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乘坐飞船返回舱,划过天际如流星璀璨耀眼,在红白大伞的护佑下安全着陆于东风着陆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又是秋意正浓之时,金色戈壁再揽神舟入怀,载誉归来的神舟十八号飞船大伞在东风着陆场安静无言,护佑了凯旋,见证着荣耀。这一幕,如此熟悉,仿佛多年前的欢呼与热泪依旧余温尚存。
1999年11月,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并顺利返回。如今,25年过去,从大漠戈壁到浩瀚星河,从无人到载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
一顶顶红白相间的“生命之伞”,为观察中国神舟飞天25年提供了绝佳视角。不仅是因为它光彩夺目:在地面铺展开来,大约可覆盖三个篮球场,每当神舟返回舱快要回归地面时,这顶大伞就会打开,飘飘扬扬宛如飞天仙女的霓裳羽衣,引人注目;更因为它用自主创新完成对航天员的生命托付:25年间,从无人伞到有人伞,从试验用伞到成熟大伞,中国载人航天的回收铁军用满腔热忱和航天智慧,为神舟系列飞船飞行任务完成了18次“绽放”,护佑着航天员天外归来的一路平安。
11月4日凌晨,新疆库尔勒地区上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在夜空中划出壮观景象。视觉中国供图
20世纪90年代,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后,特大型降落伞技术攻关迫在眉睫,载人飞行对降落伞的可靠性、稳定性、下降速度等性能指标要求极高。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受当时技术与制造水平所限,主降落伞伞衣锦丝绸的缝纫,竟成了困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8所回收着陆分系统研制团队的首个技术难题。起初生产的锦丝绸编织疏松,试制时1米材料缝缩量达15%——不达标!怎么办?经多轮激烈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创新!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创新”二字他们坚守了25年,最终使大量国际前沿的超高强特纺材料应用于载人飞船降落伞装置,我国超大面积降落伞制造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5年坚持创新的背后是直面归零,坚守底线。某次试验出现技术问题,研制团队顶着压力,耗时7个月查找原因,最终从一个11厘米长的小部件找到问题。团队进行设计更改,此后故障再未出现。正如首任神舟飞船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所言,载人航天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回收着陆分系统是与航天员生命联系最直接的分系统,这种作风应该继承下去,发扬光大。这群人的底线就是:问题,绝不带上天。
25年坚持创新的背后是规行矩止,恪守不渝。1200平方米的神舟飞船主伞伞衣,如同盖房子的 “重檐屋顶”,每一层环或帆类似斗榫结构相互交错,巨型降落伞环、帆伞衣合缝后如连成一线。巨型降落伞由7000多个零部件组成,制作工序超30道,缝线总长约10千米,需十几位加工人员密切合作加工4个月才能完成,一针一线都追求完美。但完成这些不意味着降落伞可“上天”,还需通过严格检验,才能获得“上天”的通行证。
25年坚持创新的背后还是追求极致,不畏艰险。一年深冬,试验队员奔赴茫茫戈壁执行空投试验任务,在寒气刺骨的厂房里夜以继日准备空投模型……试验当天戈壁滩大风呼啸,终于等到模型投放,弹盖、开引导伞、开减速伞、开主伞、模型转垂挂……所有动作一气呵成。那一刻,所有付出与等待都值得。一卷卷绸布、一盘盘带条、一轴轴线绳、一次次验证,见证了巨型降落伞飞天前的“半生”淬炼。从材料检验、零件裁剪、伞衣拼缝、加强带缝纫、伞绳安装的加工过程,到晾伞、包伞、整装和多次空投试验,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至关重要,每个细节都不容有失。
距离地面大约10公里,光学影像中清晰地看到巨伞悄然绽放。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供图
时光无声,大伞有情。25年,正是这支中国载人航天回收铁军,在“护航生命往返家园”的逐梦之路上,用锲而不舍、不畏艰难的决心和行动,成就了伞花一次次的完美绽放。每当神舟大伞在天地间绽放,红白伞花绚丽盛开之时,便是航天员安全回家之日。
作者:邱晨辉 李莉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出品
小邱之问全媒体工作室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