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 《高岗欲借毛泽东之手扳倒刘少奇和周恩来?》人民网
2. 《高岗人生中三次偶然:税制改革风波助其上位》人民网
这是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政坛大地震”,1953年,毛主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罕见地“动了真怒”,他怒气冲冲地表示,今后凡是以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必须自己看过才能发出,否则一律无效
此话一出,全场那可是鸦雀无声
谁也不知道,毛主席为什么要这么说,是不满?亦或是敲打?
更让与会众人没有想到的是,就在毛主席大发雷霆之怒,全场噤若寒蝉之际,一个人的野心却急速膨胀
那么这个人又是谁?他接下来又会做些什么呢?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1953年,毛主席第一次大发雷霆了
不久前,毛主席就冲着财政部,发了一通“无名邪火”
无组织无纪律,将诺大一个财政部批评得面红耳赤,而毛主席之所以这么生气,还要从不久前的新税制说起
1952年,财政部耗时数月,对现有的税收制度进行了改革,这也就是所谓的新税制
不同于原有的税收制度,新税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决定取消原先对国有企业的税收照顾,无论国营私企统一缴税
他们也是好心,认为新中国刚刚成立,到处都需要花钱,多收税能帮助国家建设
可这种一刀切的办法,很快就惹来了大麻烦
由于当时的国营企业,承担的经济奠基石的作用
对内统购统销,化解潜在的经济危机,对外打击不法商人囤积居奇,维护经济稳定
这就导致相比较于私企,国营企业与生俱来就有“高成本”,这种高成本,在新税制模式下很快败下阵来
国营企业“节节后退”,不法商人自然大发“国难财”
短短几天时间,全国物价飙升,光是北京的面粉和大米,就分别暴涨了6.3%和8.8%
捅出这么大一个篓子,毛主席自然不高兴
而更让毛主席“愤怒”的是,这场新税制风波,从始至终,毛主席都“一无所知”
财政部并未通知中央和政治局,仅仅是获得政务院的同意便匆匆执行,这既不符合组织程序,也不符合工作标准
毛主席敏锐地察觉到,在政府工作中,存在着分散主义的残余,需要让同志们“高度警惕”
1953年5月,毛主席在写给杨尚昆的信中明确指出
今后凡是以中央名义发出的文件电报,均需经过我看过方能发出否则无效
在“否则无效”四个字上,毛主席甚至重重地画了四个点
毛主席的原意,是想通过这次的“教训”,教育全党同志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一定要避免“分散主义”思想
可老人家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他的良苦用心,却被一个人“错误解读”
自从不久前,被任命为国家计委一把手之后,野心膨胀的他,开始觊觎更高的职位
在刘周批准通过的新税制,受到严厉批评之后
这位中央领导,非但没有引以为戒,反而“野心膨胀”,认为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机会
开始大肆在中央内部,四处联络,不仅引得天怒人怨,甚至毛主席也对他心有不满
而真正导致他被放弃的,还要从他一年后,做的一件“糊涂决定”说起
那么他做了什么决定呢?毛主席对此又是什么态度呢?
这是最让毛主席好奇的一幕,明明是国家主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来到杭州巡查,省委书记却“避而不见”
1954年,毛主席南巡之际,他的一个“糊涂决定”彻底让毛主席对他心灰意冷
事实上,自从毛主席来到杭州之后,对于浙江省委书记江华,一直不出来见自己好奇不已
一开始,毛主席还以为对方忙于政务,便开玩笑说,这个江华非要我八抬大轿抬他他才来吗
随后,毛主席便让罗瑞卿给他传话,可接到的回应却让毛主席眉头紧皱
原来,江华对毛主席的前来大吃一惊,他一边收拾去见毛主席,一边对罗瑞卿“抱怨”,说自己对毛主席的到来一无所知
听到这话,毛主席当即察觉到了猫腻,堂堂一个省委书记,怎么会对自己的行踪“一头雾水”
于是,毛主席叮嘱罗瑞卿暗中调查,果不其然,调查的矛头全都指向了那个人
为了方便搞事,那个人勾结另外一位“军中大佬”,对江华实施了“封锁”
凡是毛主席周总理和刘少奇等中央领导人到杭州,一律不通知江华,这也就是为什么,江华会“避而不见”的原因
得知真相的毛主席大为震怒,他怎么也没想到,对方竟然无法无天到这种地步
最终,因为自己的“我行我素”,那个人被彻底放弃,他的罪行也在七届四中全会上公之于众
而从他扶摇而上,成为“一马当先”的明星,到身败名裂,仅仅过去了一年零八个月
或许,从他野心膨胀的那一刻,他的命运就已经写好了结局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此结束,欢迎点击头像进入主页,查看下期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