而是镇定地穿好衣服,一路小跑到医院找父亲。
李秉权闻讯赶来,迅速将儿子送往急诊室,才发现弟弟患上了急性中毒型痢疾,多亏了姐姐的冷静和机智,弟弟才得以获救。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孩子们从小就被“耳濡目染”。
他们知道,医院里的病人、手术台上的急救、那些日夜守候的病患家属……这些场景他们都熟悉,甚至在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如何处理一些简单的应急情况。
李家三兄妹中,长子李向新成年后选择了继承父亲的事业,成为一名医生。
他坦言,小时候,他曾因为父母的缺席而感到不解甚至有些怨怼,但随着年纪的增长,他逐渐理解了父母。
他回忆起那些父亲母亲深夜赶赴手术室的背影,那一刻他深知,自己也要走上这条医学之路,像父母一样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
用遗体继续守护医学
2005年,李秉权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弥留之际,这位在医学领域奉献一生的老人平静地对家人交代了自己的遗愿:他希望死后将遗体捐献给母校昆明医科大学,以供学生们解剖学习和医学研究。
作为云南省的“神经外科之父”,他深知,医学是一门永远需要传承与实践的学科,而遗体标本则是最直观的教学资源。
在李秉权的眼中,学生们在他身上练习解剖操作,比生前的任何一次手术都重要。
这样的想法在旁人看来或许难以理解,甚至不可思议,但对于李秉权来说,这是医生一生使命的延续。
当他第一次向家人提出这个请求时,孩子们和亲戚都难以接受,甚至反对。
毕竟,传统观念里,入土为安是对逝者的尊重,没有墓地,没有坟头,他们该去哪里祭拜?
可面对亲人们的疑虑,李秉权没有动摇。他用微弱的声音说道:“身为医生,生前救人是责任,死后也应当继续为医学事业贡献自己。”
他的态度是那样坚定,深深触动了家人,妻子胡素秋是唯一理解他的人,她轻轻握住丈夫的手,说道:“你放心”。正是这句话,让李秉权含笑而逝。
胡素秋遵循丈夫的遗愿,将他的遗体捐献给母校,2005年3月9日,云南神经外科的奠基者李秉权教授去世,享年83岁。
他是云南省第一位无偿捐献遗体的医学教授,他的骨骼被制成标本,陈列在昆明医科大学的生命科学馆中,成为学生们学习的珍贵资源。
每一个来这里参观、学习的学生,都会在这具骨架面前停下脚步,怀着敬意鞠躬,向这位默默奉献的“无言良师”致敬。
丈夫离开后的日子,胡素秋陷入了无尽的思念中,为了不让思念打扰到孩子们,她选择继续留在两人共同生活的家中。
家里的每一个角落,都保留着丈夫在世时的模样,书桌上摆放着他曾翻阅的医学书籍,衣柜里还挂着他的白大褂。
胡素秋不止一次地对孩子们说:“这里有你们父亲的气息,只有在这里,我才能感觉他还在我身边。”
她知道,丈夫并未真正离开,他只是用另一种方式陪伴着她,陪伴着他们一生所爱的医学事业。
十年后的2015年,胡素秋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在她的遗嘱中,她再次表达了和丈夫一样的意愿: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母校,骨架要与丈夫的骨架并排摆放。
这是她最后的愿望,临终前,她轻声说道:“这样我就可以继续陪着他了。”
对胡素秋而言,生死不过是一道门,跨过去,依然能与心爱的人并肩而立,为医学事业做最后的贡献。
胡素秋去世后,家人依照她的遗愿将遗体捐献,昆明医科大学的工作人员将她的骨架精心制成标本,她的骨架被摆放在丈夫李秉权的旁边,他们并排而立,仿佛生前并肩行医的模样。
2019年9月25日,胡素秋的骨架标本正式完成,经过十四年的等待,这对生前为医学奉献一生的伴侣终于在母校“重逢”,用一种独特而感人的方式实现了生死相依的诺言。
每一位走进科学馆的学生或参观者,都会被这对伉俪的故事所震撼,默默在他们的骨架前驻足,向这对无私奉献的“无言良师”表达深深的敬意。
许多学生表示,每当看到他们的骨架标本,内心便会提醒自己作为一名医者所承担的使命。
这对伉俪用生命的最后一程,将“医者仁心”的意义诠释到了极致,他们的骨架标本静静地矗立在科学馆中,用一种无言的方式,继续守护着他们一生所爱的医学事业。
本文创作宗旨是传播正能量,杜绝任何低俗或违规内容。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