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戳上方蓝字 「李子说」关注
爱上一座城,也许为城里的一道生动的风景,为一段情感心事,为一处熟悉的地方。或许,仅仅为的只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只是爱了。
“抵天柱而枕龙眠,牵大江而引枞川”,这里是有“七省通衢”之称的文都桐城。宋李公麟《龙眠山庄图》既出,载以“桐城派”享誉文坛,黄梅音流传四海,六尺巷引古喻今...一时,桐城风物为世人神往!
桐城,周置桐国,因适合种植油桐而得名,建城于隋,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始得名,1996年8月,撤销桐城县,设立桐城市。桐城市,安徽省辖县级市,地处安徽省中部,长江下游北岸,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地、丘陵、平原构成三级阶梯地,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总面积157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市下辖12个镇、3个街道,另设有1个国家级开发区。截至2023年末,全市总人口73.6万人。
历史沿革
原始社会即有先民在此生息繁衍,胼手胝足,刀耕火种。
夏商时期,桐城属扬州之域。
周置桐国,因适宜种植油桐而得名。
夏,属扬州之域。 商,属扬州之域。
周,置桐国,为楚附庸;敬王十二年(前508年),夏,桐叛楚,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显王三十六年(前333年),楚灭越,桐国再度附楚。
秦,为舒县,隶九江郡。
西汉,初为枞阳县,隶庐江郡。文帝十六年(前164年),改称舒县。东汉,属舒和龙舒侯国,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刺史部。
晋,属舒县,先隶庐江郡,后隶扬州道,又隶晋熙郡。
南北朝,宋初为舒县,隶庐江郡;后为阴安县、吕亭左县,隶晋熙郡。齐,属晋熙郡阴安县,庐江郡舒县、吕亭左县(建元二年割晋熙属)。梁、陈,为枞阳郡枞阳县。
隋,初为枞阳县,属熙州。开皇十八年(598年),改为同安县,隶同安郡。
唐,初仍为同安县,属同安郡。至德二年(757年),因忌安禄山叛唐,去郡县名称中的“安”字,改同安郡为盛唐郡(后复为同安郡)、同安县为桐城县,此为桐城县名之始,一直沿用至今。
宋,北宋初年属舒州同安郡,政和五年(1115年),属淮南西路德庆军。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年),属安庆军,庆元元年(1195年),属安庆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江淮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属江浙行省安庆路,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属河南江北行省安庆路。
明,初属宁江府,洪武六年(1373年),属安庆府,直隶南京。
清,初属江南省安庆府,康熙六年(1667年),属安徽省安庆府。
民国元年(1912年),直隶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属安徽省安庆道,民国十七年(1928年),直属安徽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属安徽省第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皖北行署安庆行政区,并析东南乡大部分地区为桐庐县(后定名为枞阳县)。 【备注:桐城自唐至德二年始名,桐枞皆一体,直至1949年2月18日,划桐城东、南乡,庐江、无为两县少量地区设置桐庐县,至此桐枞分治。1951年更名湖东县,1955年复古名枞阳县】
1952年,改属安徽省安庆行政区。
1968年,始隶安徽省安庆地区。
1988年8月,原安庆地区和安庆市合并组建新的安庆市,桐城县隶属安庆市。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桐城撤县设立县级市。
桐城风物
六尺巷
六尺巷,现位于安徽省桐城市文昌街道文城西路。六尺巷建成于清康熙年间。据县志记载:清朝康熙皇帝时期的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在京城做官,他老家桐城的亲人起墙脚做屋时与邻居吴姓人家因地皮发生争执,家人去信请他出面处理。这位大学士看后立即回信说:“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意思很明白,就是叫家人应当退让。家人看了信以后,主动让出三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三加三等于六,这就成了“六尺巷”,也就是相当于2米宽的小巷。从此“六尺巷”在张英的家乡、现在的安徽桐城市传为美谈。
六尺巷东起西后街,全长100米,均由鹅卵石铺就。其巷南为宰相府,巷北为吴氏宅。“六尺巷”主体建筑包括巷道、东边的“礼让”石牌坊和西边的“懿德流芳”石牌坊、休闲广场、诗画照壁、假山石等。
1985年9月,六尺巷等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桐城文庙•六尺巷”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2017年1月21日,桐城市六尺巷被授牌成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安徽桐城的“六尺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也许是被“和”字哲学充盈得最宽阔的街巷之一了。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桐城六尺巷,因一个“让”字而天地宽,成为了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更是成为传统文化“以礼为先、以让为贤、以和为贵”理念的形象表达。
张英(1637—1708年),字敦复,号乐圃,又号倦圃翁,安徽省桐城人,清朝大臣,张廷玉之父。康熙二年(1663年)中举,六年中进士,选庶吉士,以丁忧乞归,期满改授编修。康熙十二年(1673年),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累迁侍读学士。康熙十六年(1677年)奉旨入直南书房,以备顾问,开清代词臣赐居禁城之先。先后累迁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摄刑部事、礼部侍郎充经筵讲官、工部尚书兼翰林院掌院学士、会试正考官、文华殿大学士等职。康熙四十年(1701年),张英以病情加重求罢,诏许致仕。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南巡,张英迎驾于淮安(今属江苏),并随驾至江宁,赐御书榜额、白金千两。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康熙复南巡,张英又迎驾清江浦,仍随驾至江宁,赐赉有加。张英壮年时即有田园之思,致仕后,伏游林下,以务农力田自娱。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10月30日)在家中病逝,享年70岁,谥号文端。
张廷玉(1672年-1755年),字衡臣,号砚斋,安徽桐城人。清康熙时任刑部左侍郎,雍正帝时曾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职。康熙末年,整治松弛的吏治,后又完善军机制度。先后任《亲征平定朔北方略》纂修官,《省方盛典》《清圣祖实录》副总裁官,《明史》《四朝国史》《大清会典》《世宗实录》总裁官。死后谥号“文和”,配享太庙,是整个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
名人故居
桐城风物
方以智故居
方以智(1611—1671年11月9日),字密之,号曼公,浮山愚者,又号鹿起,别号龙眠愚者;为僧后,改名大智,字无可,别号弘智,人称药地和尚。南直隶安庆府桐城人(今安徽枞阳浮山陆庄人),明末著名思想家、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方以智为“明末四公子”之一,家学渊源,博采众长,主张中西合璧,儒、释、道三教归一。他对于经学、哲学、文字和音韵学、医药学、物理学都有深入研究,并写有专著。他总结汉唐宋明以来易学的发展,讨论了一系列哲学问题,从象数之学的角度,在易学史上建立起一套本体论的体系。但由于以河洛之学和先天易学解说《周易》经传,又将象数之学推向了极端,遭到义理学派和考据学派的抨击,引发了否定图书之学的思潮。其一生著述400余万言,多有散佚,存世作品数十种,内容所及文、史、哲、地、医药、物理。
方以智,九岁能文,二十岁著书数万言。以文会友,与陈贞慧、侯方域、冒襄等交往密切,议政论文,是为著名的“明季四公子”。崇祯十三年(1640)中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出入禁廷,尽阅内府文献典籍,常与汤若望讨论医学、天文等科学。后脱离宦海,削发为僧,云游各地,著书立说,倾心书画,娱情山水之间。清康熙十年(1671)三月,因“粤难”被捕。十月七日,由庐陵押赴岭南途中,船至万安惶恐滩,卒于舟中。
方以智在哲学、文学、书画、音韵、天文、地理、律学、医药、物理等方面有系统的研究,他在我国历史上首次把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物理)、社会科学(宰学)、哲学(物之至理)三大类。在哲学上提出“宙(时间)轮于宇(空间)”的见解。第一次提出“合二而一”的命题,揭示事物的对立统一运动规律,强调哲学与科学的辩证关系,即名“寓通几于质测之中”。他的分光实验比牛顿从事这项工作早30余年。在文学上,他主张端本于经,练要于史,修辞于汉,析理于宋,对后来桐城派散文理论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著有《通雅》、《切韵源流》、《浮山文集前后编》、《五言古诗》、《易学纲宗》、《诸子蟠有》、《物理小识》、《药地饱庄》等五十多种、百万余言的传世之作。
方以智故居,原名廷尉第。宋元之际,方以智始祖方德益,由休宁、池口迁桐城。传至六世方自勉,子孙崛起,多人成为进士,都谏王瑞题其门曰“桂林”,桐城桂林方氏由此兴起。至方以智为桂林方氏第十四世。其曾祖父方学渐为著名理学家,以布衣主文坛讲席20余年,开桐城设馆讲学之先河,学者私谥明善先生。祖父方大镇,为明万历进士,官至京畿按察,大理寺卿及户部主事,在城内凤仪里(即今址)构筑廷尉第。父方孔炤亦为明万历进士,官右佥都御史。方叔文先生编写的《方密之先生年谱》援引《方氏宗谱》记载:“明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公生。是年十月二十六日,密之公生于安徽桐城廷尉第。时曾祖明善公尚健在,命名曰东林,公父贞述公(孔炤)《辛亥生男,命名东林》诗云:“小子既抱子,我祖相其面,名之曰东林,将来磨铁砚”。明万历四十五年,丁巳(1617)方以智七岁时,第一次离开桐城故居,“随尊人经栈道,见峨嵋”(任道斌编著《方以智年谱》下同),明天启二年,壬戌(1622)9月11日方以智母吴令仪卒,仲姑方维仪将他接回故里精心哺育,悉心教诲达八年。天启三年,十三岁时,他第二次离开故居,随父宦游京师,驰驱齐鲁,饱览名山大川。二十岁时他考订平日所闻,在故居完成《物理小识》稿。于泽园著《为杨雄与桓谭书》。二十三岁时,汇《拟求贤诏》、《拟上求治书》、《文论》、《结客赋》、《九将》诸篇,成《稽古堂初集》,奉父命求正何如宠、陈仁锡,得两老人之序。同年秋,离开故里,会试南京,主金陵广业之社,以文会友。其后,他寓居南京,流离岭南、闭关南京,庐墓合山、禅游江西,青原山,逝于万安惶恐滩。其间他数次返回故里。流离中时露思乡之情。
廷尉第,又名远心堂,即今之潇洒园。又据《艺文志·方密之先生年谱》:“康熙二十五年,丙寅(1686)火灾,远心堂书楼焚毁,潇洒公(正瑗)重葺。” 方正瑗,方以智三子方中履之子,康熙举人,曾官陕西潼商道,仕途困倦,寄情山水,潇洒不羁,人称潇洒公,署其所居曰“潇洒园”。邑人都御史姚元之曾为潇洒园撰联曰:“鱼飞鸢跃漆园吏,水峙山流太史公”。光绪七年(1881),清人彭玉麟曾书赠方氏后人“潇洒园”横批一幅,今收藏在桐城市博物馆。方以智故居坐落桐城凤仪里,南北长49米,东西宽45米,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由南至北现存房屋四进,西头脚屋为东西向建筑单元。系木构架抬梁式建筑。北头两进隔院落相对,均为八开间,每间长7米,宽3.8米,面积26.6平方米。两进面对院落均有长廊,面积64.4平方米。南头两进隔院落相向面南。中心两进之间设天井。
方以智故居为安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附:方以智墓(枞阳)
方以智逝世后,共有三座墓:江西青原山为衣钵墓;浮山华严寺后为爪发塔;浮山北麓白沙岭“金牛架轭”地为肉身墓。
方以智墓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城东北的浮山北麓。墓地坐南朝北,依山傍水,由墓冢、祭坛、拜台三部分构成,占地二百一十平方米。墓冢以花岗石相围,墓碑竖于《生事略碑》后,碑上因方氏子孙尊先生反清之志,未署清帝年号。左侧为潘氏夫人之墓。方以智墓冢前为石砌祭坛,并立有近人书刻《方密之先生事略碑》,西边配石刻对联:“博学清操重百世,名山胜水共千秋”。以下依次建拜台三道,迎出山脚。拜台前均有白石栏杆。其第一道拜台有石狮一对,分立左右。台下右侧立大理石标志碑一块。四周松青柏绿,郁郁葱葱,整个墓地居高临下,气势开阔,肃穆庄重。方以智墓为安徽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戴名世故里
戴名世故里位于“十八里长岗”西北1公里的孔城镇清水村。坐东朝西,面积4662平方米。村前有一口半月形水塘,名“清水塘”。名世获罪后,家人及族人投塘自尽,后称“鬼塘”。村东、南、西环农田,北为荒丘。
村外绿树环合,村内屋瓦接堞,幽雅怡人。据《戴氏宗谱》载,明代其六世祖南居公迁居于此,翰墨传家,以“以笔代耕,以砚代田”,故名砚庄。戴名世出生于此,度过大半辈生涯,曾写《砚庄记》一文叙其事。戴名世故居,在村庄北面,原有房屋两进,前后各五开间,两侧筑墙相连,中成院落。
康熙五十年(1711)名世入狱后,房屋拆毁,基场尚存。
戴名世20岁授街养亲,27岁所作时文为天下传育,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应级试,二十六年,以贡生考补正兰旗教习,授知县,因愤于“悠悠斯世,无可与语”,不就;漫游燕、越、齐、 鲁、越之间。
康熙五十年(1711年),左都御史赵申乔,据《南山集·致余生书》中引述南明抗清事迹,参戴名世 “倒置是非,语多狂悖”,“祈敕部严加议处,以为狂妄不敬之戒”——由是,《南山集》案发,被录下狱。五十三年三月六日被杀于市,史称“南山案”,戴名世后归葬故里,立墓碑文曰“戴南山墓”。
桐城风物
姚莹故居
姚莹故居坐落于桐城市区寺巷内。故居旧时面积广阔,有厅、堂、轩、楼及院落。院落中植有竹、石榴、红绿梅、红白月季等花卉,太湖石点缀其间。前轩有联曰:“门临青竹邀君子,窗有红梅见故人”。故居东抵大宁寺、南至善庆庵、西齐寺巷、北抵北大街。现仅存四合院式核心建筑。该建筑坐北朝南,前后二进,东西厢房,中间夹一院落,四周环廊,前后左右对称排列,布局规整。故居结构为木构架抬梁建筑。撑拱承檐,槅扇门窗,雕花装饰。两坡屋面、青灰小瓦,砖铺迴廊。具有桐城典型民居风格。
姚莹(1785—1853),字石甫,一字明叔,晚号展和、幸翁。师事叔祖姚鼐,少有匡世之志。嘉庆十三年(1808)中进士。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侵华,进犯台湾。姚莹奉特旨任台湾道,加按察使衔,与总兵达洪阿协力防守,三挫英军。毁英船,俘英军百数十人,缴获炮械无数,收复失地。清廷闻捷,传旨奖赏,诏赐姚莹为云骑都尉,进阶二品。敌酋愤台湾之耻,构词诬陷,谓其“镇道冒功,妄杀遭风难夷”。主和大臣及闽督亦忌其功,交章-,将镇道二公逮系入狱。道光虽屈于英寇淫威,但亦知其冤,不数日,将姚莹以同知知州发四川。其间他跋冰山,穿雪谷,步行数千里两入西藏,平息两呼图克图之争。咸丰继位,诏命为广西按察使。同治三年(1853)卒于湖南。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东溟文集》、《奏稿》、《后湘诗集》、《东槎纪略》、《寸阴丛录》、《姚氏先德传》、《遗稿》、《中复堂全集》传世。
姚莹故居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姚元之旧馆
姚元之旧馆,坐落桐城市北街小学内。姚元之(1776~1852),字伯昂,号荐青,桐城人,嘉庆进士,画家,官至左都御史。其旧馆现存三组建筑:前楼、东西厢房、后楼。前后楼之间,东西厢房,中成院落,称为“前院”。后楼后,有长方形院落,称为“后院”。整个建筑长45.75米,宽20.48米,总面积为936.96平方米。
前楼面积为132.34平方米,系前后廊式建筑,木构架保护完好。楼分五开间:明间长6.7米,宽4.25米,面积为28.48平方米,两侧次间,均长6.7米,宽3.9米,面积为26.13平方米,两外侧为稍间,均长6.7米,宽3.85米,面积为25.08平方米,前后走廊均长19.75米,宽1.7米。砖铺廊面,石砌廊边,前后廊各有八根木柱,檐柱下汉白玉柱础,础上为鼓形,下为六边形,雕刻四时花卉图案。金柱柱础,上圆下方,不施雕饰。各室均板门、板壁、木地板,地板下设气孔。壁间装木窗,窗分两部分:下为固定式“井”字型横窗,镶以环形和菱形木饰,上为开启式“井”字型竖窗,嵌以卷草雕饰。廊顶设天棚,顶覆小瓦。后楼占地面积和建筑规格,均同前楼。不同者,后楼设栏杆,走廊加设楼层,木栏廊檐,挑枋设斜撑。
东西厢房各为三开间,均长4.7米,宽3.4米,面积为47.94平方米。“井”字型长窗,砖砌坎墙,对称排列,布局规整。前院呈“工”字形,东西厢房与前后楼相隔2.6米,形成“工”字的四角。院落长16米,宽8.75米,面积为140平方米。后院长20.4米,宽3米,面积为61.44平方米。后院粉墙高5.7米,小瓦顶盖施以墨绘,墙上镶砌透空花窗。
后院北,有玉兰花两株,为姚元之所植。旁有古井,“坠石,久闻宏声。”楼西,有小桥流水,假山怪石,名木翠篁,傍山建亭,名曰:“竹叶亭”,姚元之因自号“竹叶亭生”。旧馆整个建筑,保存完整,现为北街小学使用。现为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吴樾故居
吴樾故居,坐落于桐城市区西后街中段西侧延陵巷内,坐北向南,原占地面积较宽,分前厅、后厅、厢房、后院等。因年深日久,陆续改建,旧貌稍有改变。今存其幼年书房、卧室等五间平房,面阔19米,进深三间,长5.2米,面积为187平方米。系砖木抬梁结构,两坡瓦顶,前设檐廊,撑拱承檐。每室前后开窗,上为开启式竖窗,下为固定式横窗,宽敞明亮。今西头一间木窗,仍为原物。室内西山墙挂有吴樾殉难照片。
吴樾(1878--1905)字梦霞,一作孟侠,桐城人。自幼治学严谨,勤奋自励。光绪二十六年(1900),人保定高等学堂,广结爱国志士,投身民主革命。光绪二十九年(1903),任教于两江公学,协办《直隶白话报》。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保定入北京车站,炸清政府出国考察-五大臣,自身殉难,年仅二十八岁。时哀世凯督保定,吴樾殉难后,为避牵连,将吴越改名“吴樾”,沿用至今。
1913年,吴樾胞弟吴楚扶柩南归,葬于安庆西门外平头山。孙中山先生亲撰祭文,委托安徽都督孙毓筠代为祭奠。1929年,安庆辟“吴樾街”,继之,桐城故里建“吴樾祠”,城关改为“孟侠镇”,办“孟侠中学”、“孟侠小学”以示纪念。198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朱光潜故居
朱光潜故居,位于桐城中学西隅,原有专石结构房屋三间,两坡屋顶,青砖墙壁。抗战期间,美学宗师朱光潜曾在此居住。
朱光潜(1897--1986),系我国当代最负盛名的美学大师,同时又是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翻译家和教育家,享有崇高的国际声誉。朱先生学贯东西,知识渊博,造诣精深,尤以他完美的人格、高尚的情操和严谨的学风,为世人树立了一个真正学者的光辉形象。朱先生生前是第二、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政协常委,中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委员和顾问、北京大学一级教授。700余万字的著作,由安徽省出版社出版成煌煌20巨册《朱光潜全集》传世。
桐城派
桐城风物
桐城派陈列馆
桐城派陈列馆位于安庆市桐城市古城区公园路“告春及轩”内。该馆以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兴衰为主线,以重要代表作家的师承关系为顺序,纵线排列;以重要代表作家生活的时代背景、文学交流、学术贡献为块面,横向展开,汇文物精粹、历史遗存、著作版本、学术研究于一炉。
桐城派以地域而命名,主要因为其早期重要作家皆为江南安庆府桐城人。前“三祖”戴名世、方苞、刘大櫆,从未以“天下文章在桐城”自居,姚鼐更未明确言“派”。正式打出“桐城派”旗号的,是道光、咸丰年间的曾国藩,他在《欧阳生文集序》中,称道方、刘、姚善为古文辞后,说:“姚先生治其术益精。历城周永年书昌为之语曰:‘天下之文章,其在桐城乎?’由是学者多归向桐城,号桐城派。”
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上最大的散文流派,崛起于清初,亦称“桐城古文派”,世通称“桐城派”,文派以城为名,以其代表人物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的籍贯均为江南安庆府桐城得名,其四人被称为桐城派“四祖”。桐城派统领清代文坛200余年,这也使得素有“文章甲天下,冠盖满京华”的桐城获得了“文都”的美誉。
桐城派一般以康熙年间的方苞为初祖,发展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桐城派以活动于康熙至嘉庆年间的方苞、刘大櫆、姚鼐为主要代表。中期主要活动于晚清时期,主要代表有梅曾亮、方东树、曾国藩、黎庶昌、吴汝纶等人。后期主要活动于辛亥革命以后,其遗老林纾、马其昶等人固守桐城派古文与程朱义理,在新文化运动中被斥为“谬种”、“妖孽”。
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讲究义法,提倡义理,要求语言雅洁,反对俚俗。它以其文统的源远流长、文论的博大精深、著述的丰厚清正而风靡全国、享誉海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赫地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座丰碑。截至2018年3月,师事、私淑或膺服桐城派的作家,遍及中国19个省(市)计1211人,传世作品2000余种,主盟清代文坛200余年,其影响延及近代,对当代为文亦不无启迪借鉴之作用。
桐城派四祖是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鼐。自姚鼐之后,桐城派的传播代有人豪,诸如姚门杰出弟子方东树、姚莹、梅曾亮、管同、刘开,桐城派旁支—阳湖派的恽敬、张惠言、李兆洛,桐城派“中兴大将”曾国藩的“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以及末期的严复、林纡、马其昶、姚永朴、姚永概等。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钟书、朱光潜等,也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戴名世
戴名世(1653年—1713年),桐城派的先驱者,其一生的主要成就在古文创作方面,因《南山集》案罹难,留下282篇正气凛然的古文作品。他生前为了完成“振兴古文”的历史使命,对古文创作提出了一系列颇为新颖、可取的理论主张。他要求为文要“率其自然而行其所无事”,在散文创作上主张“道、法、辞三者兼备,精、气、神三者浑一”,为方、刘、姚文论的建树,从内容、形式乃至艺术风格上提供了弥足珍贵的依据,系“三祖”文论之直接源头。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明确指出戴名世“是一位古文家,桐城派古文,实推他为开山祖。”
方苞
方苞(1668年—1749年),在清代乾隆时被誉为“一代文宗”,桐城派的创始者。他首创的“义法”说,被视为“凡文之愈久而传”的根本法则,是集古今文论之大成”。“义法”说,是方苞文学理论的核心。戴名世在《答赵少宰书》,曾明确指出:“今夫立言之道莫著于《易》,《家人》之《象》曰:‘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戴名世和方苞先后同样说“言有物”,又均以《易》为根据,说明方与戴的文学主张是一脉相承的。方苞的“言有序”,指文章在艺术形式上,要结构井然严谨,行文清真雅洁。戴名世在这方面虽少于论说,但他比方年长15岁,方苞是在戴名世长达十年的直接指点、栽培下,才茁壮成长起来。清初文坛的特点是“重道轻文”、无病呻吟和摹拟剽袭,方苞一扫“臭腐”,以“言有物”、“言有序”为主要内容的“义法”说,总结了中国古文创作的历史经验,极大地促进了清初古文的发展。
刘大櫆
刘大櫆(1697年—1779年),桐城派的拓大者。他终生以教书为主要职业,与方苞、姚鼐是承上启下的师生关系,被方苞赞赏为奇才、“国士”,极力推崇,多方提携,故刘对恩师方十分敬慕。刘大櫆的文学主张是“神气”说,他在其文艺理论专著《论文偶记》中说:“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组处也;然论文而至于字句,则文之能事尽矣。盖音节者,神气之迹也;字句者,音节之矩也。神气不可见,于音节见之;音节无可准,以字句准之。”他深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如此着意以语言艺术来体现文章的“神气”,是刘大櫆的独创,因而是对方苞“义法”说的补充、拓展,也是对戴名世“精、气、神”的继承,从而丰富了桐城派的文学理论。
姚鼐
姚鼐(1732年—1815年),桐城派的集大成者。《清史稿·姚鼐传》说:“鼐工古文……所为文高洁深古,尤近欧阳修、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穗,而控原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姚鼐的文学主张的核心是“义理、考证、文章”兼长相济说,理由是唯此才能根除作者的“寡闻浅识”,过分地强调“言义理”、讲考证,从而使文学创作达到“文之至美”的境地。他进而从古文创作诸要素的客观要求出发,提出为文的“八字诀”:“神、理、气、味、格、律、声、色”,又从“文之至美”出发,从美学的角度,阐明了“阳刚、柔美”的风格论。可见姚鼐的文学理论,有相当完整的体系性和周密的理论性。他在直接继承与发展戴名世、方苞、刘大櫆的桐城派文论的同时,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和文学创作的经验进行了前无古人的总结,故“其论文比方氏更精密,所以桐城文派至姚氏而始定。”
姚鼐的门人有梅曾亮(1786年—1856年)、管同(1780年—1831年)、方东树(1772年—1851年)、姚莹(1785年—1853年)等,曾国藩《欧阳生文集序》说:“四人者为高等弟子,各以所得传授徒友,往往不绝。
梅曾亮
梅曾亮(1786年—1856年),字伯言,江苏上元(今南京)人。在姚门四大弟子中,梅曾亮是最短于考证和少谈义理而自认为“稍知者独文字耳”(《答吴子叙书》)。在《赠汪写园序》中,就强调“宁自居于文人之畸而不欲以功名之庸庸者自处”,“决其一而专处之”。在强调文学独立性的基础上,他指出了文学的特性在于“合乎古而乐乎心”(《复邹松友书》)。所谓“乐乎心”,就是指文章能使人产生一种快乐愉悦的情趣。所谓“合乎古”,其实质就是“能得其真”(《朱尚斋诗集序》)。他在《杂说》《黄香铁诗序》《太乙舟山房文集序》《吴笏庵诗集序》等文中反复强调了文学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得其真”;而“得其真”的关键在于“肖乎我”,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管同
管同(1780—1831),清代散文家。字异之。江宁上元(今南京)人。道光五年(1825)中举,入安徽巡抚邓廷桢幕。管同与同乡方东树与梅曾亮与刘开都是姚鼐高足弟子,论学为文一遵姚氏轨辙,史称“鼐门下著籍者众,惟同传法最早”(《清史稿》),梅曾亮即受管同影响,才改习古文。然管同颇能自立,论学之作,往往直言姚氏所失,曾自叹不得复见其师而更正之(《读六韬》)。张舜徽说他“虑周思密,发昔人所未发。疑古之识,殆欲度越其师”(《清人文集别录》)。所为文章,则特贵宏毅,偏重阳刚之美,“师姚先生之文而不袭其派”(邓廷桢《因寄轩集序》),但成就不及梅曾亮。
管同之文,长于议论,时有卓见。他本有志经世,然会试不中,胸怀所蓄,抒发为文。撰《拟言风俗书》、《拟筹积贮书》、《禁用洋货议》等,纵论天下大计,指陈弊端,颇中肯□,逆料事态发展,亦时具远识,传诵一时。
管同亦能为诗词,方宗诚称其诗“缔情隶事,创意造言,论者以为得苏黄之朗峻”(《管异之先生传》)。有《因寄轩诗集》、《皖水词存》等,俱未刊行。其诗仅零星见于《晚晴簃诗汇》等总集所录。已刻者有《因寄轩文集》,殁后一年,邓廷桢为之付梓,光绪五年(1879)重镌,包括初集10卷,二集6卷,补遗1卷。
方东树
方东树(1772年—1851年),字植之,安徽桐城人,有《仪卫轩文集》《昭昧詹言》等,他是桐城派的忠实继承者。在道统方面他极力宣传程朱理学,著《汉学商兑》以反对汉学,声称“余平生读书,惟于朱子之言为独契,觉其与孔、孟无二,故见人著书凡与朱子抵触者辄恚恨。”(《汉学商兑》三序)因此,他在论文时标榜程朱,鼓吹义理比他的先辈方苞、姚鼐等走得更远。这与他的前辈相比,乃至在整个桐城派中显得特别突出。方东树以卫道者著称,他的论文最大特点就是打着程朱理学的招牌,强化了桐城文派的“有物”说。
姚莹
姚莹(1785年—1853年),字石甫,一字明叔,号展和,晚号幸翁,安徽桐城人,姚鼐的侄孙。他较早就注意时务与世界大势,收购外国书籍。任台湾道时,值鸦片战争起,积极防御,击败英国侵略者,反而被诬贬官四川。曾奉命入藏处理两呼图克图之间的争端。在贬谪期间,仍努力寻求抵抗外国侵略之策,著文纵论时事,指陈得失,对英、法、俄等国情况,对印度、尼泊尔入藏交通要道以及喇嘛、天主教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所著《康輶纪行》着重考察西藏地区,警惕英国侵藏野心,建议清政府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咸丰初年,与林则徐一起起用,参加镇压太平天国的活动,病死于军中。著有《中复堂集》。
姚莹曾得姚鼐嫡传,但丰富的经历、学历与爱国思想,使他的文学理论较桐城传统较大的发展。其一是注重“经济”,也即是经世致用之学。他曾补充修正姚鼐的“义理”、“考证”、“文章”为学问三要素之说,《与吴岳卿书》提出读书作文的“要端有四:曰义理也,经济也,文章也,多闻也”。与姚鼐说比照,除了将“考证”易为更切实际的“多闻”外,更补入了“经济”为第二要端。
曾国藩
曾国藩(1811年—1872年)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梅、管、方、姚之后,桐城派的阵脚已不免散乱,尤其经过太平天国在东南一带的活动,对桐城派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也进行了猛烈了冲击。所以曾国藩在《欧阳生文集序》中详细地追叙桐城派文统时,慨叹“不闻桐城诸老之声欬也久矣”,而他也就以努力重振旗鼓自任。曾国藩故以他为中心的文派也称湘乡派,他是以镇压太平天国起家而成为摇摇欲隧的清王朝的“中兴功臣”,也为日薄西山的“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有《曾文公集》。
桐城派“中兴盟主”曾国藩的“四大弟子”:张裕钊、吴汝纶、黎庶昌、薛福成。
吴汝纶
吴汝纶(1840年—1903年),字挚甫,安徽桐城人。他在曾国藩古文“不宜说理”的基础上再前进了一步,明确表示不宜将“义理之说施之文章”(《答姚叔节》)。并在对宋学信念产生动摇的同时,对西学产生兴趣,曾主张“救时要策,自以讲习西文为务”(《与李赞臣》)。他为严复的《天演论》《原富》及多种美日学者的著作写序,在他主持的学堂里,特聘英文、日文教员,开设西学课程。他这样大张其鼓而又切切实实地倡导研习西学,都为清末思想的近代化作出了贡献。
桐城八景
"八景"之说源于宋代,据沈括《梦溪笔谈》载:度支员外郎宋迪是高手,最善画平远山水画,其得意的山水画作品有八幅,谓之"八景"。此后,骚人墨客纷纷仿效宋迪的八景风风雅。老桐城(含枞阳)当时也将本地风景优胜之地列成八景,"桐城八景"有:桐梓晴岚,练潭秋月、投子晓钟、孔城暮雪、浮山夕照、枞江夜雨、竹湖落雁、荻埠归帆(后四景现在枞阳县境内)。
下面这首《七律·桐城八景》是明代桐城儒学训导许浩写的。诗人将桐城八处景物之美盛融于一篇,像一位织锦高手,以空间为经,以时序为纬,织就了一幅桐城百里山河长卷。
七律·桐城八景
明·许浩
岚生桐梓路难寻,寻到练潭秋月沉。
投子晓钟声断续,枞江夜雨气萧森。
云迷落日浮山暝,风送归帆荻埠深。
欲向竹湖看旅雁,孔城暮雪已相侵。
95版《桐城县志》辑录了许浩题咏的八首《七绝·桐城八景》。许浩《咏桐城八景诗》共八首,每首以桐城境内一景为题,以七绝咏之。八咏篇成,八景毕见,附八景。
桐城风物
桐梓晴岚
桐梓山位于孔城镇东部,山多桐树和梓树,乔木荫浓,山滋树润,郁郁葱葱,苍岩碧涧,流水鸣禽。每当雨过天晴,青碧浮升,云蒸霞蔚,景象万千。因名"桐梓晴岚"。
桐梓晴岚
明·许浩
乔林碧涧景惟嘉,山气溟蒙若翠华。
帘卷香风久彻处,谁知清兴在诗家?
清·张骅
谁将双树作山名?最爱山光日日晴。
爽气初升林际碧,夕阳犹在望中清。
樵歌远间田歌出,潭影常澄岚影明。
自笑风尘无好景,奚囊收拾足浮生。
桐城风物
练潭秋月
练潭位于菜子湖西畔,河湾有一巨石,奇伟峥嵘,形如卧龙昂首,名龙头石,因突入河心,由是河水回漩激荡,形成深潭,澄净如练。每当秋月在天,夜空如洗,水光月色,银海浮华。因名"练潭秋月"。
练潭秋月
明·许浩
冰轮秋浸碧潭寒,水府人间好共看。
犹似骊珠见波底,料应惊起老龙蟠。
清·张骅
一轮无际不堪赏,况是平湖露白时。
易得清光涵野墅,难移幽兴到皋比。
砧声断续风来静,帆影参差客睡迟。
莫道武昌秋色好,疏狂还与此中宜。
桐城风物
投子晓钟
投子山位于桐城北郊三里许,三国吴将鲁肃于硖石(今桐城小关)一带陈兵抗曹失败后,遂将其子投送山寺为僧以避祸,后乃寺因人传而名投子寺,山因寺传而名投子山。林木参天,佛殿崔嵬,香烟缭绕,晓钟悠扬。因名"投子晓钟"。
投子晓钟
明·许浩
上方楼阁势岧峣,频把金钟云外敲。
隐隐数声天地晚,月明风细鹤归巢。
清·张骅
欲觉何曾闻晓钟,当年盛事愧难重。
可怜鹿苑封荒草,不见蜂台傍老松。
访古久无凫氏迹,搜奇惟有赵州踪。
清斋露尽蛩吟寂,惆怅花宫第一峰。
桐城风物
孔城暮雪
孔城河汇合诸山之水注入白兔湖和菜子湖,岸阔潮平,流沙沉积,形成滩头涌起,如铺如叠,光泽透明。每当暮色苍茫,夕阳返照,晶晶反射,洁白如雪。因名"孔城暮雪"。
孔城暮雪
明·许浩
朔风吹雪遍天涯,冻压江梅几树花。
野老预欢丰稔兆,更添冰水煮新茶。
清·张骅
一望空蒙远近连,家家墐户乱吹烟。
长堤柳落寒鸦集,古寺梅香老衲眠。
冻合溪流迷野渡,风清客舍冷孤毡。
村醪尽醉难为夜,高卧袁安许独贤。
桐城风物
桐城古城区
桐城古城区为桐城市(县)治所在地,已有1200余年历史。位于大别山东麓,长江北岸,地处南北交通要塞,206国道、合九铁路、沪蓉高速公路自其东郊穿过。古城坐北朝南,背依玉屏、投子、龙眠三山,旁挟石河、龙眠二水,山光水色,分外妖娆。古城初名山城,民国时改为孟侠镇,建国后定名为城关镇。
古城建造典雅,曲折回旋,有“七拐、八角、九弄、十三巷”之称。城中保存完或经修复的古建筑有:宏伟壮观,体现桐城文化特色的“文庙”;飞檐翘角,体现明清建筑特色的“东南二老街”;造型精美,具有江南风韵的“告春及轩”;五垛四孔,横跨龙眠河上的“紫来桥”;幽静肃穆,仿佛置身仙境的“静土莲社”;千年不涸,富有传奇色彩的“仙姑井”等等。
城中每走一步,就有一处名人遗存,诸如方学渐的“讲学园”,方以智故居“潇洒园”,左光斗故居“啖椒堂”及“左公祠”,张英、张廷玉“宰相府”及“六尺巷”遗址,姚鼐的“惜抱轩”及其手植的银杏树,姚元之旧馆“竹叶亭”,方东树家庙,方宗诚故居“九间楼”,吴汝纶藏书处“半山阁”,方守敦吟诗亭“凌寒亭”,以及近代革命烈士吴樾故居等等,均历历在目,展示了古城特有风姿。
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朱光潜、方东美、叶丁易、方孝岳、方令孺、马茂元、光仁洪、舒芜等也都在家乡古城留下青少年时期的足迹。著名文史学家罗哲文在考察古城时写道:“想过去冠盖满京华,文章甲天下;看今朝人文重崛起,再度领风骚。”
2021年依据国函〔2021〕113号文件,桐城市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桐城风物
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
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龙眠路2号,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既是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又是国家三级博物馆,年均接待观众约4万多人次。
截至2017年12月,安徽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藏品11000余件(单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7件,二级文物41件。该馆以收藏桐城明清名人书画为馆藏特色,尤以方以智、方苞、姚鼐、张英、张若澄等明清桐城名家书画,独具地方特色。
中国桐城文化博物馆是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优秀地县级博物馆,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桐城风物
桐城文庙
桐城文庙,亦称“圣庙”,始建于元延佑年间(1314—1320年),元末毁于兵乱。明洪武初年(1368年),开始重建于桐城市广场北端。明清两代修葺凡十九次,为元明清以来桐城孔的礼制性建筑群。1966年8月,桐城文庙的门楼被毁。1985年,开始“整旧如旧”,进行了第二十次修葺,并立碑铭文以纪。2013年3月5日,桐城文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国家文物局拨款维修桐城文庙和国家发改委拨款保护桐城文庙设施建设。2019年5月28日,桐城文庙闭馆维修6个月后重新开馆,以全新的面貌全面开放。
桐城文庙位于安徽省桐城市龙眠中路2号,地处桐城市广场北端,占地面积415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803平方米,已有近700年历史。文庙坐北朝南,文庙建筑群以大成殿为中心,以御道为中轴线。主要建筑有文庙门楼、宫墙、棂星门、泮池、泮桥(又名状元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土神祠、东西长庑等。后院设置“陛下”、月台、祭坛等附属建筑。桐城文庙既是元、明、清时期祭孔的礼制性建筑群,又是一座学宫,是桐城县学和儒学教官的衙署所在,属“庙学合一”的文教活动场所。桐城文庙是了解桐城、认知桐城派和研究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窗口。主要景点有文庙门楼,大成殿,桐城派陈列馆等。
桐城文庙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东作门
东作门是桐城旧城东门,在古时,东门乃一城之首门。现在的东作门,乃2008年由市政府在原址上重建而成。
桐城旧有隋同安土夯城,颇具规模。据《皖志述略》《桐城县志》载:宋元县治两徙,历代迭遭战火,土城顷圯。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陈于阶,邑人户部待郎盛汝谦,河南布政使吴一介营建砖城,周长三公里,城高12米,雉堞1673垛,城门楼六座,东曰“东作门”东南曰:“向阳门”,南曰:“南薰门”,西曰:“西城门”,西北曰:“宜民门”,北曰:“北拱门”。耗银21200两,三月城成。古城西北负山,东南瞰河,正园形城池,国内罕见,礼部尚书翁大立为之勒石撰记东城外。崇祯八年(1635)张献军农民起义军攻城未克。故有“铁打桐城”之称,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破城,并以县署作运筹决策之所,民国二十八年(1939)因避日寇空袭,县长罗成钧下令拆城。今城墙虽毁,城基犹存。桐城东作门,乃2008年在原址辟为长2250米,宽10米,重建而成。
桐城风物
紫来桥
紫来桥:原名桐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市区龙眠河上,东大街西入口,年代为清。桥东西走向,东接东大街,西抵紫来街。全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长方条石铺砌,呈方形。桥的迎水面设尖形分水墩,今西头第一垛分水墩不存。
紫来桥始建于宋末元初,建桥者为邑人方德益(是后来桐城派名人方苞的祖先)。明嘉靖末易木桥,名“紫来桥”,取“紫气东来”之意。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复修,名子来桥。康熙四年(1665)改木桥,后毁于洪水。雍正十二年至乾隆二年,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捐金重建石桥,邑人感其德,更名“良弼桥”。嘉庆、咸丰、同治和民国间有多次修葺,名紫来桥。1984年复修。紫来桥东西走向,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为拱券,其他四孔用长方条石铺砌,桥面有一深辙痕。桥垛设尖形分水墩,其设计科学,造型独具特色。
桐政字(1985)189号文件公布为市保单位。2017年9月22日,紫来桥被公布为安庆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龙眠山
龙眠山属大别山余脉,山势自西北向东南逶迤。其主脉贯穿桐城市龙眠乡境内,与华崖山东西相峙而立,华崖山主峰大徽尖擎天屹立,高耸云端。古代堪舆大师依据大小二龙山形状分别命名,龙头在桐北,与歧岭相望,称作龙望(旺)山;尾段在老关岭西南方,称作龙舒山;中段与华崖山并肩而立,多飞瀑溪流,称为龙窝,是龙休眠之地,此为龙眠山之来历。
龙眠河从两脉间斗折蛇行流出,沿河西岩诸多名胜古迹,李公麟的山庄别业,双宰相的园林墓葬,各路文人的石刻崖泉等,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宛若串串珍珠嵌缀其间。龙眠紫气,生发万千气象。
明许浩诗云:“大小二龙山,连延入桐城;山尽山复起,宛若龙眠形。”大小二龙山自潜山进入桐城,两脉逶迤,峰回路转,向东北蜿蜒盘旋,绵亘54公里。龙眠山是集自然山水、园林、历史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森林生态旅游公园,境内拥有龙门、碾玉峡、文和园、大龙井瀑布、赐金园等大小十六处自然与人文景观景点。
桐城风物
龙眠山庄图
《龙眠山庄图》亦称《山庄图》,是宋代杰出画家李公麟的白描山水画。画面表现的是由建德馆至垂云片的龙眠山庄图景。自西而东凡数里,岩谔隐见,泉源相属,山行者路穷于此。《宣和画谱》称《山庄图》,可以配王维《辋川图》;《佩文斋书画谱》亦说《山庄图》用王维《辋川图》的画法:"而行笔细润,乃有超越之意"。苏轼为之记,苏辙为之赋诗,凡二十首。《山庄图》既出,便为世人所珍爱。《山庄图》不仅是一幅远离尘嚣的山村风俗画卷,更体现了山庄主人思想倾向和生活情致。苏轼在《题李伯时〈山庄图〉后》说,李公麟在龙眠山,并非留意一草一木,然而《山庄图》"其神与万物交,其智与百工通。"所以他称李公麟为"有道有艺"的画家。
龙眠山庄,为北宋名画家李公麟晚年归隐龙眠山所建,位于西龙眠山李家畈,今属龙眠乡双溪村李庄。"山庄"坐北向南,面积为4000平方米,背倚高山,面临平畴,视野旷阔,龙眠河绕西侧南流,四周环筑土墙,朝南建楼门一座,两端辟东西花园,植名木奇葩。门前有一"元宝形"池塘,蓄鱼种莲。后山修竹影映,庄头古木荫翳,风景怡人,别有一番情趣。《安庆府志?山川》:"桐城龙眠山……擅江北名山之秀,宋公麟归老于此。"明末桐城文士孙中 作《过李公麟山庄旧址》诗:"居士庄犹在,园林看转移。山川浑日旧,花鸟自今时。月散花椒影,烟沉墨竹枝。闲来搜胜迹,登眺客心悲。"龙眠山庄旧址,与桐城明大司马孙鲁山别业"椒园"相距里许。明末,桐城孙卧公咏《椒园》诗中云:"山水多佳色,复忆李龙眠。"清康熙桐城诸生孙日高《怀椒园》诗亦云:"庭前即是公麟画,缅怀三径各蕉人。"桐城清大学士张英晚年归隐龙眠,筑"赐金园"于双溪,亦与此旧址相近,曾咏《补卜居龙眠山庄》诗十一首,抒发"渐喜移家位碧岑"之欢乐。
李公麟 ,北宋舒州(今安徽桐城)人。宋代杰出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1049-1106)享年五十七岁。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进士。李龙眠即李公麟,字伯时,籍贯安徽桐城,因桐城郊外有一龙眠山,李公麟曾长居于山下,所以又自号龙眠居士或龙眠山人。据《挥尘录》和《安徽通志》记载:"李公麟在元佑年间中进士,授南康长埴尉和泗洲录事参军之职。后又历任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朝奉郎等职。元符三年(公元一一〇〇年)因患手疾退出官场。"在画史书籍中,也很少找到其在重病之后"精于习画"的记载。故此,李公麟所有绘画作品能遗留传世之作如凤毛麟角,这其中大部已流落海外,致使我们无从得以欣赏到真品原件。
李公麟是北宋时期一位颇具影响的名士,其白描绘画为当世第一。《宣和画谱》第七卷在评论他的作品时赞曰:"(龙眠)尤工人物,能分别状貌,使人望而知其为廊庙、馆阁、山林、草野、闾阎、臧荻、占舆、皂隶。至于动作态度、颦伸俯仰、大小善恶、与夫东西南北之人才分点画、尊卑贵贱、咸有区别,非若世俗画工混为一律。贵贱研丑止以肥红瘦黑分之。大抵公麟以立意为先,布置缘饰为次,其成染精致,俗工或可学焉,至率略简易处,则终不近也。"苏东坡称"其神与万物交,智与百工通"。清初大家孙承泽评李公麟:"自龙眠而后未有其匹,恐前世顾(恺之)、陆(探微)诸人亦所未及也。"而邓椿在他的《画继》里说:"吴道玄画今古一人而已,以予观之,伯时既出,道玄(吴道子)讵容独步。"因此,李公麟笔下"扫去粉黛、淡毫轻墨、高雅超逸的白描画,被后人称为"天下绝艺矣"。在中国绘画技法中,线描是最有特色的技法之一,而纯用线条和浓淡墨色描绘实物的白描画法,可以说是线描技法发展的最高、最纯的阶段。而李公麟正是在这艺术浪尖上的弄潮儿,他使白描技法成为后人学画所遵从的样板典范,"犹如群龙之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
桐城风物
投子山
投子山位于市区北约二公里,亦名凤凰山,盖因其山形若凤。相传三国时吴将鲁肃兵败后将子投此为僧,故名投子山,山中有寺,即名投子寺。
投子寺始建于唐懿宗咸通年间(公元860-874年),是皖北著名的佛教禅院。投子晓钟乃桐城老八景之一。现山中存有投子禅寺、德柏庵、赵州桥、接官亭、钟楼等建筑。
桐城风物
藻青山
藻青山素有“江北小九华”之称,是安徽省长江以北著名的佛教圣地。位于我市孔城镇,距桐城市区18公里。四周桐梓山诸峰环抱,层峦叠嶂,其山孤峰突兀,挺拔峻峭,山色秀美,妙趣盎然;古“桐城八景”中“桐梓晴岚”一景便出于斯。
山顶建筑鳞次栉比、亭台楼榭风格迥异;大雄宝殿、藏经阁、拜佛堂等大有可观。全山掩映在碧翠葱笼之中,远望孔城河,如白练横于山下,古有暮雪之誉。山中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登山览胜,诵经拜佛,令人心旷神怡。
桐城风物
凤仪里
“凤仪里”坐落于城区龙眠东路寺巷、新巷间,寓居江宁(今南京市)的方苞回乡应试、祭祖、探亲、访友,常生活于此。
方苞(1668—1749),字凤九,一字灵皋,号望溪。清代著名文学家,桐城文派创始人。自幼聪颖,六岁能背诵诸经,二十四岁在京都即被誉为“江东第一”、“韩、欧复出”。曾因戴名世《南山集》案株连入狱,后赦免。乾隆时授礼部侍郎,先后为《皇清文颖》、《三礼义疏》副总裁,“经史馆”总裁,七十五岁告老还乡。方苞治学为文将道统与文统相结合,首创“义法”说,为桐城派散文理论奠定了基础。方苞作品严谨雅洁,平实自然,其著作以总名《方望溪全集》传世。
桐城风物
告春及轩
告春及轩系邑人左挺澄宅第(清末民初桐城文人,熟文谙史,曾参与翻印《桐城续修县志》),位于桐城古城公园路,与桐城文庙相连,建于民国九年(1920),乃桐城古民居典型建筑,分“轩”和“楼”两部分。桐城派陈列馆设置于此。
“楼”为主体建筑,高7.4米,前进与后进,平行营建,各为五开间。前进楼每开间长5.7米,宽3.7米,面积为172.5平方米;后进楼每开间长6.7米,宽3.7米,面积191.25平方米。两进楼房之间的两侧,分别以4.8米高的檐墙连接,构成了长12.8米,宽3.35米的长形院落。前后楼均系木楼,内外走廊,称为“走马通楼”。楼层走廊栏杆,为瓶形木柱,饰以花鸟木雕,隔间为竹编泥壁。壁问窗户,上为天窗,下为大方格玻璃窗。
“轩”,仅一进,位于楼西侧,与后楼连为一体,一门相通,面积为69.6平方米,分四开间,每开间长5.8米,宽3米。东、西、北三方上下层均设走廊,南面筑空花山墙,辟成小院。长5.2米,宽5米。“花瓶形”月门,门上嵌石匾,曰“告春及轩”。院内有花木、山湖石,具有典型的江南庭院风味。院落西侧,耸起亭阁式楼梯木楼,为半个六面形建筑,通向楼层,打破古建筑的对称格局,营造极为别致,俗称“观音阁”。
桐城风物
半山阁
半山阁,乃桐城派后期重要作家、晚清教育家吴汝纶创办的桐城中学堂藏书楼,坐落于桐城中学校园内,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曾在桐城中学学堂任教的日本教师早川东明参与设计。当代古建筑专家单七元、罗哲文、郑孝燮曾对其设计形式和建筑艺术大加赞赏,称颂它是“凝固的音乐”。
吴汝纶,字挚甫,一字挚父,清代安徽桐城人。晚清文学家、教育家,也是桐城派后期作家。同治四年进士,曾先后任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及深州、冀州知州,长期主讲莲池书院,晚年被任命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并创办了名校桐城中学。吴汝纶生前曾刊刻《深州风土记》、《东游丛录》等。殁后一年,其子吴闿生编次《桐城吴先生全书》付刊,内含文集、诗集、尺牍及说经著作等 6种。另有编定未刻及未编定者多种,后来陆续有《桐城吴先生日记》、《尺牍续编》、《挚甫诗集》及点勘古籍多种行世。
半山阁系两层砖木结构,由楼阁两部分组成,因阁暗依“楼”西山墙而建,只露“楼”之东山墙,故名。“阁”座东向西,两层,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仿歇山式顶。宽8.9米,长3.4米,高8.4米。底层砖砌护墙,南北各开一门。自北门进入,有楼梯通向二层0。0为木结构抬梁式,南、西、北三面临空,设栏杆扶手,檐下装有挂落,屋面青灰小瓦,屋角设子角梁,0中悬挂吴汝纶题写的“勉成国器”行楷横匾,及“后十百年人才奋兴胚胎于此;合东西国学问精粹陶冶而成”行书楹联,鎏金阳文,光彩夺目。
阁东为“楼”,南北朝向,面阔五间,进深一间,宽18.7米,长6.3米、高两层,西坡顶,小瓦屋盖。东西墀头山墙到顶,前后上下设廊,两面四柱到顶檐下亦设挂落。楼下廊壁各开8面双开长窗,宽敞明亮。楼层木板铺面、板壁长窗、扶手栏杆、雕花刻木、平涂朱色。阁、楼之间有两道券门相通。
阁之西北侧,有桐城中学创始人吴汝伦先生手植翠柏和藤萝,意在教导莘莘学子:要学翠柏,四季常青,挺拔向上;勿学藤萝,葡匐在地,不能自立。石柱刻,集六朝文人名句,为清末书法家方守敦先生手笔,寄托了先贤对桑榆学子的殷殷期盼。1989年,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后乐亭
后乐亭位于桐城中学校园左侧,是一座四柱八角飞檐式亭阁建筑,左侧屹立着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土、无产阶级革命家、桐中老校友黄镇同志纪念碑,其铭文为书法家张恺帆所书,匾额“后乐亭”系黄镇亲题。
黄镇(1909--1989),祖籍桐城(今区划为枞阳),为桐城中学-毕业生,后就读于上海美专、上海新华艺术大学。1931年参加革命,1932年加入中国0,历任红军兵团宣传部长、政委等要职,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转入外交战线奋斗了二十七年,先后担任我驻匈牙利、印度尼西亚、法国大使和驻美国联络处主任。后又转到宣传文化战线,曾担任中宣部第一副部长,中央文化部部长及中顾委常委等职。黄镇曾先后于1958、1980、1988年三回母校视察工作,并赠送了创作于长征途中的珍贵革命史料《长征画册》,募款设立校友图书基金。他亲书“后乐亭”匾额,以激励师生志向远大,为民族效力,为祖国献身。
桐城风物
桐中石柱刻
桐城中学石柱刻,峭然耸立该校园东侧。柱为方形麻条石,高4.32米,边宽0.34米,顶部呈锥形,底部设基座。石柱四方,竖行阴刻两组铭文,东西两方刻魏体,字体端庄,文曰:“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南北两方镌篆书,运笔流畅,文曰 “为梁为柱罔不宜,志重远者石柱刻于民国十四年(1925),邑人书法家方守敦、方寿衡为之题书,意在激励学子,立志高远,奋发向上,成为国家梁柱。“文革”中,石柱被砸断,基座被撤毁。1982年,桐城中学八十周年校庆时重修,保持其原貌 。
桐城风物
勺园
勺园,又名方氏九间楼,位于桐城城区西环城路东侧,南临六尺巷,是桐城派后期名家方宗诚的藏书楼。该建筑为九开间,故名九间楼。
刘大櫆曾在此为桐城望族清河张氏子弟设帐授徒,后为方宗诚购得。诗人、书法家方守敦也曾以此为住宅,当代作家舒芜在此度过童年。
勺园短垣外障,圆门通达,西为一列五间楼房,东北厢房各两间。这里名人辈出,文化积淀深厚,建筑富有桐城民居特色,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桐城风物
凤义兴商号楼
凤义兴商号楼位于桐城市文昌街道办事处建设居委会南大街38号。
该楼坐西朝东,为清代自金陵迁居桐城的巨商凤士标所建之商铺和住宅,名曰“凤义兴”,曾为“桐城饭店”使用,现为凤氏后人居住。前后共3进,均为2层。前进3开间,为商号铺堂,铺堂中有一方形小天井,雕花木窗,环天井设扶手栏杆。中进5开间,抬梁式木构架。后进5开间,与中进构成一长形天井,中有古井一口。木扶手长廊与木楼梯依旧。凤义兴商号楼较好地保存了清晚期徽派建筑的特色,结构精巧,朴素美观,是桐城目前仅存的完整的商号楼。周边古建筑较好,店铺仍存,整条老街风格较好。
桐城风物
孔城老街
孔城老街,坐落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境内,已有1800多年历史。孔城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显要,三国时东吴属地。传说吕蒙曾筑垒于此,故《桐旧集·孔城》有“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
孔城老街,总长约3公里,街道宽度为3米左右,街、巷、弄路面均为麻石所铺,总面积17万平方米。分为十甲,每甲之间有闸门隔挡。南北走向,呈“S”形,地势南低北高,一条主街,两条横街,另有三巷一弄。店铺房舍皆为青砖灰瓦,多具飞檐翘角,木镂花窗。栉次鳞比,颇具江南水乡特色。孔城老街不仅是江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条老街,其规模也是首屈一指。
孔城镇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显要,三国时东吴属地。传说吕蒙曾筑垒于此,故《桐旧集•孔城》有“人烟开小聚,传说吕蒙城”。《宋史•李显忠传》载,宋将张俊、李显忠曾败金兀术于此。宋《元丰九域志》:“淮南路舒州桐城九镇,孔城即九镇之一”。
镇中有清代“桐乡书院”,举国闻名。著名的《桐乡书院四议》,戴钧衡即作于此,它为全国书院所奉崇,并载入《皇朝政典类纂》。镇东大沙河,平沙浩瀚,极目无垠,夕阳照射,宛如白雪,故有“孔城暮雪”之称,被列入古“桐城八景”。
2019年1月10日,孔城老街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
桐城风物
桐乡书院旧址
桐乡书院旧址位于孔城镇孔城老街。现存朝阳楼是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乡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建房舍五重,分朝阳楼、濑芳精舍、讲堂、内堂、后堂、课堂、仓房、帐房等部分,另辟有“旷怀园”。书院大门两边,有浮雕石鼓及石狮,门上嵌戴均衡书“桐乡书院”石匾额。
桐乡书院因战火及年久失修,现仅存朝阳楼和《桐乡书院记》碑。碑记为清翰林、通政大夫罗惇衍撰文。书院现存的朝阳楼为东西朝向,砖木结构,两坡顶,上下各三开间,楼层木坊,饰花卉木雕,东西走廊设木栏杆,典雅大方。
桐城风物
嬉子湖
嬉子湖位于嬉子湖镇西部,是桐城市唯一的天然内陆湖泊,接纳境内龙眠河、挂车河两大河流及其流域地表水,下游与菜子湖连体而汇入长江,总流域面积960平方千米。嬉子湖,以松山湖、嬉子墩等景点闻名,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说与文化故事。
“桐城好,最好是松湖,贾船帆挂千秋月,渔艇灯明两岸芦,一望水平浦。”岁月的沧桑,环境的变迁,诗人姚兴泉笔下的“松湖落雁”如今虽不复存在,但却演绎出另一番全新的景象。
松山湖,烟波浩淼,绿水常蓝;水漠松涛,云海层障;鸟去雁来,千帆云集;至若春和景明,山花烂漫,好似人寰千里,海市蜃楼。而中秋月色,如水似银;月下听松,夜泊小舟,如入人间仙境;冬雪茫茫,千里平湖,不尽瘦水寒山。自古皆因秀色可餐而被文人雅士所歌咏。
笔架山,泊松山湖南岸,海拔119米,是嬉子湖镇的制高点,南隔菜子湖与大、小龙山相望,相距约30华里。
嬉子湖波心雄踞着一树木葱笼、鹭鹤千群的仙岛——嬉子墩,无论湖水涨落终不被淹没,远看似出水芙蓉,近观若睡猫卧于湖中。嬉子墩中心有一古墓,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系明代四川按察使司余珊。余珊,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进士,一生耿直善谏,因揭发宦党受陷入狱。明世宗及位,应诏奏“十渐”,计万余言,俱中时弊。后升其江西佥事,迁四川威茂兵备副使、四川按察使司。墓前的石马、石翁仲距今已有五百年历史。
桐城嬉子湖国家湿地公园:湖泊面积3821.31公顷,占湿地面积的88.65%;河流湿地面积15.0公顷,占湿地面积的0.35%;嬉子湖流域的湿地植物共有维管束植物约43科100属147种,嬉子湖的鱼类约8目18科69种,嬉子湖的底栖动物约28种。2011年,嬉子湖生态旅游区被授予AAAA级景区。
桐城风物
披雪瀑
披雪瀑,古名“披雪洞”,又名“响雪泉”,位于桐城市城西北4公里之碧峰山下。瀑流飞泻直下,如雪帘高悬,故名。披雪瀑长900米,全瀑分三段:前为“迭瀑”,长约50米,瀑流滚迭,溅珠飞玉,称之为“前瀑”;中为“溪谷”,称“披龙”,长约800米,雪浪翻滚,奔腾直前;后为“悬瀑”,高约50米,瀑流长悬,雪崩雷鸣,称之为“后瀑”。后瀑左崖有一洞,名“披雪洞”,吴用珍有诗描写瀑景云:“巨灵怒试劈山手,铁壁双开万仞陡。中有银河一线通,镇日常作蛟龙吼。”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记其胜:“碧峰山,峰峦分列,一洞逶迤。沿涧而人,四方稍觉豁如,倚南一山,壁立千仞,怪石嶙峋,下有四洞,方至洞口,见瀑水悬崖如练。至前仰视,如白鹭之攒集,如风雨之飕飓,即‘披雪洞’也。两旁皆巨石,水啮者利若刃,水凿者深若井,水拭者净若几”、“飞瀑异石,绿荫清潭,堪称负郭胜境。”
前人取“不阴常雨,盛暑犹雪”之意,曾建“暑雪亭”于瀑旁。据《戴氏宗谱》载:戴名世曾祖戴震“卜居龙眠,筑室数楹,极竹木之胜,取唐于西‘山静似太古’之意,名曰‘太古山房’。又于舍房搜得悬流千尺,筑亭曰‘响雪亭’。”明人林胤泸《披雪瀑春游》诗云:“绝嶂千峰合,清溪一径通。听泉来石上,看竹到山中。瀑布晴飞雪,桃花带晚风。前村归路远,明月影胧胧。”清桐城派著名作家姚鼐曾结伴来游,撰有《观披雪瀑记》,誉此瀑为“吾邑之奇”。
披雪瀑分前瀑、披龙、后瀑三部分,“前瀑壮观后瀑险,披龙狭长景色奇”。清道光,《桐城续修县志》:“披雪瀑雨后飞泻,游人前往观赏,多有题咏”。早在北宋时期,这里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游览胜地,留下此石刻。
披雪瀑摩崖石刻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三道岩
三道岩风景区位于桐城市陶冲镇境内,面积约10平方公里, 景区内峰峦叠嶂,飞瀑流泉,丹霞炫彩,烟岚腾霄,似一幅天然山水画卷。分下岩、中岩、上岩三层。下岩一帘瀑布从空投下,飞珠泻玉,其声数百米可闻;中岩怪石嶙峋,飞泉喷射,化出一道长虹;上岩从岩头跌落,形成数迭瀑布,似雪帘披垂,洒珠如玉。岩上,春朝秋暮,云雾缭绕,阳光衍射,形成五彩绚烂的光环,谓之“神光”。瀑布壮观,风物秀美。
这里曾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渡江战役等“红色之旅”纪念地,花果园纪念碑和彭年水库见证了这段历史。享有盛名的王屋寺及塔墓群、江皋墓、狮形山遗址等是三道岩景区独特的人文资源。
桐城风物
上排门古村落
上排门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明清至中华民国。位于桐城市唐湾镇唐湾村湾前、湾里、湾西、河高村民组,镇区西北,前临桐潜公路,面积20000余平方米。古村落三面环山,依地势由东南向西北逐层构筑,所有建筑均为砖木结构,木构架基本形式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墙和槛墙均以长35、宽20、厚10厘米的青砖错缝平砌围护承重,建筑内部以编泥墙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点缀雕饰和彩绘,院落以鹅卵石人字形铺墁,门楼地面以方砖斜铺,室内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沟渠回环曲折与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纵横交错,迂回有致,将每个独立建筑相连,体现山区居民聚族而居又独立成户的特点。古村落内建筑除传统民居外,颇具功能特色的还有礼制性建筑宗族祠堂。
上排门古村落在明代已具雏形,至清代渐成规模,民国时在村落东南和西北扩建,如民国时的唐家新老屋、唐述银老屋、唐家汝老屋等均建在古村落旁,与古村落连为整体。
上排门古村落房屋、院落、弄廊、沟渠等建筑布局相宜,空间紧凑且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在选址、布局规划上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从村落外的自然环境到村落内的建筑都完整地保存着古村落的原始风貌,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发展文物旅游的重要实物载体。
桐城风物
落凤窝风光
清桐城父宰相张英、张廷玉的祖茔地,坐落于桐城市嬉子湖镇境内,名之“落凤窝”。张氏祖茔海拔为24米,墓地长18米,宽9.5米,面积为171平方米,大坟隆起,高达1.1米。高碑耸立出土高为1.07米,宽0.2米,厚0.04米。碑正中阴刻大字云:“明张氏四世妣慈寿胡太君之墓”,上款阴刻“陕西布政司参政孙淳立”,下款阴刻“保和殿大学士十世孙张廷玉重修”。张氏祖茔,背依雄山,形似凤凰;近旁两山相峙,状若凤翼,故名“落凤窝”。
桐城风物
金盆墩遗址
金盆墩遗址,新石器、商周时代。位于桐城市新渡镇九重村金盆墩村民组,遗址由金盆墩和花园墩组成,东西相距约50米,三湾河位于遗址西侧。金盆墩平面呈椭圆形,面积约7000平方米,相对高度约3.5米,属墩形遗址。遗址断面暴露文化层中夹杂红陶、灰陶陶片和红烧土块,采集标本绝大多数属新石器时代,有枫叶形扁平鼎足,其相对年代应属薛家岗文化末期。花园墩遗址位于金盆墩遗址东,平面呈方形,高出四周水田约1.5米,为墩形遗址。遗址地表陶片较丰富,主要分布在东侧,采集有鬲足、口沿、器底等标本,有灰陶和红陶,纹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等。据采集标本及遗址形状推测该遗址年代为商周。
金盆墩遗址年代较早、内涵丰富,规模较大,为研究孙家城遗址聚落群和皖西南地区先秦聚落的变迁提供了很好的材料,具有重要的历史考古价值,尤其是在金盆墩遗址上发现的薛家岗文化末期的枫叶形扁平鼎足,为研究薛家岗文化的分布范围提供了实物佐证。
桐城风物
鲁王墩遗址
鲁王墩遗址位于吕亭镇吕亭村,南临鲁王河,东接安合路,为台地遗址。遗址平面近圆形,高出周边3至8米,文化层堆积较厚,采集有石斧、石锛、鼎足、鬲足、口沿、鬶颈等标本,纹饰有刻划纹、弦纹、指甲纹、绳纹、附加堆纹等。根据遗址文化层堆积状况及采集的标本判断,鲁王墩遗址的年代是新石器至商周。
鲁王墩遗址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桐城风物
龙潭筹备仓
龙潭筹备仓,中华民国。位于桐城市新渡镇龙潭村黄畈村民组筹仓小学院内。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前后两进,面阔各七开间,两进之间两侧设厢房,各三开间,两进与厢房建筑将筹备仓组成四合院。筹备仓大门设在西北前进明间,墙壁上嵌有“保捐碑”1通,“特捐碑”2通,“保捐碑”刻当时各保所捐建仓银元数额,“特捐碑”刻有“民国十二年岁次癸亥十二月”。筹备仓廊檐环绕,青石柱础,穿斗构架,小瓦覆顶,风格简洁大方,宽敞精致。从筹备仓内“特捐碑”和“保捐碑”所记,民国十二年,当地保、乡绅为筹备稻谷,赈济灾民以及修桥铺路所需而建该仓。
龙潭筹备仓建筑规模较大,保存完好,是研究民国时期桐城经济、社会等状况的实物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
桐城风物
黄梅酒业文博园
安徽黄梅酒业文博园以中国酒文化、黄梅戏文化等传统文化为文化基石,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