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徐向前戎马一生,战功卓著,为新中国的中国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唯一一把,总参谋长国防部部长,军委第一副主席,三个最高军职全部当遍的将帅,也是黄埔一期共产党员里军职最高的将领,是红军时期最年轻的军总指挥。
而徐向前和李先念相识于青年时期,是一同从战火中走出来的生死之交,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一生,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离世后的他们都选择长眠于最初战斗过的热土。
1990年,徐向前逝世前,病重的他叫来了自己的革命好友李先念,留下了三条遗嘱,李先念得知后失声痛哭,说道:“我也是这三条。”
那么,究竟徐帅留下了哪三条遗嘱?他和李先念之间有着怎样的革命情谊?
志同道合,生死相依
徐帅和李先念相识于1929年,徐向前由中央派到鄂东北,任洪三十一师副师长,时年28岁,木匠出身的李先念在三十一师第五大队任副班长,后到他的家乡红安县高桥区任区委书记和苏维埃政府主席,年仅20岁。
1931年10月,李先念加入红军,并且任红十一师三十三团的政治委员,而徐向前也十分器重李先念,赏识他的才华,不仅在紧要关头委以重任,危难之时也常常同他商量。
李先念也很快从团政委升为师政委,军政委,李先念尊重,拥护徐向前总指挥,把他视为红四方面军的一面光辉旗帜,他所率领的红三十军,成为红四方面军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
在长征时期,红四方面军主力遭前堵后追,屡历险境,在枣阳新集之战中,红军受敌三面包围,方面军总指挥部被突进之敌逼进。
徐向前身边只有机关人员和警卫,通信部队共300来人,在这千钧一发时刻,李先念率部增援,使红四方面军化险为夷,而在西安以南的子午镇,大夫方面军后卫任务的红十一师被敌人截断。
李先念指挥部队顽强奋战,身上两处负伤,徐向前来到十一师,对李先念说:
“你先跟部队走吧,后面我来指挥。”
之后西路军时候,更是体现了二人的患难之交,徐向前所在的红四方面军要执行强渡黄河的任务,他把李先念找来,传达了中央军委的命令。
李先念接受了任务,饭也没吃就走了,徐向前说道:
“先念,吃了饭再走吧!”
李先念说:
“不了,时间紧迫”,
最后三十军不负众望,在胡豹口抢渡成功,为后续部队开辟了前进的道路。
之后的作战中,徐向前和李先念积极配合,徐向前也说:
“李先念同志受命于危难时刻,处变不惊,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是很了不起的。”
之后的抗日战争,他们一起在南北战场上,携手战斗,新中国成立后,李先念担任国务院副总理,辅助周总理开展国家经济恢复,而徐向前委任国防部部长职务,负责中国的军事安全,在徐向前的指导下,中国的东南沿海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他们共同分享过胜利的喜悦,也承受过失败的痛苦,经过战争的锤炼,他们的友谊炉火纯青
几年来年,他们肝胆相照,情同手足,无论地位怎么变化,李先念始终把徐向前视为自己的老上级,老领导,他常常说:
“我一生有两个老师,一个是徐帅,教会我打仗,一个是陈云,教会我经济。”
徐向前病逝,留下三条遗嘱
1990年3月份以来,心脏一向尚好的徐向前元帅频繁发出心绞痛,出现了不祥的征兆,惺惺相惜的开国功臣深知徐向前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李先念,一直都保持着隔三差五看望老上级徐向前的习惯。
虽然自己在后来担任国家主席的职务,但是他始终对徐向前保持着一种对上级的敬意。
6月29日,徐向前病情危重,李先念闻讯急忙赶来医院探望,徐帅听说李先念来了,示意把他请到床前,郑重地交代了三条遗言:
“我的遗嘱有三条,一是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二是不开追悼会,三是把我的骨灰撒到大别山,大巴山,河西走廊和太行山。”
李先念望着即将离去的老战友,心情十分难过,情不自禁地对工作人员说道:“我也是这三条。”,这成了他们最后的诀别,也成了他们最后的约定。
之后,徐帅的病情更加严重,江泽民总书记从西藏观察回来不久,就风尘仆仆地赶到医院看望徐帅,徐向前听了总书记视察西藏和部队情况是感觉很兴奋,强撑这虚弱的病体,说出了他的肺腑之言:
“我身体好一些时,常听广播,看到现在的社会风气和经济情况有所好转,我很高兴。”
江泽民总书记称赞道:
“徐帅真是老布尔什维克,不愧是共产党人的楷模。”
徐向前去世后,李先念饱含对徐向前的无限深情,撰写了《沉痛悼念徐向前元帅》的文章,文章全面阐述了徐向前元帅光辉的一生,字里行间都是表达了对老帅的思念,崇敬之情。
他动情地写道:
“一个具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百折不挠,战斗不息的忠诚马克思主义者,一个大智大勇,慎思笃行,情画军事,驾驭战争的能手,一个坦荡无私,刚毅木讷,顾全大局,谦虚谨慎,廉洁奉公的人民公仆,这就是我在半个多世纪的斗争岁月里,深切了解向前同志。”
徐向前和李先念共同携手走过60余年的革命生涯,他们都为新中国的发展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