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座有着一千八百年历史的古镇。它位于皖东西部边陲,地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因其为水陆交通要冲,秦汉前即是窑河之滨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史载古镇四面环水,西北船泊处逶迤六十余里通入淮河,“贾舶通焉”,“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素有“小南京”的美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穿过一排排整齐的现代化街区,来到还残存着一些石板路、老房子的古镇老街区。老街的建筑不似江南小镇的雕梁画栋,水墨氤氲,飞檐斗拱、封火墙头传递的是北方建筑风格的雄浑和硬朗。一水三孔的三眼井,古名依旧的“冶溪街”,已经易主的李鸿章当铺,传说中佳人云集的美人巷,形似裤衩双分的裤裆街,三座山墙围合的三山夹一井……踏着斑驳参差的石子路,抚摸着雕刻着花纹的门板,触摸着这些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流年碎片,仿佛还能感觉到这座千年古镇的历史余温。

桥上桥

迎着西垂的夕阳,跨过炉桥镇西边的围堰,我们进入了一片水乡泽国,脚下是青砖古道,路边是豆篱人家。不远处,在一座桥头见附近的农人在收获芡实,他们正把剥出来的鸡头果装进筐篓。女士们惊呼着上前一番赏析之后,开始了购谈。炉桥人的豪爽直性,从片刻中买卖双方的笑语欢颜里得以充分地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桥,是那种大开门的古物,虽然深陷在河道中,已显不出高拱如虹的气势,但从它体量壮伟,雄浑古拙的围栏上,仍可以想见它昔日模样。这是一尊五孔制拱桥,现在看到的是明代时的留存。它已经是第三重桥了。据零星的史料和野老传言,第一重桥是当年曹操所建,后被淮水淤埋,至宋代,又在桥上建桥,又淤,明代时再建。从而形成了桥上叠桥的奇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千八百年前,曹操大军三伐东吴,驻屯于此,筑炉冶铁,铸造兵器。为连通淮上要塞——寿州,曹操在河流水汊上建桥一十八座,从而使和州、滁州、寿州间的水泽泥沼成为通衢,此举方便了大军的进退行止,更给后人农桑商贾带来了极大便利。炉桥因此而得名。桑田沧海,野马尘埃,十八座古桥,大多湮没在岁月的褶皱里,只有这座规制最大的五孔桥至今还横亘在窑河大道上,发挥着迎来送往的商旅通途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桥头的一户农家,墙砖上雕有花纹。花纹不仅清晰如昨,而且丰富多变,纹饰足有十来种之多。古拙的纹饰显现的是秦汉风味。进入院里,询问看家的老太,这些砖都是哪里来的。老人指了指脚下说,都是从地下挖出来的,是原来的老墙根脚子。原来,炉桥是汉代古曲阳县的县治所在地,千百年间,这里是水旱码头,街在水两边,水在街中央,商铺林立,车轿骡马,淮浦归帆……这些砖块不是秦砖就是汉瓦!

冶溪水

炉桥多水,右窑河,左洛涧,北枕淮河,南依马场湖,且水系多由东西流。自古有逆水主贵之说,所以,当初曹操视这里为兵家胜地,选择在此筑炉冶铁,铸造兵器。故炉桥还有一个古称:冶溪。一个地方的地名,往往是这里的历史胎记,冶溪之名或多或少地传递了近两千年前这里炉火熊熊,锻甲铸剑的信息。今天炉桥的地名还有马园——曹军骑兵营地,马场湖——曹军马放牧处;郑家营、塘北营、十里营、张家营等——曹操步兵营地……“铸铁熔金事有无?传闻故老定非诬”清代炉桥籍的大学者方浚颐如是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镇外水网密布,镇里水井星罗。在炉桥古镇,水井有二三十口之多,著名的有马道井、三眼井、三山夹一井。其中以马道井为最,据说当年就是曹操军队人马共用的水井。井也由此得名。当地人回忆说,马道井不仅水量丰沛,而且澄洌甘甜,用以泡茶,汤清色正,味醇甘永。遗憾的是,马道井三四十年前镇供销社扩建时被封埋地下,永别天日。现在还能看到的是三眼井,青石井盖上,三只眼睛炯炯注视着,见证着流年往昔的世事沧桑。

距三眼井百把米处就是著名的美人巷。相传这窄窄的小巷两侧高门大院内住着家族庞大的方氏小姐闺秀们,白日足不出户,每到晚间,美女们走下绣楼,在巷内活动活以利身体健康。巷子两头派人把守,闲杂人等不得入内。据说就是这三眼井的井水滋润了美人巷的美人们鲜丽的容颜。站在井边远望巷口,依稀有袅袅婷婷的美人身影拂过眼帘。

现在老井老了,大多已废弃不用,或与人们的三餐饮食渐行渐远,只能成为老人们忆往追怀的物证了。

在炉桥,除了这些老井之外,还有一处水源让镇上的人们感念不已——龙潭。龙潭位于炉桥镇西南约一公里,系洛水注入窑河入口处。洛水源自东北的镆邪山,由东向西流入窑河,洛水注入窑河时流向陡转九十度,故水漩转不止,形成深潭。当年未受污染时,水质清冽甘美,镇西的居民饮水多取于此,俗称窑湾水。“洛水东来转北流,水漩千转碧潭幽。迷蒙更喜烟雨后,俄闻琵琶话轻柔。”窑湾水,一个离心灵多么贴近的名字。

水,滋养了炉桥一千八百年的历史,炉桥的历史是从冶铁铸剑开始的,或许由此淬炼出了这里骁勇彪悍的民风。与此同时,也培育了另一种与水有关的生活习俗。

老茶馆

已过花甲之年的郑金升夫妇,每天早晨四五点就要起床,在不大的两间屋子里,一字摆开四个煤炉,红旺旺的炭火将四个水摧子里的水顶得热气噗噗直冒,旁边的橱柜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擦拭得铮明瓦亮的白瓷茶壶。他的茶馆就在炉桥的冶溪大道上,离火车站只有百把米左右,火车站现在已经弃掷不用,所以来往行人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炉桥绝大多数茶馆一样,郑金升的茶馆同样没有名字招牌,因为他的茶客都是老主顾。茶摊就摆在冶溪大道的路两边,矮桌,方凳。六点左右,最早的茶客就到了,照例点了一块钱一包的六安瓜片,一块钱一碟的葵花籽,嘬着茶,磕着瓜子的片刻,就有后来者,提着方凳,捏着同样的一包茶叶挨身坐到,郑金升赶紧续水。于是,一人,二人,三人,四人……茶叶一包,两包,三包,四包……紧紧地团结在那盏白瓷茶壶的周围……于是,街两边的茶桌,一桌,两桌,三桌,四桌……四五十个茶客就这么在冶溪大道上展开了他们新的一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菜市场里的范家茶馆算是一家年代久且比较上规模的茶馆。范老爷子夫妇俩经营了二十年,现在年纪大了,交由女儿来打理。我们赶到范家茶馆时早晨七点多,已错过了高朋满座的时间,只剩院落里零星的二三十位茶客。老爷子告诉我们,客人们大多是挑着担子拉着车子兑完菜来这儿喝茶的。茶馆一年到头都开张,春节的早晨茶馆还做“迎新活动”,一壶茶水、四盘点心都免费。除了来茶馆喝茶,他们还提供“外卖”,为门前菜场上喝茶的客户上“门”服务,一包茶叶一元钱,一包瓜子一元,开水免费供应。一溜烟望过去,果不其然,肉案上,菜摊旁,都放着茶碗、茶壶;摊主们一边聊天,一边喝茶,一边卖菜,完全一幅消闲惬意的画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炉桥镇上,象郑家、范家这样的老茶馆足有二十来家之多。茶客一部分是镇上的居民,更多的是附近的村民。除了午秋二季特别忙的那段时间,他们会风雨无阻地一大早来到镇上喝茶。几十年间,这些茶客由原来的步行,到骑自行车,到现在的摩托,也曾看到开着小车来喝茶的茶客。几十上百人散坐在街边或庭院里,喝着,品着,日白拉呱,光阴好过。久而久之,茶馆就成了新闻的发散地,信息的发射场,情感的联络站。据说,原先炉桥的民风彪悍,喜欢斗嘴弄拳。后来兴起喝茶的风气后,双方发生矛盾,立即就有人出面扯住袖子:今天都省一句,明早茶馆说事。来日茶馆坐定,不管你是额头上火星直冒,还是脖子上青筋暴跳,哪搁住众茶客你一言,我一语的乡间俚语加上增广贤文,再大的火气,几壶茶下肚,也给浇得不见半点儿火星子。

茶,就这样沁润着炉桥人的岁月光阴,那些老去的风物在茶汤里复活,未来的图景也在茶味里发酵得鲜明动人。

来源:滁州日报 图片:布衣出食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