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一个姑娘在老房子里挖出7万银元,在那个时候相当于人民币1000万,她夜不能寐。让人没有想到,在这批银元的背后还隐藏着一个32年前的秘密。
这个姑娘叫做陶金兰,是土生土长的青海人,1982年,青海贵德县打算全村里通用自来水,需要往各个村里接自来水管。
但是陶金兰所在的村子因为地方偏僻,道路曲折,很多人都不愿意去,施工队到了这个村里,也是觉得山巅那个农场路太难走,互相推辞。
作为土生土长的当地人,陶金兰说:“既然大家没人去,那我就去吧,我从小就生在这里,对这里十分熟悉。”
陶金兰的话让全村人甚至施工队都惊讶不已,一个小姑娘居然有如此胆识,很多大爷们也表示十分难堪,便让陶金兰先去探探路,或者先挖个基础。
陶金兰就这样带着没人干的活上了山,施工队的人表示今天先修路,明天和她一起去,但是陶金兰还是先去挖了。
回家后爸爸妈妈也说她做得对,虽然是女孩子,但是这可是全村的光荣任务,陶金兰起早贪黑,每天披星戴月,及时为了可以让全村的人都能喝上水。
没有想到,就是这件事,居然让她碰上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在陶金兰开工的第三天,她从农场的地下挖出了几个银元,上面模糊地还有袁大头的字样,她越挖越多,还有好几个瓦片。
很显然,这是埋在地里的一罐罐的银元,虽然这不是明清时的老古董,到那时这些东西可是值不少钱。
到底怎么办,她一没有选择告诉父母,二没有来私吞,他当即找来了村书记,把这件事告诉了村里的干部。
村里的干部也马上上报到县里,县里又上报到文物局,当即派来了几十名考古专家。
这些施工队的工人也不顾山路崎岖了,马上上山帮忙,都想一睹这些银元的真容。
经过几天几夜的苦战,考古队在这里一共挖出了7万多枚银元,经过分类整理,发现除了袁大头,还有龙洋和船洋等,银元中还混合有1600个银稞子。
这些银子加起来足足有2吨,专家推断,这些银元的价值足足有1000多万元。
在那个年代,一个普通家庭的年收入都不足上千元,这个数字或许几辈子都花不完。
到问题是,到底是谁把这么巨额的财宝藏在这里呢?
考古队和政府的人经过多方调查,最后发现这里的主人是一个叫马元海的人,他本是这个村子普通的居民,但是他一个出名的亲戚。
他的表弟就是赫赫有名的马步芳,马步芳是当年马家军的首领,当年中原大战前后,马步芳一面暗中活动,大肆扩军,一面积极搜集蒋介石与冯玉祥、阎锡山双方的情报,两面下注。
交战初期,马步芳率骑兵一旅随冯军进军陕西,并以“前防接济费”名义向冯每月勒索“军饷”五万元,同时多次打劫地主,积攒了无数财宝。
而马元海又极其贪财,借着马家军的关系,在当地更是称霸一时,《贵德文史资料》上记载了马元海在贵德县的所作所为。
据载,马元海在当地被称为是“贵德王”,他不仅斗地主,而且到处搜刮民脂民膏,整个贵德地方的人都对他敬畏三尺。
尤其是七七事变后,国民党无暇顾及这些人在青海的活动,所以马元海的行动就更加猖獗了,和阎锡山一样,成为了地方名副其实的“土皇帝”。
短短几年的时间,他积累的财富已经数不胜数,随着全国各地被解放,马元海也不敢再猖狂了,新中国成立后,马元海知道大势已去,便悄悄把这批宝物埋了下来。
1951年马元海去世,他临终前没有把这个秘密告诉任何一个亲戚,这所谓人生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人死了钱没花完,或许马元海就是这样一个人。如果这次陶金兰没有挖出来银元,或许这笔“巨款”也会继续被埋葬在地下,永远没有人知道。
但陶金兰不仅挖了出来,还主动上交国家,如果当时她自己使用,或许会影响几代人的命运。
记者采访她的时候问:“请问面对这么多钱,你为什么不自己藏起来呢?”
陶金兰说:“这是国家的宝物,不是我的,既然是国家的,我就应该上交。”
因为她的故事,她还被县里评选为了“先进个人”,还荣获了3等功,在1987年的全国劳模大会上,她还被评为了“三八红旗手”。
尽管如此,当地一些人还是对陶金兰打抱不平,说好歹应该给百分之几的奖金,与其如此,还不如不上交呢。
可是在陶金兰的心里,她觉得她做得对,不管别人怎么说,她都问心无愧,或许任何一个人,都会选择支持她的做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