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漫步平邑县柏林镇罗圈峪村,路面干净整洁,处处绿意点缀,既有小菜园、小花园,也有小果园、小苗圃,村中没有空闲的犄角旮旯,墙面上随处可见的红色文化彩绘讲述着“红色沂蒙山 英雄罗圈峪”的故事。
记者了解到,罗圈峪村是一个有故事的红色小山村。村庄始建于清朝末期,因三面环山、一面穿河,形似罗圈而得名。抗日战争时期,有一名叫杜方平的战士在一次战斗中身负重伤,村民拆下自家门板作为担架,将其安全转移,进行救治。解放后,杜方平没有忘记这个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小山村,先后为村里捐款捐物60万元,修路、架电、修建希望小学……
“红色资源被挖掘和激活,有了精神支撑后,我们又将目光放在了村容村貌提升上面。”罗圈峪村村支部书记崔依雷介绍,他们充分利用空闲废弃地和卫生死角,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因地就势建设小菜园、小花园、小公园、小果园、小苗圃“五小园”,彻底解决了边角地荒废,堆放柴草垃圾的脏乱现象,既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又为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菜篮子”,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目前,全村已打造小菜园95处、小花园17处、小公园5处、小果园24处、小苗圃园12处。
村庄人居环境的提升,更是采用了“花小钱办实事”的办法。“我们村党员24名,其中60岁以上的老党员12名,占半数,且大多都会石匠活,于是我们就地取材,发动老党员参与到花池砌垒、园地整理等建设中。”崔依雷介绍道,群众又自发从河道捡拾鹅卵石点缀装饰,村中一幅“派兵到山东”的墙绘就是一位村幼儿园老师利用假期和她的同学一起创造的。
“小方法”实现了“大成效”,切实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与“气质”,如何维护保持住,后期管护难题又摆到了面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罗圈峪村整合公益性岗位、志愿者、党员群众队伍,积极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同时为进一步激发群众参与度,实行了地块认领机制,即谁认领、谁参与、谁管理、谁受益,通过“先认领、后建设”这一举措,点燃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同时还创新了党员包保区。村里长期在家的党员一共有5名,全村一共237户,平均一个党员联系40户,他们除了对环境卫生问题不定时走访外,还负责邻里纠纷调节等事项。老党员崔纪杰负责的地方曾经是村里最大的垃圾场,现在已经改建成了花园,建设有凉亭,每天他路过都会观察一遍,随手将垃圾捡起;如果发现有大的损坏,就及时汇报给村里,申请维修。
“我们充分发挥党员的带动作用,老党员们发挥着余热,也很积极,整个村庄人居环境治理和维护做到了全覆盖、无死角。”崔依雷最后总结道。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报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刘平 陈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