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资料图)
ESG政策
生态环境部:推进我国碳足迹核算标准规则国际交流互认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夏应显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相关部门,落实《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的任务要求,持续建设“两大基石”和“三项制度”,推进我国碳足迹核算标准的规则国际交流互认,加快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助力美丽中国建设。据介绍,《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编绘了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的“任务书”和“施工图”,重点明确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和碳足迹因子数据库这“两大基石”,分别来解决产品碳足迹“怎么算”和“算得出”的问题;探索构建碳标识认证、产品碳足迹分级管理和信息披露“三项制度”,来实现碳足迹“算得准”、促进产品碳足迹“往下减”和实现碳足迹信息“受监督”的目标。
点评:生态环境部推进我国碳足迹核算标准规则国际交流互认,不仅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行动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而且对于推动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ESG发布
三大交易所就上市公司ESG信披“指南”征求意见
11月6日,沪深北交易所起草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对外公开征求意见。《指南》内容既包括披露要点提示和示例,也涵盖了重要概念解释、主要实施步骤、相关参考索引等,旨在推动上市公司健全治理、强化管理、提升可持续发展意识,以更好的实践推动更好的披露。据悉,《指南》本次先行设置《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和《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后续将在中国证监会统筹下,根据市场需要加快推进其他重要议题具体指南的制定,逐步实现全覆盖。
点评:三大交易所就上市公司ESG信披指南征求意见,体现监管机构对提高上市公司ESG透明度和质量的重视。ESG信披质量提升,不仅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也促进上市公司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
上交所制定推动提高上市公司ESG信披质量三年行动方案
11月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官网发布《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质量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方案提及,总体目标是力争经过三年的努力,沪市上市公司ESG治理能力、披露基础进一步巩固,《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4号——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相关要求得到有效执行,ESG报告披露数量和披露质量明显提高,主流评级机构对上市公司ESG评价评级水平整体提升,优质上市公司绿色转型融资得到有力支持,ESG金融产品支持上市公司获得合理估值,ESG关键数据数字化水平明显加强。
点评:上交所制定的行动方案,旨在加强上市公司的ESG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披露的数量和质量,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更加明智的投资决策,推动中国资本市场向更加透明、负责任和可持续方向发展。
国际碳核算核查理事会(ICAVC)正式成立
近日,为加强碳核算核查领域国际合作与发展,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携手多国技术机构和企业,共同发起成立国际碳核算核查理事会(ICAVC),并在京举行成立仪式。国际碳核算核查理事会旨在通过组织开展国内国际碳核算核查技术交流、项目合作、专题研究、标准制定、成果推广等,共同努力推动碳核算核查技术进步与业务发展,加快碳核算核查技术和经验传播,提升各方碳核算核查能力和质量。同时将致力于推进碳核算核查结果多(双)边互认和供应链碳足迹国际互认,助力国际碳市场建设,加快打造国际绿色低碳供应链。
点评:国际碳核算核查理事会(ICAVC)的成立,对于推动碳核算核查技术的进步和业务的发展至关重要,有助于加快碳核算核查技术和经验的国际传播,提升全球范围内的碳核算核查能力和质量。
ESG报告
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措施的环保上市企业比例上升至42.1%
11月5日,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的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对外发布《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据介绍,环保行业市场整体呈现稳中回暖趋势,2022年全国监测生态环保相关领域中标项目合计22611个,总中标金额13903.39亿元。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气候行动采取措施的企业明显增加。将“应对气候变化”纳入企业实质性议题管理的环保行业上市公司比例,由2023年的20%上升为2024年的42.1%。
点评:环保上市企业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的增加,不仅反映了企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加深,也表明了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气候行动纳入企业核心战略和运营决策中。这种趋势对于推动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格局初步形成
11月6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4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格局初步形成,2013—2023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下降超过85%、60%的同时,碳排放强度下降34%。中国新能源装机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约占全球的40%,是美国、欧盟和印度之和。自2020年以来,中国风电光伏连续3年新增装机超过1亿千瓦,其中2023年新增2.9亿千瓦,约占全球风电光伏新增装机的63%。
点评:中国减污降碳协同推进格局的初步形成,不仅有助于改善国内环境质量,也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了宝贵经验,展现了中国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决心和行动力。
ESG观点
新西兰贸易部长:新中可通过创新,实现农业领域“减碳”目标
11月4日,来华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新西兰贸易部长托德·麦克莱在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说:“通过科学创新,中国和新西兰都可以实现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增加农业产量的目标。”麦克莱表示,尽管新西兰与中国在农业领域的碳排放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但新中在降低农业排放、推动可持续农业等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可以在不减少生产的情况下,在很多领域找到降低碳排放的方法。”
点评:新西兰贸易部长的表态,凸显了ESG中环境维度的国际合作的重要性。通过分享最佳实践和技术创新,中新两国可以在不牺牲生产的前提下,探索降低碳排放的有效途径,为全球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树立典范。
ESG行动
《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正式印发
近日,《国家碳达峰试点(沈阳)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沈阳市将通过打造3个示范、聚焦2个环节、实施20项工作任务,加快能源低碳转型、产业绿色转型、城市发展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在碳达峰模式路径探索上形成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沈阳经验”。去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国家碳达峰试点建设方案》,明确在全国范围内选择100个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城市和园区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去年12月,首批碳达峰试点名单公布,沈阳等25个城市、长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10个园区名列其中。
点评:沈阳实施方案通过示范引领、聚焦关键环节和实施具体工作任务,旨在加速能源和产业结构的低碳转型,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沈阳经验”将为其他城市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海南发布零碳(近零碳)新标准体系建设方案
近日,海南省市场监管局发布《海南省零碳(近零碳)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海南省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修订建议和标准化路线图,为零碳(近零碳)标准体系建设提供规划指引与工作路径,加快推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方案》提出4个标准体系,为海南自贸港重点行业和领域提供全面标准支撑,主要包括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碳减排标准子体系、碳清除标准子体系和碳市场标准子体系4个一级子体系,并进一步细分为18个二级子体系和64个三级子体系。
点评:方案体现了海南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碳中和目标方面的积极探索,不仅有助于推动海南自贸港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绿色转型,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云南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成功签约
11月6日,第五届中国水土保持学术大会在云南省昆明市召开,云南省首单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在大会上成功签约。据介绍,这是西南地区金额最大的水土保持项目碳普惠交易,也是全国首次有个人自愿购买水土保持项目碳汇,实现了公众参与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的新突破。此次在会上签约的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水土保持项目碳汇交易,转让水土保持碳汇量11.56万吨,金额381.48万元。交易买方多元,共有5个单位和个人作为受让方,数量创类似交易新高。
点评:这一交易不仅体现了水土保持项目在碳减排方面的经济价值,而且标志着公众参与碳汇交易的创新突破,增强了公众对水土保持和碳减排重要性的认识。
ESG投资
首只央企ESG ETF产品发行
11月7日,首只央企ESG ETF——融通中证诚通央企ESG ETF开始发行,发行日期截至11月20日。产品跟踪指数为中证诚通央企ESG指数。该指数从国务院国资委下属央企上市公司中选取中证ESG评价三个维度计算综合得分最高的50只央企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回馈社会、公司治理优良、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央企上市公司证券整体表现。
点评:通过投资于这一ETF,投资者可以参与到央企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中。该产品的发行,还有助于提升央企的透明度和市场影响力,为其他企业树立积极榜样,推动了中国资本市场的ESG投资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