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湖南兴宁的一户书香之家,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1926年7月随国民革命军北伐。他在大革命失败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跟党走。1932年,他参与创建中共中央军委二局,被任命为局长,专为中央和红军收集情报。在他的带领下,二局多次截获并破译国民党军事密码,及时掌握了军民党军队的动向,为红军反“围剿”特别是长征转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所领导的团队说:“没有二局,长征是难以想象的;有了二局,我们好像打着灯笼走夜路。”对他的评价更是超乎寻常,“没有曾希圣的二局,就没有红军。”

他就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就是这位被周恩来誉为红军情报工作“创业的人”,在主政安徽期间,为了新中国的建设披肝沥胆,勇于创业,在最为好难困苦的年代,为安徽人民留下了一座惠及千秋万代的幸福工程。

1950年夏,淮河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两岸4000多万亩农田颗粒无收,1300万灾民流离失所,死伤无数。毛泽东主席流着眼泪在安徽省委的报告上批示,请周恩来总理负责抓紧拟定治理淮河的方案。1951年1月15日,毛泽东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号召,并亲笔题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希圣夫妇

淮河是建国后中央人民政府系统治理的第一条大河,短短7年时间,仅皖西大别山区,就相继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磨子潭四座大型水库,均是由国家投资的重点工程。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曾希圣兼任淮委副主任,也是安徽治淮工程的最高统帅。早在佛子岭水库兴建之际,他就萌发了利用水库尾水灌溉下游农田的设想。

1956年,曾希圣授意淮委,抓紧编报方案,开发淠右灌区,并抽调了一个控制测量队和四个地形测量队,赴皖西六安地区进行实地勘测。当时,曾希圣的宏伟构想是,利用大别山四大水库的水源,通过灌渠把水送到合肥,再引向皖东,既保证没岸农村农田的灌溉,又保障省城居民的生产生活供水。

1958年7月15日,中共六安地委召开常委会议,成立工程指挥机构和党委会,由地委第二书记、专署专员赵子厚任指挥,工程党委会经省委批准由12人组成,赵子厚任党委书记。8月19日,淠史杭工程开工典礼在六安县苏埠镇南5公里的横排头隆重举行,这里曾是当年徐向前创造“苏家埠48天战役”大捷的战场,为了创造建设新中国的奇迹,六安人民再一次在这里誓师,向大自然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希圣视察淠史杭工地

为了完成曾希圣下达的任务,六安地区全力以赴。指挥部组织原淮委勘测设计院淮南组的25名工程师,在4个月时间里完成了工程的总体规划,由史河、淠河、杭埠河三个毗邻灌区组成,纵横皖豫两省,横跨长江、淮河两大水域,覆盖13130平方公里土地,设计灌溉面积1100万亩。这个规划后来被曾希圣命名为“淠史杭沟通航灌综合利用工程”,简称“淠史杭”。

淠史杭规划虽然得到曾希圣以及省委的认可,但并未纳入国家计划,甚至在开工以后,亦没能在省水利厅立项。工程立不上项,就得不到国家的投资,就争取不到水泥、钢材、木材等重要计划物资。这就意味着,兴建淠史杭,六安人民必须自力更生。开工初期,国家没给一分钱,地区财政也拿不出钱,所需物资基本上靠群众自筹。在曾希圣的亲自过问下,省水利厅在淠史杭第一工期快要结束之际,才下拨295万元,虽是杯水车薪,也能救一时之急。

从大别山下,到淮河之滨,皖西大地处处红旗招展,号声声震天。民工们挑着粮食和铺盖,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工地,每个民工一个工日补助0.5公斤口粮,一毛钱菜金。开山炸石,没有炸药,群众刮墙土熬硝,自制土炸药。没有水泥,自建三个水泥厂,用石臼舂,用碾子碾,石料破碎以后,用筛子筛,用手工搅拌。木料不足,许多群众把家中盖房子的木头、门板献了出来,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板拆散抬到工地。11条干渠全面铺开,最高上工人数达80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希圣和他的家人们

每逢星期天和节假日,曾希圣便带着妻子儿女,到淠史杭工地上参加义务劳动,不惊官动府,也不带随从服务。1962年调离安徽以后,他时刻牵挂淠史杭工程,经常带信给六安地委负责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把淠史杭干到底,把灌区建设好。许多年以后,当年的一些领导回忆那段历史的时候,都说,“没有曾希圣,就没有淠史杭!”

历经16个春秋,六安人民终于建成了新中国最大灌区淠史杭。60年来,淠史杭保障了国家的“粮食安全”,1000万亩良田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保障了江淮人民的“饮水安全”,2000万城乡人口饮水思源,备感幸福;保障了未来的“生态安全”,六安人民牺牲发展速度,确保绿色GDP2.0良性循环!

曾希圣为淠史杭题词:“劈山引水灌溉良田千万亩,兴利除弊造福子孙亿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