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黄山市与四川成都市、重庆武隆区、广东中山市、浙江湖州市、绍兴市、福建泉州市、江西九江市、赣州市、山西晋中市10市(区)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发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联合宣言,共筑文化长城,守护历史家园。同时,黄山市还举行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启动仪式。

在这样的当口,我们不禁要问: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黄山市如何做得更好、走得更远?

黄山市是古徽州“一府六县”的核心区域,是徽州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和主要承载地。

从历史的轴线来看,古徽州区域文明的源头可追溯到距今5000多年前。自公元前221年设歙县、黟县以来,徽州的区划名称虽历经多次变迁,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特别是宋朝设徽州府后,行政版属一直相对稳定。

从文化的积淀来看,西晋至北宋末期的三次“衣冠南渡”,让南北大融合的洪流冲破了封闭的山区地理条件,形成了独特的徽州文化基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徽州雕刻博物馆 曹晓东/摄

徽州文化涉及徽州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学科,全息包容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民间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的基本内容,被誉为炎黄文化新阶段的袖珍版本。

悠久的历史、稳定的区划、独特的文化,让徽州变得分外生动而耀眼。如今,以徽州文化为研究对象的“徽学”,与敦煌学和藏学并列为中国三大走向世界的地方显学。

一街一巷都有悠远的故事,一砖一瓦都有隽永的记忆。自然,徽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

目前,黄山市拥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座,国家历史文化名镇3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街区1片、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1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1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17处,中国传统村落310个,以及数以万计的历史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黟县西递古村落 刘军喜/摄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空间载体,蕴含着深厚的精神内涵,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价值,是黄山市最具魅力的文化名片。

继今年5月获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后,黄山市很快又启动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既是接续发力、全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也是自我加压、推动遗产活化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

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作为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黄山市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统筹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

如何坚持保护第一?黄山市的答案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规划先行。按照分类科学、保护有力、管理有效的要求,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纳入城乡规划,寓于城市建设、乡村振兴之中,并分类编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街、名村保护规划。

制度引领。按照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的保护要求,先后出台历史文化保护管理等20多部规章及相关技术导则,健全市、区县、乡镇三级联查联管制度,建立“分层、分类、分级”管控模式、“正面引导+负面清单”管控措施、“清单式+闭环化”督查整改机制。

整体保护。按照“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的要求,既保护单体建筑,也保护街巷街区、城镇格局,将各时期、各类型、各区域的历史文化遗产“应保尽保”,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立足整体格局、历史风貌、人文自然环境等进行“绣花式”改造,以最小干预呵护好肌理、延续好文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歙县深渡镇阳产村 樊成柱/摄

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离不开资金投入。黄山市除加大财政投入外,创新推出VEP绿色金融、“村落徽州”绿色金融贷、EOD项目贷等绿色金融项目,累计获得国有银行授信158亿元。同时,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观光农业、休闲度假、摄影写生、户外徒步、民宿民俗等新业态,仅民宿产业就撬动社会资本近百亿元。

2020年,黄山市入选首批全国10个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市;去年以来,黄山市传统村落“微改造、精提升”示范案例,屯溪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歙县府衙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举措,相继入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清单。

古往今来的城市文脉、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创新发展的新引擎。

在黄山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久久为功,突出体现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上。

“山绕清溪水绕城,白云碧嶂画难成。处处楼台藏野色,家家灯火读书声。”南宋诗人赵师秀笔下的歙县徽州古城,一直是古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山西平遥并称为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亮夜幕中的徽州古村 施亚磊/摄

走进国家5A级景区徽州古城,仿佛穿越到明清时代:古老的城墙、青石板的街巷、错落有致的古建筑,还有那扑面而来的徽州文化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2022年起,歙县取消徽州古城门票,聚焦古城夜游,推出“徽州府有喜”“徽州印象·摇橹船”“博物馆奇妙夜”等沉浸式体验活动,打造徽物集、新安养生局、非遗夜市等消费场景,以“小演艺”点亮小剧场、茶馆、咖啡馆等休闲空间,打响“小美好、小美食、小美景、小美物、小美宿”品牌,让老街区、老建筑等“老地标”变身新业态、新生活的“新名片”。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利用,与人文环境密不可分,只有“见人见物见生活”,才能让文化传承具有原真性和可持续性;历史文化街区承载着市井烟火、原生文化和乡愁情怀,是一座城市中最具特色、最有故事的地方。然而,只有让传统历史文化的底蕴,紧贴国潮、文创等时尚潮流的脉动,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有着“流动的清明上河图”之称的屯溪老街,是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也是传统的步行商业街。今年以来,黄山市屯溪区联动屯溪老街、屯溪河街和黎阳in巷三条老街,一体化打造三江口时尚街区,围绕夜游、夜宴、夜娱、夜宿、夜购等主题,推出民俗秀、河畔音乐会、水幕激光秀、游船派对、街舞大赛等创意活动,打造“新安花月夜”品牌,成为年轻游客的打卡地。今年国庆期间,三江口时尚街区接待游客量超过80万人次。

1982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拉开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序幕。42年来,我国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出台了文物保护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项目规范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水平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国共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42座、名镇312个、名村487个、传统村落8155个,历史文化街区1274片,历史建筑6.72万处,构建起完备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2022年开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项评估工作,定期对所有名城进行全覆盖调研评估,评估不达标的名城将被处罚问责。

今年2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进一步规范了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涉及的保护修缮、风貌修复、人居环境改善、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消防与防灾减灾设施提升、智慧化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不难看出,我国对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标准要求越来越严,这给黄山市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徽派古建产业成经济发展新动力 周牧/摄

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把保护传承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现代生活,建立健全城市历史文化要素全息档案和保护传承体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特色标识和公众的时代记忆,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实现永续传承。

科学兼顾保护与民生的关系。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要把争创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文明城市创建、城市改造更新等结合起来,推进微改造、精提升,补足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让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点一滴留住城市记忆。

有效链接保护与创新的关系。历史文化遗存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运用创新思维,激活历史文化资源,在延续情感纽带、留住乡愁记忆的同时,融入更多现代元素,使其更加适应现代生产生活需要,增强传统文化时尚感与流行度,推动城市历史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魅力、增添新动力。

撰稿:吴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