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观点认为:淞沪会战,是蒋介石中了日本的奸计。因为首战即决战正中日本主战派下怀,在上海这种日本军舰炮击范围内的地方进行战略大决战,等于拿军队去当炮灰,基本将中国能调动的精锐部队全部发光,精锐尽失!而中国土地辽阔,应该边打边退,拖死侵略者。
我并不完全同意这个观点,军队有守土安民之责,御敌于国门之外无可厚非。主动把战线拉入内地,虽说利用了空间换时间,但是战火绵延千里,必然导致国土摧毁、百姓流离失所、尸横遍野……,国土可以收复,但千千万万老百姓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不应在已知历史结果的前提下,站在上帝视角批评抵御外敌于边境的守土卫国之举。
那么淞沪会战有哪些不为人熟知的方面呢?
局部战争转变为大决战
其实中日双方都没有做好大规模会战的准备。日本方面,自东北得手后,日本总体上采取的是“蚕食”策略,并没有盲目突进。日军强硬派当时能提出的最具攻击性的方案,也就是推进到石家庄一带而已。中国方面,蒋介石本意只是想通过绝对优势兵力把驻扎在上海的区区3000人日军赶下海。
可蒋介石没想到,十倍兵力的嫡系精锐,主场作战突袭日军,却硬是将围歼战打成了攻坚战,让人大跌眼镜。双方都不断增兵,越打越大,最终打成了大决战。
骑虎难下的尴尬
规模越来越大,下血本把嫡系精锐派上去撑场面,却大量暴露在日军舰队的舰炮射程之内,一个巨炮下来就击溃一个排。蒋介石想过退兵吗?有,但是这仗已经打到全世界都在关注的份上了,不是说下台就能下台的。上海到处都是英美租借,蒋介石寄希望于美英介入调停。
蒋介石是否有且战且退、打持久战的打算?
1936年1月,蒋介石对统一西南对抗战的意义有过如下阐述:“我亲自督率军队不断追剿,将向来不统一的川滇黔三省统一起来,奠定我们国家生命的根基,以为复兴民族最后之根据地……(日本)从此不但三年亡不了中国,就是三十年也打不了中国。”
能清楚看出,蒋介石十分明白西南作为大后方的战略意义。早已有打算利用大西南和日本打持久战,拖垮日军。这种战略方向判断上的正确性,完全为后来的历史所验证。
国民党组织松散、腐败无能
淞沪会战激起了全国的反日浪潮,形成了空前的民族统一战线!但为什么国民政府举全国之力,却让中华民族付出了自蒙元以来最大的牺牲呢?这除了武器上的差距外,更重要的是国民党组织松散,国民政府腐败无能。军队数量多却都是各个军阀的私兵!难以统筹协调。这一点从后面的撤退变成大逃亡就能清楚看出!
团结的中华民族谁也惹不起
同样是以弱击强、后勤乏力,13年后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却展现出中国军队应有的战斗力!事实证明,团结一致的中国军队是全世界任何国家都惹不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