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Sandro Halank, Wikimedia Commons、pexels
撰文 | 阿娴
审校|Ziv
在【万物辟谣】这个栏目中,我们将为你揭示近期流传的科学、技术、自然等领域的谣言和误解,纠正错误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练举重会越练越矮、影响身高?
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举重队的李雯雯夺得女子81公斤以上级金牌,李发彬夺得男子61公斤级金牌……虽然说中国是举重强国,但举重乃至力量训练的普及度,相比于其他运动(篮球、游泳、羽毛球)来说非常低,也造成了长久以来人们对于举重有着非常多的误解和谣言!
其中一条 就是:从小练习举重,会阻碍身高发育或者把人压矮。
国际奥委会公布了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的初步设项,拳击、举重、现代五项均不在28个项目之列。 |pxhere
毕竟,举重需要将又大又重、动辄几十公斤的杠铃扛在肩上,甚至举过头顶,很容易给人造成一种“的确会把人压矮”的错觉,再加上举重运动员的身高确实普遍低于其他项目的运动员,很容易让人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但事实上, 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举重会阻碍生长 ,在正确的指导下、以正确的方式举重,阻力训练反而可以帮助青少年锻炼协调性和力量。
例如,2016年,Frontiers in Physi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年轻运动员进行阻力训练有利于长期健康和运动表现。美国儿科学会在2020年的一份临床报告指出,设计合理的阻力训练计划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线性生长、生长板健康或心血管系统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图源@HealthiPet 爱吸派
不过,2009年《体育健康》杂志上的另一项研究也指出,青少年进行举重或力量训练时产生的伤害主要是由于 设备使用不当、重量不合适、技术不当或缺乏有经验的成年人监督 造成的,而不是由于举重本身这项运动造成的。
从人体形态学来说,我们的身高是由骨骼的长度,尤其是长骨的生长情况决定的,比如大腿的股骨和前臂的尺骨和桡骨等,它们支撑着身体的重量,与肌肉和关节协同工作,使身体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图源Wikimedia Commons
长骨两端有骨骺,骨骺的末端由透明软骨组织(又名骺板,俗称生长板)所包覆。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受到脑下垂体前叶分泌的生长激素的刺激,骺板的软骨细胞不断繁殖生长,让骨头变长,然后被硬质的骨组织取代,也就是长高了。
长骨的结构,以股骨为例。|GnolizX,Wikimedia Commons
由此可见, 骺板是人体骨骼中最后变硬的部分 ,在孩子青春期尾声时(大约17至20岁)便会自然闭合而停止分裂, 我们长骨也就不会再增长,人体基本不会再长高了。而练习举重的青少年,一般都是17岁之前,那时候孩子骨骼中的骺板还没有发育完全,较为脆弱。如果举重方式不当,就可能会损伤骺板,影响骨骼生长。
至于为什么打篮球的男生个子普遍较高,练习举重的人普遍较矮,那是因为每项运动都需要特殊的生理结构要求。比如跳高运动员普遍瘦长、游泳运动员圆肩等。举重是一项克服重力的运动,比的是在相同的体重下,谁的力气大。个子越高需要提升重量的垂直距离就越大,所要消耗的能量就越大,而 身高偏矮、身形偏壮的人重心较低,举起来也就更稳 ,这样的人在举重这项运动中更占优势,教练也会更偏向于选拔这类人群。
其实,生活中的许多谣言都能在《万物》杂志中得到科学的解答。
像这篇文章提到的“练举重会越练越矮”,在 2024年11月《万物》杂志的 【趣问万物】栏目中就有解释,你还可以读一读其他的问题,破除生活中的常见谣言。
比如,水母没有心脏(真的), 下雪天从来不打雷闪电(假的)......
快点一键转发给“相亲相爱一家人”群里!
很多人或许曾听过“献血有害健康”、“献血会伤害元气”的谣言,在杂志中《为什么要输血?》一文中你将了解到献血的机制,血液是如何进入你的体内,以及哪些血型之间不可以互相输血。快来看看吧!
你献过血吗?|Joshua/Yoon Hernandez,flicker
更多和杂志相关的订阅内容、活动信息, 请关注【万物杂志】微信公众号 。
现在订阅2024~2025年《万物》杂志
可免费获赠
万物全年 音频节目
还有更多好礼等你开启!
参考资料:
[1]https://www.nike.com/a/can-weight-lifting-stunt-growth
[2]https://publications.aap.org/pediatrics/article/145/6/e20201011/76942/Resistance-Training-for-Children-and-Adolescents?autologincheck=redirected
[3]https://sports.sohu.com/20170602/n495384679.shtml
[4]https://news.qq.com/rain/a/SPO2021082001666400?no-redirect=1
[5]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5%B7%E9%AA%A8
原创文章版权归微信公众号
“把科学带回家”所有
转载请联系:bd@wanwuweb.com
凡本公众号转载、引用的文章 、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因此产生相关后果,由版权所有人、原始发布者和内容提供者承担,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我们,点亮在看,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