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旦呱呱坠地,从此就坠落凡尘,人生便开始了无尽的烦恼,越长大越孤单,丝丝缕缕的烦恼,总是如藤蔓一样纠缠不清,剪不断理还乱。唯一的办法,只有自我觉醒、面对和超越。
孟浩然是唐朝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他出身于书香世家,四十岁就隐居于鹿门山。因他作诗无数,却终生未仕,世人皆称其为“布衣诗人”。
孟浩然虽然与王维齐名,但二人各有千秋,各有特色,王维的田园诗空灵俊逸、宁静缥缈,而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更充满人间烟火气,更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
孟浩然性格豪放洒脱,年轻时也曾有意于为国家建功立业,却不沉溺其中,经历过一些波折后,毅然归隐,潇洒转身。诗仙李白有诗赞曰:“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唐朝佛教盛行,诗人都喜欢与僧人在一起相互切磋。孟浩然漫游吴越期间,游访了绍兴会稽山中的大禹寺,结识了高僧义上人。并写下一首《题大禹寺义公禅房》。诗作原文如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这首诗的大意是:
义公在大禹寺中参禅修道,寂静思虑。
禅房就建在依山傍林的地方,显得格外空寂。
驻足远望,门外有一座孤峰俊秀挺拔。
禅房的台阶前面,道道山谷纵横幽深。
细雨绵绵,夕阳连着雨脚,散发出迷人光彩。
庭院里植被茂密,满院的绿叶都染上明净的翠绿色。
看看池塘里的莲花,出污泥却依然洁净。
就应该知道义公的心境,其心地从不为尘念所染。
孟浩然这首《题大禹寺义公禅房》是一首题赠山水五言律诗。
整首诗开篇首先描绘出了义公坐禅的环境背景,看似平淡,却构成了一种“深林人不知”的空寂境界,为全诗写景勾画了一个总背景。接着,侧重描绘高僧禅房位置和禅房庭前的自然环境,通过环境的清雅脱俗、悠远深邃衬托出义公清高的志趣。
然后,描写雨中空山清幽之景,从动的方面描写禅院清净爽洁,进一步由景色环境的描写烘托义公脱离凡间、超于尘世的胸襟和情怀。最后,巧用佛教的比喻赞美禅师虚空高爽的禅心。
全诗语言清丽,自然明快;清词丽句,素描淡抹;景物交叠,雄奇壮观;层层递进,相互照应;笔致疏淡,意境清远。
突出特点是采用白描手法,以突出“清净”为主,由景清写到心净,描绘的景色自然清幽,淡人心魄,通过描写高僧修行的环境来赞美高僧清净纯洁的心胸,也寄托着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通篇用语明朗轻快,词采清雅秀丽,堪称是一首优美的山水佳作。
诗中最后两句:“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也常常用来夸赞一个人清净高远的境界,身处红尘之中,不被功名利禄所浸染,守着一颗莲花般的心,香远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