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嬴政统一六国后,自称始皇帝,他统一度量衡,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可是,唯有北边匈奴还没有彻底臣服自己,秦始皇决定在秦帝国北方修建一条国防公路——秦直道,提升帝国北部交通运输和军事防御能力。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这条秦直道南起陕西省林光宫,北到内蒙古九原,全长800多公里。
秦始皇命令太子扶苏监工,大将蒙恬主持具体工程,蒙恬征用了30多万人,开始修建秦直道,既然是用作军事防御,对工程质量要求自然很高,蒙恬采用秦朝最先进的筑路技术修筑秦直道。
什么是最先进的筑路技术呢?古人筑路没有压路机,想把道路修得平整,只能将土夯平,再铺设在路上,所以古人发明了夯土技术,咱们先来介绍一下这个技术:
夯土技术秦朝以前就有了,说白了,就是对土进行加工,让土达到一定密度,再用来建造道路、城墙、坟墓、宫殿等,秦朝利用夯土修建了阿房宫、长城等。
古代的建筑工程大多是用土打基础,古人对土的加工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
夯,就是用木板将土夹紧,用力捶打。因工程不同,需要加工土的密度、形状也不同,夯有分大夯、小夯等。
硪是一种铁制或石制工具,圆柱形,周围系上几个绳子,需要八个工匠或者二十四个工匠为一组,拽着绳子用硪将夯实的土块砸实固定,也就是打地基。
打好地基,工匠还需使用一种叫拐子的工具,两只胳膊用力下旋,在需要的地方打拐眼,增强土层间的摩擦力,
工匠使用搂耙、铁拍子,在铺设土层时将不平的地方垫平。
制作程序是这样,但是秦直道大部分路段修建在山脊之上,土层必须夯的更结实,
秦朝之前,古人使用的是生土加水,闷好之后,作为基础材料,但这样并不能达到坚固耐用的效果,不能用作修建秦直道。
蒙恬让工匠使用秦朝最先进的作土技术,熟土筑路,熟土有点类似今天的混凝土。秦工匠使用的熟土,就是将生土碾碎后焚烧,
按照程序,工匠们在秦直道上铺设了三层土,一层原生土;一层熟土;最后一层是经过加固的熟土层。
这样修筑的秦直道,坚固平整,长800公里,宽60米,周围还修建了,供皇帝巡查时休息的宫室,还修建了烽火台、哨塔等军事设施。
史记记载:秦直道修建于公元前212年,刚修建了二年,秦始皇就去世了,史书上没有具体说秦直道什么时候修完的?
可它的作用不容小视,汉朝时:秦直道是汉朝都城通往北方的交通要道。
《汉书·贾山传》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秦直道路两边还种植了青松。汉元帝时,宁胡阏氏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走的就是这条秦直道。
东汉末年,蔡文姬从南匈奴回到汉朝,据说走的也是秦直道。再到后来,秦直道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淡化,它的交通运输功能开始凸显,800公里的秦直道驿站两边出现了商铺,形成了小镇。
这里商贾密集,商业交流频繁,秦直道逐渐变成了一条南北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茶商、瓷器商、丝绸商等各种商人活跃、奔波在这条道路上。
秦朝一直到清朝前期,2000年的时间,秦直道一直在使用,清朝中期以后,这条道开始荒废。
二、
传说这条道使用这么多年,从来不长草?这是真的吗?毕竟是泥土修成的路。
这个问题,蒙恬在修建时,已经考虑到了。
秦直道使用熟土建造的,30万工匠用硪对熟土进行过多层次加固,使土层的密度加大,土层之间几乎没有缝隙,野草在这样的土层无法长出。
另外,工匠们还在熟土中,掺进盐、碱,这样野草更无法生长。
此外,秦直道还有一个高超的地方,就是它注意排水。《史记》说秦直道“堑山堙谷,直通之”:秦直道主要修建在丘壑地带,地势起伏高低不平。
所谓“堑山”是指,修路时前方如果遇到山峰,在靠近山峰略低的地方选址修路,将山峰高处削掉一部分,用削去的土往路下坡填土,先夯筑一段护坡,然后再作土夯路。
“堙谷”是指,当路修到两个山峰之间时,用土将山间的谷底填平,夯实后,再逐层铺设路面,
如果遇到更高的山峰,工匠们会采用“之”字形方法修路,增加路长,缩减路宽,所以整条秦直道没有大的坡度和弯度,即使下雨,也不会淤积在道上,雨水会很快排出。
秦直道两千年寸草不生,堪称人间奇迹,让我们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