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自闭症行业观察
作者:徐大八
今天的稿件,来自两位孤独症行业老师的爆料,他们每天焦虑愤怒,感觉前途渺茫,更愧对信任他们的孩子和老师。
他们都毕业于特殊教育相关专业,一位在业内从业近8年,一位近5年,两人均换过几家机构,以本行业内有知名度的连锁品牌为主,兜兜转转于目前在职的机构成了同事,一直干一线的专业岗位。
在看了《自闭症行业潜规则:大机构让家长花更多冤枉钱?》这篇文章后,他们一起在后台联系我们,要爆料他们无法公开言说的内幕。
“这个行业病得太重了,更看不到治好的希望……”
下面,是他们的自述,由我们稍加删减。
01
“没有人再敬畏教育”
我们供职于一家全国连锁机构,但这里已经没有人再敬畏教育这件事,每个部门都是外行指导内行。
所谓的课程研发部,研发人员几乎都从K12招聘而来,做的课程就是照搬国外的概念,给家长画一个好看的饼,实际上早就抛弃孤独症行业那些公认的科学理念。
孤独症孩子个性化干预的需求,被这群“专家”置换为普龄孩子的发育标准。公司给出统一的教案,普通老师只要把教案背熟了就能上课,甚至能根据教案自己改目标,不需要督导介入。
于是所有孩子进来上的课,不分年龄、能力、等级,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流水线作业,老师水平也高低不齐,上课效果大不如前。
机构当然也有所谓的核心教学岗,这些人轻易不下凡,只会拿着张证书高扯方法论,实际上有一些人的证书还是买的,一旦跟家长面对面沟通,就会被发现实操能力是没有的,有些问题还得别人帮忙解答,要么就是万能话术,让家长“先拍个视频,我们分析一下”。
有一些家长很不解,“你们那个XXX老师到底有没有上过课?” 如果遭遇家长投诉,研发部门就甩锅给一线,说带孩子的老师能力不行。如果有孩子因此流失,老师更要担责。
可但凡让这些“专业人士”自己去给孩子上课试试?保准一上一个不吱声。
总之任何与课程质量相关的问题、同家长的冲突,锅都在一线教学身上背着,和运营无关、和研发无关、和上级领导更没有关系。
我们也反馈过,但根本起不了作用。
老实说,从公司层面已经不在乎家长和孩子的利益了。
比起一线,上层更信任那些职业经理人,他们做到了老板想要的统一化、标准化,说白了就是效率高了成本低了,很快就能培训出老师上手带孩子,而空出来的督导,就转为销售导向,和运营的人配合,尽可能促单。
02
“老师、督导已沦为营销傀儡”
这几年能明显感觉到,疫情过后,机构的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为了促单,机构将督导的绩效跟销售指标捆绑考核,管理层每个月都会发下来营收要求,不达标就扣,一层压一层。
现在的情况就是,从老师到督导都成了营销的工具,为了成单无所不用其极。
到店咨询都是套路,来了就会千方百计让家长做评估,以便评估后拿着结果跟普通孩子做对比,劈头盖脸地贩卖焦虑和恐慌,我们的话术通常为:
“孩子语言不好,在外面受了欺负都没能力回家讲。”
“孩子社交落后,在幼儿园一定会被霸凌。”
“孩子感统不行,在幼儿园早操都做不了。”“能力不尽快上去,混了几年幼儿园也上不了小学,一辈子全完了。”
“你看某某某小孩,人家几个月就‘摘帽’了……”
把孩子跟学校融合扣在一起,抓住家长的渴望,隐喻可能的危害,用这套公式,很能抓家长痛点,也很管用。
一番评估后,有能力进普校的孩子也会被沟通成缓学,给配一个影子老师,报晚间班周末班;
进不了普校的就各种排课,而且只上几节是不行的,必须在中途安排老师游说家长加课,不然就把他们熟悉的老师调走,让他们感觉无助无望。
至于个案会,也基本成了逼单会,要求督导拿着周期评估结果去和家长聊,用孩子的进步建立信任感,用不足营造焦虑,旁边还会标配一个销售“把控节奏(早点缴费)”,如果销售觉得老师给家长制造的焦虑不到位,还会亲自下场,把苦难渲染得再强烈一些。
即使孩子能力不错可以毕业,也总会被揪出各种需要提升的板块,让家长报晚间班、周末班,给孩子补课。
理由跟前面一样。
“如果不xxxx,孩子就会被欺负/歧视/排挤/霸凌/……”
“虽然现在还可以,但生理发育跟不上能力的发展,还得再加强。”
更有甚者,销售直接打着督导的旗号,擅自让家长加课,消耗着督导好不容易跟家长建立的信任,完了还得意洋洋地表示,“不需要督导也行”。
随着离校的家长越来越多,一线如今更加水深火热,天天被运营和管理层逼着加班做绩效,目标就是让家长交钱,变着法子PUA员工,同时给家长画大饼,千方百计诱惑家长预付款,充值越多越好。
整体风气已经变成对下洗脑,对上谄媚,对专业的坚守早抛之脑后。
在这种环境下,有点良心或者销售意识没那么强的老师、督导,绩效永远不合格,各种被排挤为难,底线低的人反而混得风生水起,完全成了运营的傀儡,满嘴“续费”、“加课”、“营收”、“课消”,有些督导甚至是0基础上岗,证书都是注水的,所谓多年经验也是很难评的,其中有人在此之前甚至只不过是某大机构的一线招生咨询。
“他们就是嗜钱如命,不配合的老师督导们很难做、很痛苦。”
更早之前,该机构还发生过新校区刚装修好便投入使用从而引发一系列安全隐患,老师、孩子、家长纷纷爆雷,机构还在逼老师劝家长忍受,别停课。
03
“希望天下乌鸦不要一般黑”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很多人都想过离开。
很多人不仅仅想离开这家机构,甚至要离开这个行业。
但离开谈何容易呀,无奈在入职初期就签了竞业协议,要求非常严苛,即使我们离职,与专业相关的产出也全权归机构所有。我们出去做跟教育相关的工作,都随时会被告,胳膊实在拧不过大腿。
外加现在的大环境,就业形势不好,只能继续在机构混着,苟且一天是一天。
当初入行的时候,我们都有点理想化在身上,觉得这是一个有价值的行业,能真正帮助到那些可怜的家庭。
但是现在,我们只想尽快完成领导压下来的销售指标,能有更多精力好好带一下孤独症孩子,让自己的良心过得去。
我们也希望领导们不要守在写字楼里坐井观天,整天吹牛自嗨,能听听一线的声音。领导层和研发不能再被销售导向绑架了,杀鸡取卵、饮鸩止渴的日子过不了多久的。
同时,我们也很想提醒孤独症家长们,如果一家机构的老师很年轻,却每一个都显得很疲劳;
给孩子开的个案会上,机构好几个人围着你制造焦虑,催你不断加课缴费——遇到这样的机构,千万小心。
因为,你最关心的,却是他们不屑一顾的。
你想,你的孩子能被带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