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毛的回答时,并不记得自己站起来还鞠了躬,但我确实那么做了,我相信换成任何一个人,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也会跟我一样做的。”
这是美国第37届总统尼克松,在自己的回忆录里写道的内容,清楚地记述了当年与主席交往的场景。
主席是他最敬佩的人之一,也只有主席的睿智和远见,才能征服一位有着卓越智慧的美国总统。
尼克松能够出任美国第34届副总统,及37届总统,其非凡的领导力和政治远见,自然非比寻常。
在国人眼中,尼克松也是中美关系破冰第一人,主席更是亲切地称其为“老朋友”。
尼克松访华之旅
上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交恶,那时起面对苏联对我国的制约和变相围堵(如鼓吹越南与我为敌),以及我国周边并不友好的政治环境,主席已开始思索破局之策。
当时,北有苏联关系破裂,南有越南不断挑衅,东有韩国亲美,日本血海深仇,西南还有台湾的蠢蠢欲动,西有印度不甘示弱。我国可谓是“四面受敌”。
那时起,主席就有与美破冰的想法。虽然,1950年抗美援朝,中美已成了“敌人”。
为此,主席打出了2个信号。
一个是邀请中国的老朋友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来中国访问,并以贵宾之礼邀请他在1970年10月1日国庆节,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与主席一起观礼。
第二个是邀请了1971年在日本参加世界乒乓球赛的美国代表队,来中国与中国队员切磋,并安排他们参观了很多地方。
中国的这两次邀请,当时在美国社会引起了极大的震动,也深深刺激了尼克松的神经。
无独有偶。在中国间接示好有意结交美国之际,其实尼克松也在努力试探性地想结交中国。
当时,世界两大强国美国和苏联,已经展开了20余年的冷战。冷战中,美国一直处于防守的地位。对此,美国也很头疼,一直想破局,有意拉拢中国制约苏联。
早在1969年12月,美国驻波兰大使斯托尔塞在一个外交舞会上,就在有意接近我国驻波兰的雷阳代办。
这看似无厘头的事件,正如一道阳光,撕裂了中美二十多年的隔绝和黑幕。
1971年7月,在尼克松访华之前,特别安排了当时时任美国国务卿的基辛格秘密访问北京。
1972年2月21日,在做了充分准备的尼克松,正式踏上了历史性的访华“破冰”之旅。
尼克松与主席会谈
1972年,主席已是79岁高龄。当时主席的身体很不好,此前曾两度休克被抢救了过来。
2月21日,当尼克松抵达北京时,主席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尼克松也知道主席的身体不太好,他本以为主席不会亲自接见他。
没想到在他抵达北京当天的下午2点,主席就安排了与尼克松会面的时间。毛主席在游泳池的书房里接见了尼克松。
当尼克松与主席的手握在一起的时候,标志着中美长达22年的仇敌之态正式破冰。
关于本次会谈的具体内容,至今尚未解密。通过当时参会人员的回忆片段可知,当年主席与尼克松的会谈十分融洽。
并且因主席身体不好,原本定下的45分钟会谈时间,最后硬生生交谈到了75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会谈上主席与尼克松达成了很多共识。尤其是针对台湾问题,达成了诸多共识,如:
1、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2、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且早已归还祖国。
3、解决台湾是中国内政,别国无权干涉。
4、全部美国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必须从台湾撤走。
5、反对任何旨在制造“一台一中”“一个中国、两个政府”“两个中国”“台湾独立”和鼓吹“台湾地位未定”的活动。
与此同时,中美双方还签订了意义非凡且令世界瞩目的《上海公报》。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协议签订后2年,1974年8月9日,尼克松因“水门事件”,被辞职。由时任美国副总统的福特,接任了新的美国总统位置。
福特继任后,对当年尼克松签订的中美诸多协议,表现的心不在焉,阳奉阴违。在他执政期间,中美关系并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以致于1975年12月1日,福特为期4天的访华,并未取得有效的推进。甚至主席还批评美国说,美方在倒退。
福特访华不久,主席再度邀请了“老朋友”尼克松访华。当时主席已经83岁高龄。
尼克松与夫人愉快地接受了主席的邀请,于1976年2月21日再度抵达北京,开始新的访华之旅。
当时尼克松虽已卸任美国总统,但我国还是以总统之礼接见了他。
一样下榻在18号国宾馆,一样的尊敬,一样的礼仪,甚至连国宴餐桌上安排的十道菜也和当年一模一样。
会谈期间,主席与尼克松如一对老朋友,聊了很多,也很惬意。会谈时间长达1小时40分钟,比总统福特的会谈仅少了10分钟。
据悉,在会谈接近尾声时,尼克松以老朋友的身份,不好意思的问及主席的特长时,当时主席已经无法站立,他深深地注视着尼克松,郑重地说出了五个字:“为人民服务”。
那一刻,尼克松愣住了,随即他不由自主地站起身,向曾领导中国走出阴霾,向无比大公无私奉献的伟人,向他最敬仰的主席深深地鞠了一躬。
临别前,主席以茶代酒与尼克松轻松碰杯,两位伟人诸多会谈照片,也成为珍贵的历史影像。
读者们,关于“主席与尼克松的破冰会谈”,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