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渔梁工匠》

张凤源,1925年出生,原在四川省工作,1978年回到法库县磷肥厂,先后任生产股长、主管技术副厂长,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磷肥厂的大专家”。

他在学校所学的是化工机械专业,毕业后在工厂工作20多年也一直搞化工机械。到磷肥厂后,由于厂里技术力量单薄,便让他负责市场技术改造。他虽然对化工工艺不太熟悉,但他不怕困难,刻苦钻研,勇敢地承担起工艺改造这项光荣任务。在对开原化工厂、新金(现为普兰店)和金县(现为大连金州区)磷肥厂考察之后,结合磷肥厂实际情况,于1981 年9月将干法生产工艺改成湿法工艺,一次试车成功,所生产的磷肥质量达到国家标准,受到各级领导的赞扬。

湿法生产磷肥,提高了生产能力,由原来年产2. 5万吨增加到5万吨,磷肥转化率由原来的82.5%提高到91%。同时,改善了劳动条件,消除了粉尘污染,降低了尾气含氟量,减少了对人身和农田的危害,解决了干法生产矿石必须晾晒的矛盾,节省了生产用工,降低了电耗,全年可节省用电1万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82年,为了及早完成磷肥厂硫酸改造项目的设计工作,他春节期间不休息,夜以继日的工作,终于提前完成了任务,体现出一名知识分子的高度责任感。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在改革工艺或设备时,都要先征求各方人员的意见,然后再搞设计,所以设计快、投产快、见效快。原来磷肥车间搅拌桨叶是铸铁的,外面涂耐酸水泥,每星期需要更换一次,消耗了大量的铸铁,对生产影响很大。经他设计改制衬胶,使用时间可延长到一个季度。尾气水洗槽拨水轮等部 件原来都涂环氧树脂,都已改成衬胶,全年可节省资金7000元。

1982、1988年,他被法库县政府授予“法库县劳动模范”称号。1989年,他被铁岭市政府授予“铁岭市劳动模范称号。

若喜欢,请点个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