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日市场突然开始炒作“HPV疫苗卖不动了”、“网红疫苗卖不动了”等内容,标题略有不同而内容大同小异,具体目的未知。
HPV疫苗市场像个阔口的海胆细颈瓶,既往很轻易的将上面的水取出来。但上面的水取完后若要继续取水,需要经过细窄的瓶颈……
二价HPV疫苗不好卖的威胁是九价放量,那九价也卖不动了呢?HPV疫苗能否卖的动,要先搞清楚HPV疫苗市场的真正威胁是什么。
信息疲劳,或是HPV疫苗市场的真正威胁
九价凭借极强的商品属性和“饥饿式”的营销(非厂家本意),自引入以来国内后就逐渐占据较高热度。然而,如果应用百度搜索指数进行不同词条的检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HPV疫苗、二价/四价/九价、宫颈癌疫苗等词的搜索量高峰与整个疫情的时间跨度基本重合,时间进入2023年后,公众对这些内容的关注开始快速下降。
而今年以来,搜索热度已经几乎回到了2017年的水平,这就是为何智飞、万泰、沃森今年那么“难过”的问题所在,也是业内为何突然开始唱衰HPV疫苗市场的潜在原因——基本上等于要在2017年实现2023年的销量任务,这显然很有难度。
而如果将时间拉近一些(2021年9月-2024年9月),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搜索量担当的九价也出现了显而易见的“信息疲劳”。2023年下半年开始,九价已经开始疯狂“退烧”,2024年后的热度几乎已经降到了二价、四价等词同一个位面。
为何说信息疲劳可能是HPV疫苗市场的真正威胁?2022年9月九价宣布由16-26岁扩龄至9-45岁,但预期中的九价应该更加短缺其实并没有出现,预约排队被告知3年后才能接种到九价者竟然很快就打到了。搜索词中也仅在2022年的9-10月短暂出现一个波动上升,随后就开始继续下行。
这种不符合常理的现象其实并没有引起市场的注意,进入2023年九价开始出现库存问题,2024年开始出现库存危机和批签发剧降。
进入2024年,除了万泰九价进入优先审评程序外,成都所四价HPV疫苗也纳入优先审评,康乐卫士三价HPV疫苗揭盲符合预期……未来HPV疫苗的增长在何处?
九价“围剿”国产二价,四价却先出局
国内虽然上市了5款HPV疫苗,但实际上真正的竞争只有进口九价和国产二价。和其他疫苗能够共存、共同通过科普宣传扩大市场不同,二价和九价的竞争聚焦在你死我活,从一开始公众接受的信息就不对称、可能也不太对。国外许多研究及专家结论指出,疫苗犹豫的一个大问题是疫苗信息宣传达不成共识。
国产二价上市后,进口九价快速从顺其自然中调整思路、聚焦竞争,碰巧ICO报告也在进口九价国内获批后发布(2018年),进口九价几乎拿到了宣传和“围剿”国产二价的利器——二价仅能预防69.1%的宫颈癌,九价可预防92%,一竿子把国内学者宣传了多年的“二价可预防中国84.5%的宫颈癌”打下水。
二价和九价的舆论竞争就此展开,但显然九价更胜一筹,不只实现了让消费者相信,同时也实现了让更多妇科专家和疾控人员的相信。同时,国内多地开始推进消除宫颈癌项目,政采项目也开始尝试压缩国产二价HPV疫苗利润空间。从二百多元降到二十多元,只用了2年时间。
国产二价受伤害最大?进口九价的伤害其实一点也不小:从需要摇号、排队甚至变相加价,到库存激增、2针法、批签发剧降,进口九价虽然未降1毛,但“蚌埠住”的疲软态势很明显。
然而二价和九价在两败俱伤中还没分出胜负,四价却先遭遇了最大危机。8月30日,智飞生物发布财报,贡献了其95%以上营收和利润的HPV疫苗,营收和利润双腰斩。其中比较深思的是,四价批签发半年仅有46.6万支,相比去年同期减少580万剂。
作为智飞利润率最高的代理单品却近乎于从市场上消失,而默沙东只给九价获批“两针法”的行为,也清晰地透露出压注九价、舍弃四价的动机。
国产九价的最大威胁可能并非进口九价
短期来看,二价、四价的销量受到九价的影响。但从整个时期来看,国产二价、进口二价、进口四价其实是接到了“约不到九价”那部分溢出的市场,九价大放量后只是迅速吃掉了未被二价、四价抢去的存量市场。
换言之,既往关注HPV疫苗者其实可能接受到的是大数据算法推送的九价信息,因此也只是更愿意接种九价。但因供货不足,一部分只能选择了二价或四价,当然也有一部分因为九价最终选择了性价比。
国产九价上市在即,最大威胁可能却并非进口九价,而是考虑如何克服信息疲劳、打破信息茧房,让九价HPV疫苗从既往追逐的商品属性回归到真正的健康产品属性。
但无论如何,接下来属于国产九价的时代里,几乎不可能再带来一个九价的搜索、关注高峰。如果未来等待国产九价的是窄路,那么等待进口九价的可能是悬崖……
来源:苗董
更多板块,静待开放
* 此文仅用于向医学人士提供科学信息,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本文仅作为科普传播素材,文中涉及药物、技术、产品等只做表达所需,不具任何治疗建议,具体治疗方式请前往正规医院接受专业检查及治疗。部分图片素材来自网络,非商业用途,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