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塘最怕两种动物:黑鱼和泥蛇,一旦鱼塘中有了这两种动物,想要丰收几乎是不可能了,甚至还有可能绝收。尤其是泥蛇,蛇本身就是一类让人本能感到害怕的爬行动物,成群的泥蛇在鱼塘中让人头皮发麻。
那么,鱼塘中出现了很多泥蛇该怎么办呢?俗话说“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泥蛇。
什么是泥蛇?
蛇是一个大家族,目前已知的蛇种类超过了3000种,其中在我国分布的就超过了220种,它们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大江南北,就连高原地区都有蛇类分布,比如世界上分布海拔最高的蛇,也是我国珍稀的蛇类之一温泉蛇就生活在高原地区,只是它们只在天然温泉附近出没。
在温泉中徜徉的温泉蛇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泥蛇与温泉蛇是同科同属下的蛇类,它们都属于游蛇科水游蛇亚科水蛇属,水游属是一个大家族,全世界范围内至少有20多种不同的种类,它们主要在水中活动,以捕杀水中的鱼类和蛙类为食。
泥蛇学名中国水蛇,它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水蛇,广泛的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水体中,它的背部为土黄色,上面有零星的纵行黑点,腹部黄色,常栖息在稻田、沟渠、池塘等水体内。
关于水蛇,许多人认为它属于无毒蛇,但其实所有的水蛇均有毒性,只是相比较其他毒蛇,它们有些特殊而已,因为我们常见的毒蛇毒牙通常在嘴巴的前方,要么像眼镜蛇一样有着与毒腺相连的前沟牙,要么像蝮蛇那样拥有与毒腺相连且中空的管牙,但水蛇属于后沟牙,也就是毒牙在嘴巴的后方,这种结构是非常不利于注射毒液的,它需要将猎物完全含在嘴里,才能用毒牙咬伤对方,然后注射毒蛇。
由于它们的注射毒液效率高,所以通常被认为是不致命的毒蛇,不过,这只是针对人类,在实际的捕猎中,后沟牙是它们唯一的捕猎工具。
后沟牙示意图
所以,泥蛇是一种具备一定毒性的毒蛇,它们通常栖息在水中,以水中的鱼类和蛙类为食,尤其喜欢吃黄鳝和黑鱼,因此,有水蛇的地方黑鱼和黄鳝就比较少。不过,由于蛇是变温动物,而且它们无法在水中呼吸,所以泥蛇的洞通常在离水面有一定距离的岸边,这是它们与黄鳝洞最大的区别(黄鳝洞在水面或者水下位置)。
鱼塘出现很多泥蛇该怎么办?
鱼塘出现泥蛇是非常正常的,因为泥蛇的主要食物是鱼类,而鱼塘是鱼最密集的地方,生活在鱼塘附近的泥蛇可以通过分析空气中鱼的气味准确的找到鱼塘并且在此定居,乐不思蜀。
但这种习性可害苦了养殖户,毕竟一条泥蛇一天就能吃掉好几条鱼,一群泥蛇很快就能将鱼塘清空。
那么,如何让鱼塘里的泥蛇消失呢?首先用暴力手段捕杀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泥蛇是我国三有保护动物,是严禁个人捕杀的,既然硬的不行,我们就只能来软的了。
首先要从泥蛇的习性入手,泥蛇的对栖息地的选择有三个,第一是有茂密的草丛,它们栖息在水边茂密的水草之中,懂得这个习性,可以将水域中的草清理干净,让泥蛇无法藏身,转向其他的地方。
第二就是就是淤泥,泥蛇也喜欢藏在水体边缘的淤泥中,这个在真正的鱼塘比较少见,如果有清理和改善一下即可,第三就是离水面较近的洞穴,这些洞穴往往有水,但不多,这是泥蛇最喜欢栖息的地方。发现比较多的这些洞,就可以采取封堵的方法,因为泥蛇虽然喜欢洞居,但它们自己不会挖洞。这样大概率能减少水蛇。
其次就是巡视了。泥蛇是一种生性胆小谨慎的蛇类,它们白天黑夜均会活动,如果鱼塘中的泥蛇比较多,就可以加强巡视,因为人在岸边制造一些声音会让泥蛇的捕食欲下降,而且正在或者刚刚进食完的泥沙在受到惊吓后也会吐出猎物,这样久而久之,泥蛇就“搬家”了。
第三:养动物。在鱼塘附近,养一种常见的动物能很好的防蛇,它就是大鹅。大鹅能够防蛇早在古代古人就已经发现了,比如苏轼的《仇池笔记》中就有这样的描述:鹅能警盗,亦能却蛇。其粪杀蛇,蜀人园池养鹅,蛇即远去。
蛇怕鹅倒不是因为网上传言的“蛇沾到鹅粪会腐烂”,事实上,鹅粪与大多数鸟粪都差不多,而蛇的主要猎物之一就有鸟,鸟体内也有粪便,如果沾到粪便就腐烂的话,蛇吞下鸟就烂穿了。蛇怕鹅主要是因为鹅看到蛇会大喊大叫,这是会把人吸引来的,而且大鹅全身被厚厚的羽毛覆盖,小型的蛇拿它完全没有办法,所以,蛇见到鹅才会绕着走。
不过,可以利用这个克制性,在鱼塘附近养几只大鹅,用来驱赶这些泥蛇。
最后
泥蛇是保护动物,不能杀,但是泥蛇会导致鱼塘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必然是要将它们清理掉,除了用以上几个方法外,还可以人工捕捉,用捕蛇夹将它们尽可能多的捕捉,然后放生到靠近野外水体的地方。