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隋文帝之所以能够终结南北朝,一统天下,更多的是依靠北周打下的基础,而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
公元581年,杨坚接受北周静帝禅让,登基为帝,改国号为隋。公元588年,杨坚派晋王杨广率军南征,从当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隋军用了三个月时间,平定南陈,一统天下。至此,中国历史上纷乱了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宣告结束,华夏再度归于统一。
看得出来,杨坚统一全国的脚步是十分迅速的,从他登基称帝到南陈灭亡,也就花了九年不到的时间。若是从隋灭陈之战开始算起,隋文帝统一天下仅仅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相比之下,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可是花了整整十年。
不过,这样的成就自然不是杨坚一个人的功劳。正如当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乃是奋六世之余烈,耗费百年光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坚结束南北分裂,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之上。
事实上,早在杨坚登基之前,天下形势就已经非常明显。整个南北朝时期,虽然表面上是南北分裂对峙,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北强南弱的这么一个状态。只不过北方的鲜卑政权出现了分裂,从北魏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两大势力,也就是后来的北齐和北周。北朝两大势力互相攻伐,给了南朝以喘息之机。是故,在南北朝中后期,天下实际上是一个三足鼎立的状态,其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后三国时代。
面对北朝的分裂,南朝的环境相对平和,是故在后三国时代早期,南朝的实力并不算弱。尤其是梁武帝萧衍治下的萧梁,国力强盛,兵锋一度直指长安城下,大有问鼎中原之势。
但是,随着侯景之乱的爆发,南朝形势发生了巨变。当时最弱的西魏抓住南朝内乱的机会,先取汉中,后夺西蜀,实力瞬间壮大。此外,北齐也趁火打劫,从淮河一直打到了长江边上,把淮南这个香饽饽攥在了自己手中。
南朝遭逢内乱,又被北边的两个对头打劫,实力大损。虽然有着陈霸先这样的枭雄力挽狂澜,但无奈地盘丧失太多,已经无力逐鹿中原。只能是寄希望于长江天堑,偏安于江左一隅。虽然此时依然是三分天下,但已经称不上鼎立之势。当时主要是看北周和北齐这两大势力逐鹿中原,谁赢了,天下唾手可得。
当然了,其实当时的形势也不算太明朗,因为北周和北齐各自都有着很大问题,不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北周乃是权臣宇文护当道,废立皇帝如儿戏,内讧不断。北齐则是昏君频出,时常做一些自毁长城的白痴举动。
不过,北周后来出了一个宇文邕,堪称一代雄主,登基之后,及时的拨乱反正,铲除权臣宇文护,励精图治,将北周拉回正轨。而北齐则是一如既往地混日子,而且是一代不如一代。北齐后主高纬,简直就是昏君的典范。
这个人视治国为儿戏,任人唯亲,将身边的好友全部封官,而且动辄便是“开府仪同三司”的待遇。当时的北齐,王爷多如狗,宰相遍地走。此外,这个人还非常的多疑残暴,无数功臣名将都被他处死,一代战死兰陵王高长恭就是被他所赐死。
总之,拨乱反正后的北周,国力是蒸蒸日上,北齐却是江河日下。最终在公元577年,北周武帝宇文邕出兵东征,攻克北齐都城邺城,俘获齐主,北齐灭亡。
北齐灭亡之后,北周基本上已经统一了北方,对于南陈有着绝对的优势,再加上有着宇文邕这样的雄主,统一只是时间问题。
可惜的是,在灭掉北齐的第二年,宇文邕就驾崩了,继位的周宣帝宇文赟又是一个典型的昏君,只知道沉迷酒色,不理朝政。为了方便自己吃喝玩乐,他甚至在登基第二年就传位于长子宇文阐,当起了甩手掌柜。他自称要去“高蹈风尘”,而且还给自己立下名号,称自己为“天元皇帝”。最终,宇文赟由于纵欲过度,搞垮了身体,在公元580年便去世了,时年二十二岁。
周宣帝驾崩后,杨坚以辅政大臣的身份掌控大权,最终篡权夺位,建立隋朝。此时的隋朝其实就是北周改了一个国号,换了一个皇帝而已,其面对南陈仍然有着巨大的优势。
当然了,南陈虽然弱小,但毕竟也是割据一方,又有着长江天堑,不是说灭就能灭掉的。所以杨坚登基之后,并没有急着南下,而是花了八九年的时间稳固北方。
有趣的是,在北边隋朝愈发强盛的情况下,南陈却是一点儿不慌,陈后主陈叔宝又是一个昏君,整日沉迷酒色,荒废朝政。隋军打来之时,陈朝君臣还在欢度春节。陈朝政治如此腐败,君臣如此昏庸无能,陈朝岂有不败之理。
双方国势比较下,又是一个蒸蒸日上,一个江河日下。最终准备完毕的隋文帝,毕其功于一役,摧枯拉朽一般的灭掉了南陈。
而灭掉南陈后,隋朝对南陈做了一个户籍统计,增加人口50余万户。而隋朝在杨坚登基时,就已经有在册户籍462万户。双方人口差距,约有九倍之多,如此看来,杨坚灭陈,一统天下,也实在是正常不过。
总结来讲,隋朝统一全国是北方鲜卑王朝长期积累的结果。转折点主要是侯景之乱,当时南朝萧梁因此而崩溃,南北均势被打破。陈朝建立之后,南朝已经处于绝对劣势。
北周灭掉北齐之后,对南方的陈朝占据了绝对优势。隋朝代周之后,隋朝对陈朝的优势更加明显,最终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