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摄于北京潭柘寺)
1)今天上午,有好几个领导、朋友给我发信息,祝我“记者节快乐”。实际上,我不当记者(编辑)已经10年了。不过,所谓“记者”,就看怎么定义,广义来说,我这几年从事自媒体写作,基本上干的还是新闻评论的工作。
2)互联网行业的兴起,让媒体行业正在遭遇自它诞生以来最广泛的冲击,中国传统媒体曾经对内容生产和发布渠道的垄断优势,已经全面消解。从微博到微信,再到抖音、哔哩哔哩、小红书和知乎,每一个新的流量平台的崛起,都是对媒体和记者的一次巨大冲击。
3)但是,真正专业、优质的内容,依然是稀缺的。微博上关于美国大选的消息满天飞,真正靠谱的没有几个。微信公众号里把国际新闻写成“地铁文学”、篇篇10万+的人也比比皆是,但真正能洞悉事情本质、能预见未来的人,少之又少。网络时代,很多人只是“流量主”,只是“网红”,他们既不是传统媒体时代的记者、编辑,也不是真正的学者、专家。
4)真正好的记者,是需要天分的,但是,这种天分,不仅仅是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也不仅仅有极强的逻辑思辨能力,更重要的是一种自驱力,一种强烈的个人成就导向,一种追求卓越的习惯。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自驱力称之为热爱。这种热爱可以表现为,在手机上敲出几千字也丝毫不以为苦的状态,也可以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写作欲和分享欲。
5)真正好的记者,一定要终身成长思维,一定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做国际新闻报道,不管我们大学里学的是什么专业,都要对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对国际关系史,有系统的了解,甚至要对中国哲学、世界哲学,有系统的了解。
6)做国际新闻记者,也要有强烈的专业意识。如果你是驻美记者,你理应成为全中国对美国最了解的那极少一部分人。你应该读过《独立宣言》,应该读过美国宪法及其所有修正案的内容,你应该看过自“五月花号”在北美靠岸,一直到当下中美博弈的主要历史和分析。报道美国大选,我们应该对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初选程序、对各州的投票细则,都要有深入的研究。只有这样,当别人在这次选前说“民主党会靠作弊赢得大选”的时,你才能用专业视角告诉他们为什么这不可能。所谓专业,就是看别人不看的书,查别人不查的一手资料,想别人没有深入想过的问题,然后形成一般人得不出的专业分析和结论。
7)专业的底座,就是深入、系统的学习,就是查阅大量一手材料。二手材料也很重要,记者也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是,一手材料的重要性永远不可替代。
8)好的记者,还需要有在纷繁复杂的信息当中保持批判性思维、保持独立思考、保持鉴别真伪的能力。所有的官方声明、发言人答记者问,不要有闻必录,更不要“听风就是雨”,Never take them at their face value. 看声明、听发言人讲话,不要光看他们说了什么,还要想想他们没说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说,以及别人怎么说的。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我们表面看到的那种样子,有太多的弦外之音,有太多的背后真相,等待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即便是对于智库的报告,对于媒体的报道,我们也要带着批判性思维去看待,在理解他们观点的同时,一定时刻不要忘记,他们的立场是什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中国有句古话,“逢人只说三分话”,实际上,在所有的公开场合、采访场合,大家都会只说“三分话”,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三分话”就当成世界的全部真相,否则,我们就会被别人误导,甚至被别人操纵。
9)做国际新闻报道,不管你学什么语言,英文都一定要好。此外,我们要时刻注意我们给自己输入的信息的质量。从学术专著到研究报告再到文章,信息的权威性、专业性依次降低。投行和咨询公司的报告,是否可信,关键要看他们是在吆喝什么、卖什么。美国媒体的信息质量其实是很差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的党派色彩过于强烈,在涉及中国时,他们的意识形态色彩又过于强烈。法国和德国媒体的信息质量同样很差。资本主义世界的媒体,往往被少数资本集团所控制,他们之间会相互协调,往往带有强烈的新自由主义或新保守主义的倾向,往往都带有强烈的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偏见,对此,我们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至于说社交媒体上阿毛、阿狗说的话,那就更不可信了。
10)记者,说到底还是一种职业,它不是特权,也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至于说在媒体机构“当官”,更不靠谱。媒体的“官”,本质上还是一种责任,是带领大家做好报道、完成任务的责任,也是带领团队集体成长、成才的责任。好记者的衡量标准有且只有一个——拿作品说话。不开枪的战士,不会是好战士,听不到炮火的将军,也不会是好将军。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