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呼吸困难,心堵得慌,喘不上来气,原来是惊恐障碍

来访现状

一天清晨,小佳(化名)突然觉得呼吸困难,心堵得慌,喘不上来气,头晕发抖,有窒息感、濒死感,家人慌忙中打了120,可是到医院人已经恢复平静。

后面又发作了几次,有时在睡觉时,有时在公司,每次发作时她均到医院急诊科就诊,各种检查全做一遍,各项指标显示都正常,直到去精神科就诊,才了解自己原来患上的是惊恐障碍。

两周前再次惊恐发作,她十分恐惧,紧张感 、焦虑感加重,始终担心会再次发作,因此预约心理咨询,希望能治疗惊恐障碍,减轻焦虑情绪,改善睡眠情况。

BPS综合分析

初步诊断:惊恐障碍。

小佳今年33岁,没有心理疾病遗传史,注意力、自知力、语言功能皆正常。

从原生家庭和个人性格来看,小佳是独生女,从小父母对她比较严格,导致她对自己的要求很高,有完美主义,对他人的评价和反应过度在意,容易胡思乱想导致自己紧张焦虑,严重时则引起惊恐发作。

家庭方面,结婚后小佳一直和公婆一起生活,婆婆不停地催生,两人时常因为小事有矛盾。半年前,她曾发现老公和女下属有长期暧昧,尽管被发现后就断了联系,只要一想到这件事还会觉得难过,总体来讲,她的家庭支持不够。

有过惊恐发作后,她一直担心自己会出意外,每天都在紧张焦虑中度过,不敢一个人出门,工作上申请了居家办公,也主动回避社交。

DPP干预概述

药物治疗: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抗焦虑药,帮助降低惊恐发作的躯体化症状。

■心理治疗:每周2-3次的心理咨询,提升情绪管理复原力、抗压能力和自我认知评价体系,改善亲密关系,促进人际社交功能恢复。

第一阶段:掌握情绪管理,自我放松减压

在会谈中,咨询师让小佳把之前惊恐发作时的感受和诱发线索都记录下来,并帮助引导她进行放松训练来释放紧张焦虑,指导她在家练习腹式呼吸,冥想放松。当小佳再次出现惊恐发作时,心理顾问会以电话陪伴的形式引导她根据咨询师指导过的方式进行放松训练,大约半小时逐渐平静下来。

在之后的咨询中,小佳能够更客观地认知疾病,恐惧感继续减轻,小佳自述惊恐发作的持续时间比以往短很多,并且在平复后没有再一直想着这件事情。

随着咨询深入,咨询师继续开展想象治疗,先让小佳想象感觉到紧张焦虑的场景,再通过放松训练来感受放松,在这个训练中她意识到自己可以掌控情绪感受,能够应对减轻焦虑情绪。

第二阶段咨询:认知调整,转变负面思维

在第一阶段咨询中咨询师发现小佳存在较多的灾难性思维,当一件事发生或没发生时,她总会设想最坏的结果,并不断思维反刍,导致持续的负性情绪,放大事件带来的不良情绪影响。

咨询师帮助小佳意识到自己这种思维方式的存在,并通过家庭作业完成强迫思维记录表,将这种自动化灾难性思维转变为意识层面可觉察的形式,通过正念引导她将负性思维转变为积极正向的思维方式,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减少对未发生事件的“预设”。

第三阶段咨询:亲密关系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

小佳的焦虑来源主要来自于家人的关系,她常会将自己和丈夫、公婆认知成共同体,将家人的情绪、问题都归因于自己,导致情绪压力很大,无法应对。咨询师与小佳一起探讨“你我他客体分离”,不去承接将家人的负面情绪,分清主观的想法和客观事实。

在亲密关系中,丈夫曾经的背叛让她感到伤心,一度觉得在这个家里孤立无援,咨询师帮助她看到自己的感受,疗愈这段过往,从伤痛中走出来。

鼓励她积极恢复自己的社交圈,小佳在社交和工作中逐步恢复对自己情绪和生活的控制感。

咨询后转变

三个月的咨询结束后,小佳状态逐步好转,不再有持续的焦虑出现,社会功能恢复,她开始跟朋友出去玩,工作状态也恢复正常,不再担心有惊恐发作。

小佳通过这次生病也有了成长,她和咨询师说道:“我明白了,人不能对自己太苛求,不能太执着,该放就放,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才是第一位!”

看更多精神疾病知识?

无需下载即可在线查看~

本文来源:安肯心理咨询

责任编辑:叶子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